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仙庵

(2012-09-30 21:07:50)
标签:

人文古迹

观光

随拍

旅游

p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八仙庵山门

八仙庵,又名八仙宫,是道教全真派十方丛林,是西安著名的的道教观院,八仙庵处在西安东门外五道什字东街东头至北火巷,南至长乐坊,北近永乐路一带的唐兴庆宫长乐坊地段的遗址上。山门外石碑上刻有长安酒肆, 吕纯阳先生遇汉钟离先生成道处,被视为道教仙迹胜地。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光绪帝和慈禧太后逃难至西安,驻跸在八仙庵西花园内,并赐银千两,命当任的道长李宗阳增修牌楼,并颁赐观额敕建万寿八仙宫八仙宫之名由此而来。现占地110亩,由山门至后殿,分为三进院和西花园,是目前西安市最大之宫观,为陕西省道教协会所在地。每逢农历四月十四、十五、十六日,八仙宫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庙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八仙庵都举行盛大的道场。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为全国二十一座重点宫观之一。 


院门 八仙宫有山门、牌坊、影壁、钟鼓楼外,一进院殿堂5间;二进院殿堂供奉着八仙神像。三进院为正殿,殿门上悬挂着光绪皇帝亲笔书写玉清至道的牌匾。正殿两侧为东西跨院。东边有吕祖殿和药王殿,分别供奉着吕洞宾和孙思邈,西院则是庵内道士的居所。

   门口立着的一方雕刻木牌为《道教简介》(胡诚林撰文):道教是中国固有的宗教。其思想渊源于黄老道,东汉顺帝时(126——144年间),张道陵创建天师道(俗称五斗米道),是道教正式教团的源头。道教尊老子为交足,奉老子《道德经》为主要经典,神仙信仰是其核心信仰。千百年来,它以其鲜明民主性,广博的包容性和历史的传统性之特点,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乃至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均曾产生过重要影响。 道教以道立人,以教化人,追求天人合一,万物和谐的目标,提倡个人长生久视、得道成仙。道教认为“道”为万物之本源,自然之规律,造化之枢机,是道教神学思想的最高体现。所以道教信奉的最高尊神“三清”(玉清、上清、太清),既是无上大道生化天地万物的三个过程(洪元、混元、太初三个大世纪),即道教的宇宙观,也是将道神格化了的三个最高天神。道教不仅尊道而且贵德,认为道为体德为用,道为事物运转的规律性,德则是道行这个规律的标尺。故主张出世不忘众生疾苦,入世不计个人得失,体道修德,功德成神。 道教重生贵实,主张“仙道贵生,无量度人”,认为“我命在我不属天地”。几千年来,在这一思想精神指引下,一代又一代道教中人或外炼金丹、内修道德,或符录治病、济世利人……,这是一漫长曲折的实践过程,不仅形成了一整套道教理论体系,同时也为古代中国科技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国际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说:“在古代中国人中,道家的自然知识最广博,……中国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  由于历史背景及地域环境的不同,道教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的流派,但至今仍以主要分布在北方的全真“清修派”和流传于南方的正一“符录派”两大派系为主。这两大派系,均有大陆传播至台湾、港、澳和东南亚各国,并正在向欧美发展。全真派主张“清修”,大多居住在道观中修炼;正一派侧重于斋醮符录,既有居住道观的,也有散居民间的。道教的斋醮仪式、音乐、雕塑、美术、建筑等,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民间,不绝如缕。 《道藏》乃道教所有文献典籍的总汇,其内容十分庞杂,除道经书外,还保存有丰富的有关古代医学、生物、体育、保健、化学、天文、地理资料,以及先秦诸子文化,最早将道书汇辑成“藏”,是在唐开元年间,世称《开元道藏》,之后历代均有汇辑。道教现存最早的《道藏》版本是明代《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之合集,共5486卷。…… 

p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灵官殿 殿内供奉护法神玉灵官的彩色塑像,青龙、白虎两将军的彩色塑像分侍两侧。王灵官亦称玉枢火府天将,赤面,三目,被甲执鞭,为镇守山门之神;青龙,也称苍龙,古代神话之东方之神;白虎,是古代神话中的西方之神。青龙、白虎与朱雀、玄武合称四方四神,道教宫观常以它们作护卫神,以壮威仪。邵力子书匾额其道大光

p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东西两侧为碑廊 

p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遇仙桥 据传记,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起初求道时,于甘河桥(今户县甘河镇一带)遇吕洞宾祖师授“五篇灵文”而得道。全真十方丛林,修筑此桥象征全真仙源,垂教后学。今桥下两侧悬挂有“吉祥平安”金钱。

p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钟鼓楼 

钟楼砖雕楹联:“宝露凝芳霏烟泛彩 仙钟簇韵法教扬音”

