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新《三国》想到的历史剧创作的宜忌(一)

(2010-05-19 15:52:10)
标签:

新三国

历史剧

宜忌

穿越

语病

分类: 影视

由新《三国》想到的历史剧创作的宜忌(一)

文/书生意气3000年

 

    最近新版《三国》热播,鄙人看过几集,问题多多,又觉得把四大名著和金庸小说等翻来覆去的折腾,没有多大意义。也为罗贯中、曹雪芹等人感到可惜,因为不仅拿不到一分钱的稿费,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摆弄自己的“孩子”。不过,鄙人对网友们关于新《三国》的争论颇有兴趣,由此想谈谈对历史剧创作的几点浅见,还会涉及到《汉武大帝》、《卧薪尝胆》、《大明王朝1566》、《万历首辅张居正》等剧集。

 

    一、语言类

    新《三国》最引发非议的原因之一就是语言对白。一些对白太过现代,显得不伦不类,有的出现了“穿越”,有的还有语病。现将鄙人对此的观点分述如下。

 

【例1】小校:主子爷,主子爷。

【例2】董卓:咱家明日正午要宴请各位百官

【例3】曹操(对董卓):唯有像相国这样的圣主明君,才可配此宝物啊。

【例4】王允:这是小女貂蝉。董卓:王允啊王允,你是金屋藏娇啊!

【例5】曹操:要杀便杀嘛,何必犹豫,搞得自己很痛苦。

【例6】董卓:老臣是天底下最命苦的人呐,苦得就像是车轮底下的野草,就像是石头缝里的黄连。

【例7】仆人:老爷,吕布是来给貂蝉小姐送生日礼物的。

 

    以上七个问题都是应该避免也可以避免的。【例1】的“主子爷”应用于清代,【例2】的“咱家”主要是明代太监的自称,“各位百官”有语病,【例3】的“圣主明君”只能指君王,【例4】的“金屋藏娇”用于纳妾或偷养情人。而【例5】和【例6】两段太过现代,实在做作,好像曹操、董卓都成了琼瑶的粉丝。【例7】中的“生日礼物”最搞笑。古代“生日”一词有敬称与谦称之分,称别人的生日为“华诞”、“诞辰”、“寿辰”、“贵诞”、“仙诞”、“贵降”等,称自己的生日为“贱降”、“贱庚”、“贱辰”、“贱日”、“贱诞”等。其实《三国演义》第四回就有现成的例子:……酒行数巡,王允忽然掩面大哭。众官惊问曰:“司徒贵诞,何故发悲?”允曰:“今日并非贱降,因欲与众位一叙,恐董卓见疑,故托言耳。……”另外,“礼物”一词也不合适。

 

    以上几个例子,鄙人和广大网友的观点是一致的。但对于下面几个“穿越”的例子,鄙人的看法有所不同:

【例8】吕布:不醉不醉,酒逢知己千杯少。(出自北宋的欧阳修)

【例9】刘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明末清初的顾炎武)

【例10】公孙瓒:正可谓是“天下何人不识君”啊。(出自盛唐的高适)

 

    这几处之所以被大家诟病,是因为“前人说了后人的话。”不过以【例8】为例,鄙人是这样想的:第一、从现有的文字记载来看,“酒逢知己千杯少”是出自于北宋欧阳修,然而这并不能证明,在欧阳修之前就无人说过这种话。也许早就有人说过了,只是没有记录下来,或者记录下来后又亡佚了。第二、历史影视剧毕竟不同于历史学考据,如果凡是出自后代的话都不能说,要是去拍上古先秦的戏,那就简直无法说话了。这些诗词、成语都已成为中华深厚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改成大白话:“我遇到了知己,喝一千杯酒都还嫌少。”这样的台词就味淡如水了。更何况那时候是不说白话的,难道让演员们满口“之乎者也”?

 

    因此鄙人认为,为了剧情和语言表达的需要,适当出现的一些“穿越”语句不必太计较。然而,有些“穿越”语又是应该避免的,比如网友们恶搞的以下例子:

【例11】董卓:洛阳就是豪华,在这里我都乐不思蜀了。

【例12】吕布:我家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首!

