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诺马法纳的自然课堂
—— 探秘马达加斯加系列(二)
“如果有诺亚方舟,那么它最后登陆的地方一定是马达加斯加。”哈诺马法纳国家公园,热带雨林舒展着无限蓬勃的生命力,雨林中,狐猴在林间嬉戏,蝴蝶舞蹈,树蛙跳跃,变色龙静静享受露水的甘甜,犹如一个展示生命无比神奇的、多样性的博物馆,这,就是马达加斯加,一个神奇的物种进化工厂!

(马岛的世界自然遗产—哈诺马法纳国家公园)
对于我,旅行犹如人生的第二课堂,路上的每时每刻我都在贪婪地汲取各方面的知识和营养,而马达加斯加之旅,则是一堂最棒的自然课。

(在两位动物专家的陪同下找寻马岛独特的野生动物)

(国家公园示意图)

(罗杰熟悉马岛的每一个国家公园,很多当地的向导都是他培训出来的)
第一节上课地点在马岛东南部的哈诺马法纳国家公园(Ranomafana National
Park),在这里进化摒弃了常理,创造出了奇特的生命,是包括珍稀金竹狐猴在内的12种狐猴的栖息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今天我会看到几种狐猴呢?好奇永远都是旅行者最好的动力。

自从在6000万年前与大陆分离后,马达加斯加岛上的动植物一直在封闭的环境中自我演化。除了澳大利亚,马达加斯加拥有的独特动物物种比地球上其他任何地方都多,哈诺马法纳国家公园所在的阿钦安阿纳雨林(Rainforests
of the
Atsinanana)面积超过41600公顷,形成了非常完整并且独特的生态系统,动植物八成以上为此地独有物种,阿钦安阿纳雨林对保存和挽救这些稀有或濒危物种,尤其是灵长类动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Hery告诉我,这里栖息着十二种狐猴,其中不少为稀有品种)
由于公园处于降雨量多的山区,这个时候雨季尚未结束,一旦下起雨来,在热带雨林中徒步简直是灾难。好在今天的天气非常晴朗,跟随向导罗杰,来到国家公园门口,尽管我已经有了一个非常棒的狐猴专家,但按照马岛的规定,每个国家公园都会有专门的自然向导,这也是为了帮助当地人就业。海瑞(Hery)便是我在这里的向导,他曾经是我昨晚下榻的度假村里的服务生,后来经过培训,成为了国家公园的向导,已经有四年了,一个机灵能干的小伙子。
(猫猫二次马岛行认识的第一种稀有生物:长尾水青蛾)
公园门口,海瑞指着示意图,为我介绍着狐猴的种类,突然一抬眼,他似乎发现了什么,示意我站到高处,原来树叶上有一只硕大的黄色蛾子,学名叫长尾水青蛾,是一种彗尾蛾(comet
moth),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蛾,马达加斯加独有的蛾类品种之一,雄性翼展有近8英寸。对于我这个基本不认识几种昆虫的人,看到什么都稀罕,一边拍一边记下名字,以便回去后仔细查找资料。看来这堂课要学的内容很丰富哦,不仅仅是狐猴。


哈诺马法纳国家公园与之前去过的昂达西贝国家公园相比,地形要复杂得多,从低地雨林、沼泽到高原和云雾森林。各种不知名的树下长满蕨类和兰花,这些跟无花果树一起凸现了热带森林的特点。我们在林中走了大约半个小时,面前出现一条宽阔的大河,这个季节,水量充沛,水流湍急。

过了浮桥,又钻入雨林,更神奇的动物出现了,前方有一对西方年轻人,正在向导的指引下俯身看着地上的某个小动物,我赶紧走上前,好家伙,树根部,有几个奇怪的生物:身上长满条纹刺,头顶仙人球般的黄刺,一时间也分不清哪里是脑袋,几个小家伙儿缩在一起,看来是一窝小仔儿。“Tenrec,”海瑞露出惊喜的神色,哦,原来这就是著名的马岛猬,也是马达加斯加岛特有的一种哺乳动物。马岛猬大约有20种,从普通的马岛猬(common
tenrec)、稻田马岛猬(rice
tenrecs)到长尾马岛猬(long-tailed
tenrecs),面前的则是条纹马岛猬(streaked
tenrecs),特征便是那微黄色刺形成的条纹。
(条纹马岛猬像极了仙人球)