鼓楼砖雕楹联:“鼓调清越丰年大有 昭声警众福满神州” 

p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朝阳”东偏门,还有“清虚”西偏门。 

p1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殿宇 

p1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八仙殿 处在二进院五开间的八仙殿,是八仙宫的主殿,近前为放生池。殿内正中供奉着东华帝君(王玄甫),两侧分别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的八仙泥塑彩像。这里是道观日常举行盛大宗教活动的场所。 

殿堂正前是放生池,东西两侧的石碑分别是:东侧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万寿碑(为慈禧太后祝寿的万寿碑),西侧是民国二十七年重修西京万寿八仙宫碑记。碑楼砖雕十分精美,左为龙,右为凤,还有花鸟人物故事。 

p1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放生池

p1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殿堂两侧为寮房

p1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斗姥殿  处在三进院。殿门正面悬有清慈禧太后所书洞天云籍匾额。殿内供奉道教女神——先天斗姥元君。道经记载:斗姥乃众星之母,掌管周开列宿一切星君。人能于庚申、甲子日朝真礼斗,消灾解厄,增福延年。殿左侧供有左辅以及北斗七星中的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右侧有右弼以及北斗七星中的武曲、破军、上台虚精星君,中台六淳星君,下台曲生星君。斗姆像常塑为三目四首,左右各出四臂。 

大殿的东西两侧各有跨院,东院内有吕祖洞、药王殿和太白殿。西院的北面为邱祖殿。邱祖即丘处机,为中国道教全真派的创始人之一,元朝初期被成吉思汗为国师。院内的其他房屋的庵内道士的居住处,又称监院。

p1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东侧院落 吕祖殿院、厨房院、道众宿舍院,陕西省道教协会也设在这里。 

p2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吕祖殿  为八仙宫起源最早的一座殿堂,初名吕祖庵,后改今名。殿内供奉道教八仙之一的吕祖吕洞宾。吕祖是八仙中传闻最广的一位神仙,曾以“剑仙”、“诗仙”、“酒仙”著称,以度尽天下众生为己任,故诸凡人之所求,无不感而遂通,灵显四方。

西安八仙宫原名吕祖庵,后八仙在此显化度人,世人乃建八仙庵祀之,渊源可至唐宋时期,至今已有千余年,是八仙信仰的祖庭。而八仙宫显化最多的、最灵验的、最为广大信众信奉的当为吕祖。 吕祖名岩,字动宾,号纯阳子,生于晚唐(779414日),河中府永乐县人,是道教北五祖之一,被道教奉为纯阳祖师,又是八仙中最具代表性的神仙人物。  

吕祖殿院还有药王殿、太白殿。 药王殿 殿内供奉药王孙思邈。孙思邈(581--682)是唐代医药学家、养生家,道教著名学者。孙思邈一生博通百家之学,尤好老庄,长期隐居终南山修道行医,成道后被追封为“妙应真人”。 太白殿 殿内供奉太白神,太白神又称太白金星,源于古代的星辰崇拜,是对太阳系中接近太阳的第二颗行星“金星”的神话。 《史记——天官占》云:“太白者,西方金之精,白帝之子,上公,大将军之象也”。故在道教中太白神有富贵功名的象征之说。 

p2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大清宣统三年“福民寿世”匾额 

p2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西花园 清净幽雅,为道士清修之所。在西花园的东南处是八仙养生斋,为经营素斋餐饮的地方。 

p2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聚仙阁 八仙宫每逢初一、十五庙会期间,在这里举行道教基本知识讲座。 

p3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周边高楼林立 

p3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西花园一角摆放的石雕

p3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山门前的角楼,东西对称。 

p3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八仙宫牌坊  

p3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相关文图链接:

五当召

游白云山

悟真

再观水陆

财神赵公明故

气势恢宏的财神文化景区(三

观游泾阳崇文

重游重阳

观祖庵石

西安都城隍

槐花香飘湘子

梆子井慧静

游崂山华严

游崂山太清

合阳文

西五台——云居

太壶

泾阳文

游香积

澄城县城隍庙神

广仁寺(上

卧龙禅

宁陕城隍

麻镇大

仓颉庙的古

观览三原文峰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城墙随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