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已久,但山路艰险——丙中洛之行一拖十多年。2019年12月,随着怒江美丽公路通车,丙中洛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三年疫情影响,云南的管制时有时无,几次临出发前被禁行。拖到彻底开放,才完成了我的丙中洛追梦之旅。
看过周边几个景点雾里村、秋那桶后,晚上入住丙中洛镇酒店。丙中洛的清晨,云雾升起。
每年的10月份到次年的2月份,怒江江水轻柔,峡谷气候温和,高海拔的峡谷地貌让丙中洛气候垂直差异立体变化极其明显,从山脚到山巅气候温差相差甚大,遇上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就呈现出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云雾包裹着······
世界上能够号称“人神共居”的地方不多,尼泊尔加德满都、圣城耶路撒冷、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在中国的横断山脉第二极向第三极地势的转换地带就藏有这么一个“人神共居”的地方——丙中洛。
打开中国地图,你会发现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北部有一个高山环绕的峡谷,两边是连绵不断的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加上中间的怒江,两山夹一江造就丙中洛独特的峡谷地貌。峡谷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70%,水资源也极其丰富,年均温度约为14.5。没错,丙中洛就位于谷底,犹如一颗宝石镶嵌在峡谷之中,终年云雾缭绕~
这也是为啥丙中洛被称为“人间仙境”
在史前,受规模巨大的抬升、褶皱等造山运动以及近代河流深切的多重影响造就了风貌独特的地质地貌。有学者曾感慨:“碧罗高黎担打力,竟往高处着想;沧江怒江独龙江,总从远方考虑。”而咆哮怒吼的怒江,由北向南横穿丙中洛,怒江、澜沧江、独龙江自北向南,呈“川”字形穿过高黎贡山、碧罗雪山、云岭。形成“小三江并流”的奇观!
为了俯瞰丙中洛全貌,我们在当地包车,沿通往贡当神山的公路攀爬,这是被雾气弥漫的丙中洛隧道。
沿途观景台提供了极佳的角度,让游客尽心欣赏美景,同时体验玻璃栈道带来的视觉刺激。
带我们上山的司机是傈僳族人,据他介绍:丙中洛原名为“碧中”,藏语意为“藏族村”。傈僳族从澜沧江流域和怒江下游迁徙到此处定居后,在原“碧中”的基础上加上“洛”的音,意为“箐”或“地方”之意,于是就从“碧中”演变为“碧纠洛”。
雪山、森林、怪石以及云海互相衬托成为美景~
人们说在丙中洛一天可以看见“两次日出”,一次是太阳从地平线升起,另一次就是此刻——上午八点半,太阳终于懒洋洋地爬上了山岗,光线透过茂密的林木形成一道道光柱,山中顿时如熹微的仙境。
云雾缭绕的丙中洛配上难得一见的“佛光”,见到这种场景的人,身临其境难免会遐想丙中洛是否真住着神灵?
这里有层层叠叠的梯田,有错落有致的民居,有淳朴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牛羊在山间自由地穿行,这一切,恍如梦境。丙中洛像是个隐居避世的世外高人,没有车水马龙,没有游人如织、嘈杂沸腾,它被神山大江包围着,不问世事,远离喧嚣。
在这峡谷秘境,人世间的最后的一片净土里,万籁俱寂,远处戴了白雪冰凌的峰峦虚无缥缈,隐藏在云翳的深处。这一瞬间,高黎贡山静静地凝视着你,世界显得更加空旷静谧。
又去了更高些的一个观景台,可以俯看到丙中洛的另一角和一段云雾中飘带似的公路
不论经过多少年岁月的洗礼、风雨的敲打,丙中洛仍然保持着最初纯净的模样,它未曾被太多人踏足的美丽,独留你一人静静欣赏。
欣喜之余,几句小诗,涌上心头:“薄雾蔽怒河,五彩绘阡陌。天堂何处寻,大美丙中洛。人和神共居,日照金碧罗。情寄水云间,多族吉祥乐。”
这里依山傍水,常年云雾缭绕;这里炊烟伴夕阳,云朵不流浪;
这里雪山高耸,云雾缭绕,森林茂密,这里郁郁葱葱,梯田密布,层层叠叠。
这里,被称为人神共居的天堂,这里被称为天境,心灵呼吸的地方······