据说这种小动物的适应能力极强,繁殖能力也是地球上少见的,与大多数哺乳动物不同,雌性马岛猬一次可以产下二十到三十多只幼崽,可谓超级母亲了。相比别的哺乳动物,马岛猬幼崽在出生几小时之后就可以像蜥蜴一样爬行了,两个半周以内就能在巢穴里快速移动。小马岛猬在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星期里完全依靠它们的母亲进行喂食,马岛猬妈妈会频繁地长时间地给小马岛猬喂奶。现在它们的母亲可能出去觅食了,一般是夜间活动的小家伙儿们,也不知道什么缘故,大白天的便在窝边上不老实起来,也让我有幸拍摄到这些难得的画面。


(一只角枯叶变色龙)

继续前行,很快便又有了新的发现。如果不是向导手指之处,我绝对发现不了这个几乎和地上的落叶一个颜色的变色龙,伪装得太巧妙了,感觉到被发现了,小家伙快速向树上爬去,头上像带了顶纸叠的帽子,棱角分明,有点滑稽。这是一只“角枯叶变色龙”(Brookesia
superciliaris),虽没有体形更大的变色龙那样颜色醒目,但是它们是伪装的高手,经常藏在热带雨林的落叶下面,或将自己伪装成枯死的落叶,以蒙骗捕食者。“变色龙有毒吗?”我问罗杰,“放心,这里的生物很少有毒的。”来之前,我还特地准备了雨靴和蛇药,因为听说雨季森林里蛇比较多。然而显然是多虑了,雨靴一路上都没有穿过一次,因为整个旅途中只赶上了一次下雨,还是在傍晚,而蛇也只碰到一条,就是下面这个蚯蚓般的小东西。


(小蛇属于游蛇科滑蛇属)
向导捏住这条试图逃跑的小蛇,放在手心里,两手握空攥在一起,过一会儿,等再张开时,小蛇竟然盘成一团,原来它以为进入了一个黑暗的洞穴,便安心睡觉了。向导轻轻地把它放在地上,我们静静地等了一会儿,小蛇醒了以后迅速消失在草丛中。

(雨林树蛙Boophis伪装得十分巧妙)

(向导捏起某种石龙子的幼崽)

(树干上有一个巨大的蚁穴,白色的部分便是“蚁道”)
马岛雨林里的生物个个都是伪装大师,有的很低调,接近树干枯叶的颜色,有的则很高调,用鲜艳夺目来形容一点不过分,最神奇的莫过于马达加斯加残趾虎了。以前一直分不太清楚变色龙和蜥蜴的关系,反正都是两栖爬行类,这次总算知道,蜥蜴是爬行纲有鳞目蜥蜴亚目所有动物的总称,也就是说蜥蜴包括了变色龙、鬣蜥类、壁虎类、石龙子类、蛇蜥类和蚓蜥类等,残趾虎是日行守宫属(学名:Phelsuma)。
(小巧玲珑的马岛残肢虎)



这种马岛残趾虎很常见,甚至早餐时我的桌子旁边就有一条,不过十几个厘米长,小家伙通体翠绿,上面有红色,蓝色甚至金黄色的圆点,在阳光下熠熠发光,从吻部到眼睛有一橘红色条纹,前额有一心形或是V字形斑块、头顶,眼后有几道不规则花纹,四肢的趾头宛如树蛙般的脚趾,趾端膨大、中段纤细还附有吸盘的功能。由于格外的艳丽,当地人也当作宠物,放在屋中,甚至居室都免受昆虫的困扰。在国家公园,我又一次见到了它们,趴在同样是绿色的廊柱上,伺机而动,捕捉小飞虫什么的。




(非洲曼科蛙的一种Mantidactylus
ambreensis)

(当地人的墓地)
一路上,缘蝽,树蛙,各种植物,让我目不衔接,终于,前方传来好消息,我们期盼的目标—狐猴出现了,我立刻准备好相机。(待续)
哈诺马法纳国家公园组图



点击进入阿兹猫新浪微博
—————————————————————————————————————————————————
“探秘马达加斯加”系列

哈诺马法纳国家公园
实拍罕见竹狐猴
原始雨林中的神仙眷侣

安雅环尾狐猴保护区 华丽神秘的Sifaka Zombitse的“玩具熊”

“史前侏罗纪公园”
田园处处好风光
伊萨鲁的野奢进行时
南部乡村纪实 高原小城安琪拉贝
马人斗鸡也疯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