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白云山


标签:
人文古迹观光掠影旅游 |
p1
p2
↑山门牌楼 白云山古称双龙岭,亦叫嵯峨岭,因其终年白云缭绕,而称白云山,庙也因“山门无锁白云封”而叫白云观,又名白云庙,位于佳县城南的白云山上,濒临黄河西畔。
白云观始建于宋代,主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重修并扩建。白云观占地200余亩,建有以道教为主,兼儒、释庙宇54座,存有雕塑、碑碣、壁画、书法、音乐等丰富的文化艺术精萃,是全
国著名道教圣地,西北最大的明代古建筑群。白云山景区为国 家4A级旅游景区。2001年6月25日公布为全
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昨日,西安晚报以《佳县白云山受灾严重 800多年三清殿墙体有坍塌》为题报道, 7月27日至28日出现的暴雨导致佳县白云山景区受灾严重,景区内有800多年历史的三清殿部分墙体坍塌。多处殿宇进水,进出景区的道路损毁严重。三清殿建造在宋、元时期,为景区内年代最早的建筑物,已有800多年历史。目前,他们已用塑料布将三清殿顶部进行覆盖,防止再次出现暴雨时受到更大程度损毁。
这则消息让我想起,去年的7月曾经来过白云山游览,一睹了有着悠久历史是白云观古建筑群。希望灾后古建筑得以及时的修葺保护,祈福受灾的佳县!
↓来到白云山
p3
↓站在黄河畔瞭望山城佳县 白云山顶耸立着巨大的大红枣儿雕塑——“天下第一 枣成大业”,显示着佳县是红枣儿之乡。
p4
↓通往白云山的公路
p5
↓黄河对面是山西省临县克虎寨镇
p6
↓论道亭
楹联“眼前风物生生不息开阔无限境界身后世事日日维新长存豁达情怀”
p7
↓白云山庙 青砖墙上砌空着月亮与太阳的图案。
p8
↓古庙宇群依山势高低起伏而建,以真武祖师殿为中心,殿、亭、阁、楼参差错落,星罗棋布。
p9
p10
↓远处山门口是新建的楼宇
p11
↓戏楼香雾缭绕 楹联“响遏行云蹁跹双成霓裳舞雅韵钧天悠扬萧史引凤歌”。
p12
↓真武大殿
供奉着真武大帝,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净乐国王善胜皇后之子。真武殿四周的建筑有藏经阁、瑞芝阁、超然阁、七圣楼、玉皇楼、文昌楼、东岳庙、关帝庙、三灵庙、二斗祠、圣母祠、三清殿、三宫殿、白云洞、真人洞等。
p13
p14
p15
↓白云观东临黄河,山水相映,白云缭绕,松拍参天,庙宇林立。
p16
p17
p18
p19
↓东临黄河的山门应该是头天门了。经黄河滩头登白云观,须攀618级台阶。
p20
p21
↓财神庙香火鼎盛
楹联“福禄临勤俭之士财源佑忠正之家”
p22
↓钟楼
有佳县八景之一的“白云晨钟”之誉。
p23
↓东嶽大殿 供奉东岳之神。楹联“居泰岳位尊严神恩广天 与同朝立功勋造福无边”
p24
↓门楼 楹联“暮鼓晨钟警醒世间名利客
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
p25
↓玉皇阁
p26
↓九龙壁
p27
↓三清殿
供奉道教的至尊天神“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殿是白云山最早的庙宇,创建于宋代,扩建于明崇祯癸末年(1643年)。
p28
↓今年7月27日至28日,暴雨导致有800多年历史的三清殿部分墙体坍塌。(本图片源自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p29
↓古朴的庙宇,精美的五脊六兽。
p30
p31
↓藏经阁
据《佳县志》记载,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终南山道士李玉凤云游四方,来到白云山,观其山其景秀,便结庐而居,采药治病,设化教民,普济众生。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名扬四方,被尊为玉凤真人。白云观便是在真人的主持下开始修建的。
p32
↓三官殿
供奉着天官、地官和水官。
p33
p34
相关文图链接:
《悟真寺》
《再观水陆庵》
《财神赵公明故里》
《观游泾阳崇文塔》
《重游重阳宫》
《观祖庵石刻》
《西安都城隍庙》
《槐花香飘湘子庙》
《梆子井慧静寺》
《游崂山华严寺》
《游崂山太清宫》
《合阳文庙》
《西五台——云居寺》
《太壶寺》
《泾阳文庙》
《游香积寺》
《澄城县城隍庙神楼》
《广仁寺(上)》
《卧龙禅寺》
《宁陕城隍庙》
《麻镇大庙》
《仓颉庙的古柏》
《观览三原文峰木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