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许多朋友赚了指数不赚钱或亏钱胜过亏指数,于是抱怨管理层不作为。
“新股发行过多不就是明摆着的一大原因吗?”有位朋友理直气壮地指出。
是吗?不过,我怎么觉得不是这回事呢?我们不妨就拿身边的朋友阿M(阿童木投资)为例,看看他的情况吧!阿M是个资深老股民,早年就皈依价值投资。昨天,他告诉我:
“我今年到现在盈利很稳定,已经超过20%;如果算上打新收益,盈利还要增加不少。打新股是监管层给散户的红利,但很多人看不懂,还嫌发行新股多了。你想,如果没有更多优质的新股上市,我们怎么赚得更多呢?自己不作为,还怨市场怨监管层,这可无济于事吧?”
阿M的业绩显然是很不错的!他还发来他目前持仓股票的截图,其中,优质新股占比不小,而且这些股票大多涨得挺好的。难怪他乐于新股发行,犹如自己一头扎进美女如云的娱乐场所,两只眼睛滴溜溜地扫来扫去,挑选心仪的小姐,以便激发自己跳舞唱歌的兴致。
很多朋友以为,股票供给多了将会造成股市下跌,可阿M怎么偏偏与其反着想呢?其实,阿M是对的。为什么?根据金融学原理,金融资产的价值及价格不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是由投资者的“预期收益及风险”评估所决定。关于这点,本人曾经讲到过几次,参见《小侃“预期收益与风险”》(2012-07-29)、《以流动性来预判牛熊缺乏科学性》(2015-01-12)、《股市不由货币政策决定》(2015-01-11)等小文。纵观国内外金融市场,当金融资产供给增多,同时需求不足时,资产价格不降的情况经常有之。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中国的房市,房子业已成为金融资产,于是我们经常看到:一头是,空置房越来越多,而新房还在如火如荼地建造,这可说是供给充足了吧?另一头是,限购限贷,买房者减少,成交量萎缩,这可说是需求不足了吧?但我们怎么就是不见房价大跌,甚至还涨呢?目前情况似乎就是这样的吧?再比如,印度股市,现在那里的股票只数起码比我大A股多一倍以上(A股目前股票有3000多只),但你看看印度股市怎么涨得这么牛呢?再看看不起眼的越南股市,那里股票只数日益增多,但走势怎么也很牛呢?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实事只能说明,金融资产(包括股票)的价格与供求关系无关。
所以,我们要向阿M朋友学习,因利乘便,适者生存,少些抱怨,多些思考,善于利用市场有利因素,努力地寻找好企业好股票,这样积极对待,最终有望成为(大)赢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