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考求职就业大学生找工作优势财经 |
大学生如何让求职就业多些尊严?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曾经上大学是每个人的梦想,而现在高考却在降温,今年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较去年减少3.8%。曾经大学生是亲朋好友的骄傲,是佼佼者,社会各界都对他们给予了厚望。没想到的是,如今大学生却价值大跌,就业无门,甚至可以说尊严扫地。
为了找一份工作,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种种努力,分析自己的不足,努力改进,找机会学习,上培训班,购买职业装,制作精美的简历,托人拉关系,甚至整容等等。这些形式多样地努力,有一个共性,就是假设:我不好,我有不足之处,我是有问题的。事实上,这也是大多数人的一致看法,这真是一件没什么尊严的事情
我不否认大学生确实或多或少有些不足之处,但谁又没有点不足呢?靠着改进不足,就可以解决问题吗?我认为,与其一味的改进不足,不如找找自己的优势和强项,利用这些优势和强项做点什么。做自己喜欢、擅长的事情,不是要比通过改进不足、勉强地做一件事更容易突破出来,更容易成功吗?
问题的关键是,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容易,看到自己的优势难。这就像我们都知道呼吸很重要,但是对于就在我们的眼下,肩负着呼吸功能的鼻子,就是却看不到。
是啊,很多重要的事情,就是这样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溜过的!在领导力大师沃伦本尼斯看来,伟大的领导者之所以伟大,靠的是自我的施展,你根不需要什么外在的东西证明自己。不是吗?可是又有多少人能正视自我呢?能看到自己本已存在的优势与潜力呢?
显然,是不多的。所以,很多人看到的是自己的缺点,一门心思地去寻找自己的不足,煞费苦心地去修正自己,盼着实现心中的那个梦想。问题是,哪个成功者是靠着改进不足而成就伟业的呢?
维珍集团总裁理查德布兰森是吗?他又阅读障碍症,曾经有人认为他可能走进监狱。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是吗?他性格的缺陷可是不少,比如粗暴、强烈的控制欲、将绝大数人视为垃圾的精英主义。
那么这些是如何获得非凡的成功的?靠的是对自我优势淋漓尽致的施展。理查德布兰森调动了自身冒险精神、谈判公关等优势,史蒂夫乔布斯则调动了对消费体验的敏感、对美感的把握、赋予事物意义与价值、执着等优势。
而反观平庸者,就是不愿意相信自己身上内在着独一无二的优势。更谈不上去发现优势,用优势赢得成功。平庸者,为什么宁可把心力放在自我改进上,也不愿意施展自己的优势呢?为什么宁可在困境苦痛中挣扎,也不愿意去开启未来呢?给自己一点尊严,对自己多一些敬畏,不是更好吗?
那么,大学生与其追着自己的不足改进,不如换一种视角,找到自己的优势作为突破口,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点。与其在就业的困难中自怨自艾,不如从自身出发,反思多一些,行动多一些。
我相信每一个大学生仍然是优秀者,每一个人都着自己独一无二的优势。当你承认他们曾经都是伴着老师父母的夸奖成长起来的,都是在千军万马的高考中突围出来的,你就不能无法否定这一点。不是大学生不够优秀,而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发现并利用自己的优势和强项。那么如何基于优势和强项发展自己、突破自己呢?有三个步骤:
一、发现优势。每个人都具有这样或那样的优势,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发现这些优势。所以大学生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发现自己的优势。
二、定位优势。发现自己的优势,并不意味着你就能成功。任何人的成功,都是通过满足别人的需要而实现的。要想成功,还要有能力将自身优势转化为竞争力和生产力。也就是说,你必须构建自己的优势禀赋,让自己的优势转化为市场上的竞争力,并凭借这一优势创造独特的价值。也就是说,你要将你的优势在人才市场上定位。
三、固化优势。也许你知道你存在着某某优势,也知道当你利用这一优势的时候会给你带来森么,但是在工作与生活中,你有意识的去发挥自己的优势了吗?你在追求成长的过程中,改进不足的频率是多大,你依托发挥优势和强项发展自己的频率又是多大?你能习惯性的、本能的利用自身优势解决问题,创造价值了吗?如果不能,你就必须将你所定位优势固化为一种自动的思维、本能的反应。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势、弱势,然而大多人都习惯于通过改进不足,让弱势不再弱的方式追求成功,结果反而忽视了自己有什么优势,不懂得利用自己的优势赢得成功,这真是一个极大的误区。
所以请大学生们警醒着一点,走出误区,阳光的面对自己,珍视自己的优势与价值,大声地告诉自己:我的优势……当我挥发优势的时候,我感到我很强大,进步很快,离成功越来越近。大学生完全可以,用一种更有尊严的方式,迈出人生的第一步。
案例:如何通过优势赢得成功?
唐纳·杜宾斯基毕业以后,在苹果公司找了一份普通的客户服务的工作。逐渐成为了公司软件事业部Claris的负责人。但经历了连续10年每周80个小时的工作之后,她感到身心疲惫,于是决定前往巴黎休假一年。
通过认真的自我反省,杜宾斯基终于意识到:没有人能够过克服自己的弱点来取得杰出的成就。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你才会做出真正卓越的表现。
于是,她在巴黎租了一间公寓,开始学习绘画、法语,并开始考虑自己下一步究竟该做什么。“我认真反思了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并思考了自己能创造怎样的价值。我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一名非常有创造性的革新思想者,在产品创新上我永远不可能达到史蒂夫乔布斯那样的水平,我在科技行业待了十年之久,但却从没有产生一个伟大的新想法。”
当她进一步思考自己的核心能力的时候,她意识到自己非常善于发现别人的好创意,善于建立团队,并擅长设计一些关键的商业流程,“除了不会构想下一个伟大的产品,我几乎什么都会。”她总结说。
回到硅谷之后,我开始有了清晰的目标,我知道什么是能真正唤起我热情的事业,而现在我需要找到一个伟大的产品创意者与我组成一个团队,所以对我来说,真正的问题并不是设计产品,而是找到能和我互补的人。
唐纳最终找到了杰夫·霍金斯,一位曾经发明了Palm
Pilot的天才产品开发大师,于是在1992年,唐纳成了Palm的CEO,两个人之间的能力形成了紧密的互补,没过多久,他们两个人就被看成硅谷最了不起的商业搭档,如今,他们正在一起努力创建第三家公司——Numen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