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雅自然保护区
——
探秘马达加斯加系列(五)
狐猴最大的生存威胁来自人类,马岛偏远的农村,贫困驱使村民劈荆斩棘,毁林开路,对于狐猴来说,最后的生存机会也许就只能指望旅游者的捐资或留下来帮助它们了,安雅自然保护区(Anja
Community
Reserve)的成功,犹如绝望中的一缕曙光。

(安雅自然保护区园,一只漂亮的成年环尾狐猴仰望天空:这样的幸福可以持续多久呢?)
我们沿着七号国家公路一路向南,景色变得不同寻常,这里有着更开阔的谷地,更高大的山脉,阳光也愈发刺眼。

(环尾狐猴栖息在马岛干旱炎热的南部地区)

(保护区门口的示意图)

(环尾狐猴产地示意图)
在前往著名的伊萨鲁国家公园途中,我们经过了一个环尾狐猴的保护区—安雅自然保护区(Anja
Community
Reserve)。马达加斯加岛南部的稀树森林是这种知名度最高的狐猴的老家,可以说,全世界所有动物园里的环尾狐猴都产自这个地区。安雅保护区是1999年由政府设立的,30公顷的土地上开遍奇花异草,栖息着上千只野生环尾狐猴。现在这里已经是马岛生态旅游示范工程,成为即保护生态环境,又造福当地人的经典成功案例。


在公园门口的小餐馆用过午餐,保护区的向导陪同下,我们向密林中走去。午后的阳光非常强烈,路边的树丛中,向导为我拨开枝叶,原来上面有一只雌性奥力士变色龙(Furcifer
oustaleti)。或许被我们骚扰了,有些不太乐意,变色龙迅速地向枝叶顶部爬去。很快我们又在另一处见到一只更大的奥力士变色龙,颜色不同,对于我这样的外行,换个马甲就不认识了,也难怪。

(一只雌奥力士变色龙 Furcifer
oustaleti)
树荫下的石头上,一群环尾狐猴正在小憩,由于经常见到游客,狐猴们已经习以为常了,我可以轻而易举地靠近它们。和大多数狐猴不同,环尾狐猴一天大多数时间呆在地面上,彼此靠似猫的叫声、高高翘起的长尾巴以及互相熟识的气味保持联系。是唯一一种在白天活动的狐猴,作息安排也很有秩序,每天要花三四个小时进食,还要到固定水源去饮水。



(和上一次见到人工饲养的环尾狐猴不同,这一次走近真正的野生狐猴让我很兴奋)
对于那些年轻好动的环尾狐猴来说,现在正是玩耍的时候。两只狐猴跳到地面上,不时舔食着什么,原来和很多食草动物一样,它们需要从土壤里补充矿物质和盐分,这里的土地是以砂壤质的荒漠灰钙土为主的土壤。除了觅食嬉戏外,环尾狐猴非常喜欢“日光浴”,阳光下经常可以看到它们正襟危坐闭目养神,因而被当地人称为“崇拜太阳的动物”,而科学家的解释是日照有助于食物消化以及生理发育。



“这个保护区去年获得了联合国的嘉奖,成为马岛的示范样本。”罗杰告诉我,“过去这一带的村民开荒烧林毁掉狐猴的家园,还经常猎杀环尾狐猴,因为它们会破坏庄稼。”而生态旅游最终成为了解决手段,包括罗杰在内的保护者都曾经带领西方游客过来参观,并教育大家保护生态环境,便会有更多游客前来,也就会给大家带来更多收入。成立自然保护区后,他还培训过当地的自然向导,只是一度游客喜欢喂食狐猴,现在已经明令禁止这样做了,为的是维持环尾狐猴的野生状态。如今这个孤岛上的生态环境面临许多挑战,任何保护方式的成功都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阳光下,环尾狐猴们自由自在穿梭在林间,发出宛如小猫般的叫声,欣慰的同时又感到一丝悲伤,真希望马岛能够多一些像安雅保护区这样的安全庇护所,在这个世界上最能体现生物多样性,也是地球上最不寻常的地方之一,因为人类的到来,已经失去了百分之九十甚至更多的原生植被和动物物种。深居钢铁丛林中的我们,远离自然已久,对自然的感悟也越来越少,当自然资源变成商品时,便不再感激和珍惜,过度索取和不合理利用导致人类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也使得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们失去了家园。对于我而言,这场探索发现之旅,不仅仅是拍摄野生动物,更是对人类自身行为的一次深刻反省吧。

安雅自然保护区组图






点击进入阿兹猫新浪微博
—————————————————————————————————————————————————
“探秘马达加斯加”系列

哈诺马法纳国家公园
实拍罕见竹狐猴
原始雨林中的神仙眷侣

安雅环尾狐猴保护区 华丽神秘的Sifaka Zombitse的“玩具熊”

“史前侏罗纪公园”
田园处处好风光
伊萨鲁的野奢进行时
“牛背上的国家” 高原小城安其拉贝
马人斗鸡也疯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