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腹狐猴与赤额褐狐猴
—
探秘马达加斯加系列(三)
树上,两只漂亮的赤额褐狐猴相互依偎,雌狐猴温柔地给公狐猴梳理着毛发,公狐猴则蜷起大尾巴向对方示爱,阳光下的情侣享受着自然的美好,尽管不知道这样的美好能持续多久!

(梳理毛发是最好的示爱方式)
果然,密林深处,出现了数只狐猴的身影,只是丛林中藤萝密布,光线昏暗,只见猴影攒动,根本看不清面容。更何况连条路都没有,只能靠走在前面的向导帮我拨开灌木枝叶,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位,狐猴又跳到了另一棵树上。眼瞅着毛茸茸的大尾巴们在头顶上方晃来晃去,猫猫在下面干着急,拍摄好困难。




(狐猴基本是素食者,以花果树叶为食,这是一只赤额褐狐猴)
应该刚刚用过早餐,狐猴们看起来很兴奋,相互追逐嬉戏,而我们的存在似乎对它们也没有影响,罗杰带我来到一个视线更好的斜坡上,“这里有两种,一种是赤额褐狐猴(red-fronted
lemur;Eulemur rufifrons),还有一种红腹狐猴(Red-bellied
Lemur;rubriventer),”虽然知道名字,可是我还是分不清它们,罗杰耐心地解释:“红腹狐猴全身褐红色,而褐狐猴的前额,注意看有白斑。”




眼前这家猫一般大小的红腹狐猴,听罗杰介绍,可是狐猴家族中非常罕见的品种,名字来自拉丁语,“rubri”
是红色,而“venter”
指腹部。公猴的毛呈现出更深的栗色,腹部也更红,而尾巴,口鼻和额头则是黑色的;雌性的背部和尾巴与雄性类似,但腹部却是灰白色的。这种狐猴对环境的要求很高,比如只生活在植被茂盛,冠层高达25-35米的原始热带雨林中,同一地区可以和其它种类的狐猴共享地盘,比如眼前和赤额褐狐猴看起来就是好邻居。目前只在马岛的四个国家公园(Andringitra,
Marojejy, Ranomafana and
Zahamena),Tsaratanana自然保护区和七处特别保护区(Ambatovaky, Analamazaotra,
Anjanaharibe-Sud, Mangerivola, Manongarivo, Marotandrano, and Pic
d’Ivohibe)有少量分布,属于极濒危狐猴种。



罗杰接着告诉我它们的习性,两年后性成熟,一般在五六月份进行交配,怀孕120天后小狐猴出生,每次只产一胎,幼崽出生后先是悬在母狐猴的腹部,两周后便可以趴在母亲的背上,直到五周大,期间由父母轮流背着。十五周后,母亲便拒绝再背着小狐猴,把带孩子的任务完全交给父亲,直到100天后便可以独自生活了,这个过程听起来蛮有意思的。它们的主食是水果,树叶和花朵,由于不挑食,红腹狐猴被认为是一个合格的种子传播者。然而,它们生存的东南部热带雨林,现在已经被人为破坏了很多。


相比红腹狐猴的稀少,赤额褐狐猴的数量要多得多,主要分布在马岛的东,西海岸的热带雨林中。作为七种褐狐猴亚种之一,明显特征便是眉毛上方两块补丁一样的白斑。雌雄体态特征不同,公猴体毛为灰色或者灰褐色,脸颊胡须处呈奶白色,母猴则是红褐色。因为地域不同,东西部族群的习性也稍有不同,比如,西部赤额褐狐猴的家庭单位更小,分布密度比东部更高。


(“亲爱的,这样舒服吗?”)

(“还成吧,耳朵后面也挠挠”)

(“对,就是这里”)

赤额褐狐猴一般生活在4-18只组成的种群中,通常一群的数量为7-8只。有意思的是,在保持母系社会生活习性的狐猴大家族里,赤额褐狐猴却并非母系氏族,而且也没有发现种群内的级别差异和对弱势狐猴的欺凌,看来是个“男女平等”的社会。像其它灵长类动物一样,相互梳理毛发是狐猴间加强联络和沟通的有效手段。树上,一对情侣正在相互梳理毛发,毫不避讳,尽情展示亲昵恩爱。而气味也是很重要的联系工具,包括传递位置信息,辨认亲人,以及确定移动路径等等。


随着日头高照,狐猴们也进入了休息状态,或在高高的树上小睡,或很快消失在丛林深处…

哈诺马法纳国家公园狐猴组图





点击进入阿兹猫新浪微博
—————————————————————————————————————————————————
“探秘马达加斯加”系列

哈诺马法纳国家公园
实拍罕见竹狐猴
原始雨林中的神仙眷侣

安雅环尾狐猴保护区 华丽神秘的Sifaka Zombitse的“玩具熊”

“史前侏罗纪公园”
田园处处好风光
伊萨鲁的野奢进行时
“牛背上的国家” 高原小城安其拉贝
马人斗鸡也疯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