【滇西秘境行】人神乐土、大隐之地——丙中洛
向往已久,但山路艰险——丙中洛之行一拖十多年。2019年12月,随着怒江美丽公路通车,丙中洛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三年疫情影响,云南的管制时有时无,几次临出发前被禁行。拖到彻底开放,才完成了我的丙中洛追梦之旅。
看过周边几个景点雾里村、秋那桶后,晚上入住丙中洛镇酒店。丙中洛的清晨,云雾升起。
每年的10月份到次年的2月份,怒江江水轻柔,峡谷气候温和,高海拔的峡谷地貌让丙中洛气候垂直差异立体变化极其明显,从山脚到山巅气候温差相差甚大,遇上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就呈现出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云雾包裹着······
世界上能够号称“人神共居”的地方不多,尼泊尔加德满都、圣城耶路撒冷、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在中国的横断山脉第二极向第三极地势的转换地带就藏有这么一个“人神共居”的地方——丙中洛。
打开中国地图,你会发现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北部有一个高山环绕的峡谷,两边是连绵不断的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加上中间的怒江,两山夹一江造就丙中洛独特的峡谷地貌。峡谷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70%,水资源也极其丰富,年均温度约为14.5。没错,丙中洛就位于谷底,犹如一颗宝石镶嵌在峡谷之中,终年云雾缭绕~
这也是为啥丙中洛被称为“人间仙境”
在史前,受规模巨大的抬升、褶皱等造山运动以及近代河流深切的多重影响造就了风貌独特的地质地貌。有学者曾感慨:“碧罗高黎担打力,竟往高处着想;沧江怒江独龙江,总从远方考虑。”而咆哮怒吼的怒江,由北向南横穿丙中洛,怒江、澜沧江、独龙江自北向南,呈“川”字形穿过高黎贡山、碧罗雪山、云岭。形成“小三江并流”的奇观!
为了俯瞰丙中洛全貌,我们在当地包车,沿通往贡当神山的公路攀爬,这是被雾气弥漫的丙中洛隧道。
沿途观景台提供了极佳的角度,让游客尽心欣赏美景,同时体验玻璃栈道带来的视觉刺激。
带我们上山的司机是傈僳族人,据他介绍:丙中洛原名为“碧中”,藏语意为“藏族村”。傈僳族从澜沧江流域和怒江下游迁徙到此处定居后,在原“碧中”的基础上加上“洛”的音,意为“箐”或“地方”之意,于是就从“碧中”演变为“碧纠洛”。
雪山、森林、怪石以及云海互相衬托成为美景~
人们说在丙中洛一天可以看见“两次日出”,一次是太阳从地平线升起,另一次就是此刻——上午八点半,太阳终于懒洋洋地爬上了山岗,光线透过茂密的林木形成一道道光柱,山中顿时如熹微的仙境。
云雾缭绕的丙中洛配上难得一见的“佛光”,见到这种场景的人,身临其境难免会遐想丙中洛是否真住着神灵?
这里有层层叠叠的梯田,有错落有致的民居,有淳朴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牛羊在山间自由地穿行,这一切,恍如梦境。丙中洛像是个隐居避世的世外高人,没有车水马龙,没有游人如织、嘈杂沸腾,它被神山大江包围着,不问世事,远离喧嚣。
在这峡谷秘境,人世间的最后的一片净土里,万籁俱寂,远处戴了白雪冰凌的峰峦虚无缥缈,隐藏在云翳的深处。这一瞬间,高黎贡山静静地凝视着你,世界显得更加空旷静谧。
又去了更高些的一个观景台,可以俯看到丙中洛的另一角和一段云雾中飘带似的公路
不论经过多少年岁月的洗礼、风雨的敲打,丙中洛仍然保持着最初纯净的模样,它未曾被太多人踏足的美丽,独留你一人静静欣赏。
欣喜之余,几句小诗,涌上心头:“薄雾蔽怒河,五彩绘阡陌。天堂何处寻,大美丙中洛。人和神共居,日照金碧罗。情寄水云间,多族吉祥乐。”
这里依山傍水,常年云雾缭绕;这里炊烟伴夕阳,云朵不流浪;
这里雪山高耸,云雾缭绕,森林茂密,这里郁郁葱葱,梯田密布,层层叠叠。
这里,被称为人神共居的天堂,这里被称为天境,心灵呼吸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