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季尝鲜正当时之二——用蒲公英做鲜美素饺

(2015-03-27 09:15:26)
标签:

美食

蒲公英素饺

哈尼22

分类: 每天都离不了の的主食
            春季尝鲜正当时之二——用蒲公英做鲜美素饺




            春季尝鲜正当时之二——用蒲公英做鲜美素饺




    最近是越来越能感到春天的气息呐,走在市场里总是看到很多当季的食材,尤其这几年开始大兴吃野菜,导致现在不必去郊区挖就可以吃到现成的野菜,例如今天这个蒲公英算是去超市的路途中,一家卖水果的摆了好多这个,但一问价格3块1两,着实不便宜,买了十几块的才刚刚够做馅料。春季尝鲜正当时之二——用蒲公英做鲜美素饺
   
    不知道大多数人吃过蒲公英没?蒲公英几年前在我印象里不是那个能吹着玩的一种植物吗?没曾想还能食用,上网查资料才知道蒲公英还具有清热解毒,消炎的功效,多多食用还是有好处的。凉拌,包包子,包饺子都很不错,这次用它做了素饺,食材只用了蒲公英,鸡蛋,豆腐,这样简单的食材却突出了蒲公英鲜美清香的味道。

    O(∩_∩)O~ 如果碰见蒲公英也试着用它做次简单而美味料理吧。春季尝鲜正当时之二——用蒲公英做鲜美素饺
 

    春季尝鲜正当时之二——用蒲公英做鲜美素饺




春季尝鲜正当时之二——用蒲公英做鲜美素饺





春季尝鲜正当时之二——用蒲公英做鲜美素饺





春季尝鲜正当时之二——用蒲公英做鲜美素饺




春季尝鲜正当时之二——用蒲公英做鲜美素饺




春季尝鲜正当时之二——用蒲公英做鲜美素饺

好吧,突然发现左撇子看起来有些别扭呐。。春季尝鲜正当时之二——用蒲公英做鲜美素饺



食材:

中筋面粉300g,水150ml,蒲公英100g,豆腐180g,鸡蛋100g,香葱5g,姜3g,干辣椒碎3g


调料:

盐半茶匙,生抽1勺,白胡椒少许,椒盐半茶匙,辣椒油少许,鸡精少许,香油几滴,葱油15ml



分解图:

春季尝鲜正当时之二——用蒲公英做鲜美素饺

春季尝鲜正当时之二——用蒲公英做鲜美素饺



1:面粉、水、盐混合,用筷子搅拌成絮状。在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湿布松弛半小时后,再次反复的揉面,使面团更加光滑,然后再次松弛10分钟就可以了。
2:鸡蛋在碗里加入几滴香油和少许的白胡椒搅打均匀,锅烧热,中小火倒入蛋液煎制。
3:煎制两面金黄色盛出切碎。
4:豆腐切碎,在锅中同样的煎制两面金黄色盛出,蒲公英焯水去除多余的水分用几滴香油稍拌下。
5:所以食材混合一起。
6:加入葱姜,干辣椒碎。
7:加入盐半茶匙,生抽1勺,白胡椒少许,椒盐半茶匙,辣椒油少许,鸡精少许,葱油10ml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均匀。
8:面团切成二半,取一块搓成长条,并切成小剂子。
9:案板上撒上干面粉,把小挤子压扁。
10:用擀面杖擀成圆形面片。
11:取少许的馅料放入面片中,对半折起并掐出褶子即可。
12:烧一锅开水,水开后下饺子,把水煮开后,再加入少许的冷水,沸腾后并浮起,饺子即可煮熟。



            春季尝鲜正当时之二——用蒲公英做鲜美素饺






其他几道春季时令蔬菜的做法:点击文字即可进入相关链接


春季尝鲜正当时之二——用蒲公英做鲜美素饺            春季尝鲜正当时之二——用蒲公英做鲜美素饺            春季尝鲜正当时之二——用蒲公英做鲜美素饺

      香椿鸡蛋饼                           苔菜小炒肉                              笋烧鸡块

春季尝鲜正当时之二——用蒲公英做鲜美素饺            春季尝鲜正当时之二——用蒲公英做鲜美素饺            春季尝鲜正当时之二——用蒲公英做鲜美素饺
 
     荸荠炒肉片                              蒸面条菜                       荸荠做红烧狮子头

春季尝鲜正当时之二——用蒲公英做鲜美素饺             春季尝鲜正当时之二——用蒲公英做鲜美素饺           春季尝鲜正当时之二——用蒲公英做鲜美素饺

      蒸槐花                               小土豆烧鱿鱼                        五香脆皮蚕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