 

    和【例8】至【例10】一样,以上两例也是前人说了后人的话,但是又有区别。【例8】至【例10】说的只是一种人的感情、心态和责任感,出现穿越是有可能的,以上两例却绝不可能:【例11】的“乐不思蜀”出自晚于董卓的刘禅,更重要的是董卓是凉州陇西人,也一直在西凉带兵,要说也应该说“乐不思凉(陇)”。【例12】更是恶搞,今天所指的“四大美人”概念源于明代,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杨贵妃生于唐代,吕布无缘得知。而且,当时“中国”的概念是指“中原”,和今天的意思不同。基本的历史还是必须尊重的。

 

    综上所述,鄙人认为历史影视剧在语言方面的要求如下:

    1、使用白话(这是当然),不要有语病,不要太过现代,文言有机地糅合于白话中最佳。在这方面,鄙人认为金庸武侠小说、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等都是可以效仿的典范,《三国演义》小说文白夹杂,也可以效仿。

    2、官名、地名、称谓等应该尊重历史,但是不必像古人搞得那么复杂,否则不懂历史的观众就完全糊涂了。例如古代称呼皇帝的有谥号、庙号、尊号(徽号)、年号,其中谥号、庙号死后才能用,尊号(徽号)往往太长太复杂,年号则可以用,或者直接称呼“皇上”就行了。

    3、涉及到“穿越”的诗词、成语的使用比较复杂,详见鄙人上文的详述。

 

    在这方面,其他历史剧也出现过问题。例如,前几年《卧薪尝胆》中陈道明饰演的勾践说“你的家父”云云,就是很低级的错误。还有,《武则天》里父亲喊小时候的武媚娘:“则天,则天……”《康熙王朝》里太皇太后自称“我孝庄”如何如何,都是可以避免的错误。(家父是谦称自己的父亲,则天和孝庄都是谥号,是死后才取的。)至于其他一些胡诌的戏说剧,就不值一提了。

 

新《三国》的“穿越”语未必都不可取                历史剧中“高大全”形象的危害

红色特工:传奇悲凉一生的五个关键词                隐秘对决:红色巨谍VS高危叛徒

拍案惊奇:甘肃遗存古罗马军团后裔?                为何有中国人愿认古罗马人为祖宗? 

绝美奇男骁勇将,乱世悲歌一曲长!                  假传圣旨而斩获奇功的大汉牛人!

传奇还是神话?重新被记起的白袍名将                文弱儒士难跨马,攻城掠地猛如虎!

军事史上最艰险漫长的斩首突袭                      一人灭一国!史上最牛的大唐使节

不要再盯着李白的“床”纠缠不休了                  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怀错了地方?

西班牙女郎:致死2500万人的恐怖流感                瘟疫与中国:改变华夏大历史的若干片段

黑色死神:蒙古细菌战引发的欧洲黑死病              天降恶花:比甲型流感早500年肆虐墨西哥的病毒

瘟神降临:终结古典欧洲的大瘟疫                    游荡的幽灵:霍乱引发的世界卫生革命

被妖魔化了千百年的可怜太监们                      恐怖鼠疫:历史上首次明确病因的大瘟疫

谁是秦始皇生父?--无聊的床第偷窥                  兵圣孙武的千年谜踪和战争传奇 

千古第一“宫刑案”结案报告                        自毁长城!临敌自杀!孤独的悲情皇帝

“诗圣”杜甫也谈过的住房问题                      绝域万里任独行:伟大探险者的传奇

用人头做酒器:恐怖的古代风俗                      幸亏“诗仙”李白当年没有被重用

剥皮抽肠!朱元璋的肃贪大屠杀                      剑指西方!蹂躏欧洲100年的匈奴铁骑

杀人狂魔!雄才英主!胆怯之辈!一代帝王的三副面孔     大汉将星陨落!千古奇冤?自取其祸?

武则天怕猫?立无字碑?揭秘一代女皇                彪炳千秋的高考落榜生

相隔千年,与杜牧关于赤壁之战的对话                飞将军李广自杀:性格能力注定悲剧!

历史上最文武双全的大词人                          批量生产诗作的风流皇帝

绝对上联,征求下联                                古今奇联趣对,妙不可言

越王勾践是最终的胜利者吗?                        山木案:当强奸遭遇潜规则,谁更悲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