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扶贫札记(30)农业结构调整正当时

(2016-05-27 23:14:29)
标签:

杂谈

精准扶贫

脱贫攻坚

农业结构

军事

分类: 扶贫杂谈

 

文/王思铁

 

5月5日上午,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举办了“农业结构调整”专题新闻发布会,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就农业部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情况进行介绍,并与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渔业渔政局局长赵兴武一同回答了记者的提问。(5月5日  央广网)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既面临诸多有利条件,又必须加快破解各种难题,也就是面临诸多新矛盾、新问题,其中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农产品不适应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如何解决好这些新矛盾和新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农业部这次新闻发布会,给这一课题予以正解,令人欣喜。长期来,我国农业结构都在调整,但是,这次的调整力度是比较大的,总体感受是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举措有力。

调整思路清晰。

目前,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供求关系得到改善,粮食安全形势是最好时期之一;资源环境的约束压力越来越大,消费结构升级要求越来越高,老百姓在吃饱、吃好以后还有新需求,要吃健康,满足这些需求,是要认真完成的任务;产业融合的程度越来越深,国内外市场联动越来越紧。在此新常态背景下,农业部确立起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深化农村改革为新动力,以绿色发展、提质增效、探索机制为方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统筹稳产能、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这个思路不仅清晰而且比较切合当前我国农业的实际,特别是提出了“以绿色发展、提质增效、探索机制为方向”,这个方向比较明确。“绿色”“提质”“机制”,回应了当前广大消费者以及生产者的共同愿景和深度关切。总的来说,农业结构调整沿着这个思路走下去,必然有一个新的起色、有一番新的景象,势必为实现全面小康提供有力支撑。

调整重点突出。

种植业结构调整,重点摆在科学引导非优势产区调减玉米之上,这个重点的选择可谓是靶向精准。玉米少了,大豆多了。虽然我国玉米出现了阶段性供大于求,但是,并不是说玉米不重要而任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去“随意调”,而是采取“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式,选取“保产能、适当调、产业化”的总体思路,适当调减非优势区域特别是“镰刀弯”地区的玉米面积,强化优势适宜区的产能,这也是“减法加法一起做”的又一大体现。同时,畜牧业结构调整,重点摆在优化生猪布局发展草食畜牧业之上;渔业结构调整,重点摆在推广健康养殖开展清洁生产之上。种植业结构、畜牧业结构、渔业结构,它们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这三大结构是农业结构的主干,调好了不仅整个农业就活络起来,而且也“更好地体现出中央的五大发展新理念,既能够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又能够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留下一片蓝天、一片绿水,一片优质的耕地,为中华民族不断发展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调整举措有力。

积极有效指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抓紧把粮豆轮作、粮改饲等各项补助政策尽快兑现到户、落实到田,积极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打造小康社会主食文化,让水产品养出来、卖出去、吃起来。这些举措,力度都比较大,也必须这样,才能让农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真正受益。当然,把这些举措转化为调整动力和效果,最关键的是县乡村三级以及国有农场等要下功夫、花力气把这些政策举措真正落到实处。农村改革也好,结构调整也好,甚至农村全面小康也好,广大农民是主体。县乡村三级离这个主体最近,只有这三级的作用发挥好了,才能充分激发广大农民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结构调整也才能达到目的。尤其是加强种植结构调整的指导,包括调整政策宣讲、种养技术培训、市场信息提供等都非常重要。农民是一个十分广大的群体,他们中有的对调整结构特别是对替代作物的产品在市场上的销路到底好不好,继续种玉米效益怎么样等心存担心和顾虑,这是很正常的,因为他们对市场的了解把握有其局限性,对自身正当利益比较看重。因此,加强有效指导是打消他们担心和顾虑的重要手段,从而也才能激活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使之达到农业结构调整的预期值。

 

链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