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文教学评课实录:大道至简,遵道而行——特级教师陈继英评柏华作文课堂教学

(2016-01-28 09:46:05)
标签:

教育

陈继英

作文教学

分类: 名师工作室

               作文教学评课实录:大道至简,遵道而行——特级教师陈继英评柏华作文课堂教学


           作文教学评课实录:大道至简,遵道而行

              ——特级教师陈继英评柏华作文课堂教学

报道:

马恩来名师工作室(宫君会)报道:20151022下午,福田区马恩来工作室、谭吉林工作室、梅山中学语文组作文教学联动教研活动在福田区梅山中学成功举行。

此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有:梅山中学柏华老师作文课例展示《尽精微,致广大——例谈文章的立意》,莲花中学谭吉林老师作文教学讲座《我的思考我的爱》;随后,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高天明博士、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陈继英老师、深圳市教科院初中语文教研员端木春晓老师、福田区教研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员陶印宝老师等专家名师进行点评。

梅山中学领导莅临指导。马恩来工作室、谭吉林工作室、梅山中学语文组全体成员全程参与活动。

特级教师陈继英老师是著名的作文教育专家,他的点评非常中肯和精彩。他认为,柏华老师的作文教学经历了升旗作文、微博作文、爱的作文的发展过程,不断创新,不断升华。此次展示课,则很好地体现了“爱的作文”的风格,体现出柏华老师爱学生、爱语文的教学历程。课堂上展示的作品,绝大部分是学生习作,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热爱作文,热爱生活,是富有教学智慧的体现。陈特强调,作文来源于生活,学生没有对生活的感知、热爱,就不会有精彩的作文。而柏华老师打通了作文与生活的通道,用随笔、微信、微博,把写作与生活联系起来。

陈老师还指出,柏华老师有很强的课程建构意识。本节作文教学课,主题鲜明,有引导,有提升,这样的课其实是老师自己构建的,而语文课很多时候都是老师自己构建的。针对本节课,陈特又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中肯的建议。他认为本节课的一些细节可以再推敲,可以在课堂进行适当的练习,给出一些时间当堂练习。展示的学生习作数量控制在45篇为宜,请作者或其他学生把作文内容讨论透彻,以此加深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理解,恐怕比大量展示效果要好。

作文教学评课实录:大道至简,遵道而行——特级教师陈继英评柏华作文课堂教学

陈继英(特级教师)评课实录:

陈继英老师(拿端木老师名字牌):把这个拿开,别人一看是端木老师,怎么端木老师长得这么难看(众笑),这不好,长得难看的是我,这个(换上自己的名牌)是我的名字。

 

尊敬的高教授、马老师、端木老师、陶老师,尊敬的各位老师:

有幸和我们马恩来老师工作室一起来学习(马恩来老师补充:还有谭吉林老师),对,谭吉林老师工作室一起来学习,共同研究作文教学问题,非常高兴!

梅山中学,我来得比较少,但是跟柏华老师非常熟,跟秦建新老师也熟,我加了个“也”字,那就是认识柏华老师早,这个早到什么时候呢?应该是十五年前,她参加继续教育,我在讲作文的教学,当时她提出的问题就是升旗当中所写的内容应该怎样表现好,我现在记忆犹新。那么今天又听到她关于作文课的这些见解以及作文课的设计,我感到柏华老师是真正的热爱语文的老师,所以,我想讲的第一点,我认为,柏华老师的作文教学法应该是“爱的作文”。

     她的“爱的作文”首先体现在对于学生的爱。老师们,你看,她展示出来的这么多的学生作品以及与家长的联系:用微信沟通作文方面的内容,如果不是对学生的真挚的爱,这些事做不到的,即使是一时做到了,也不可能保留这么长的时间,仅从这一点来看,柏华老师是爱学生的,通过爱,来赢得学生爱作文,所以,整节课我都看得出来,应该是这样一种历程。

第二点,当然就是爱语文。对语文这种执着的追求,确确实实令人敬佩,我觉得她的教学经历已经二十多年了,这二十多年一直这样执着追求,从升旗作文到博客作文到今天的爱的作文,这个发展的线路就表现出她对语文的执着追求。其实啊,我们说,什么是人才?人才并不是说天生下来就是特别杰出的人,而是执着追求的人。我觉得从这一点来说,柏华老师是我们语文界的人才。这种执着的追求,不但值得我敬佩,也值得老师们敬佩。

柏华老师所举的例子都是学生自己写的,后面也有大家的例子,本身就有激励作用。每个学生的作品在班上展示了,当着这么多的老师专家展示,这个学生得到的鼓励是非常大的。绝不仅仅是一个老师打了一个分、得到一点点肯定所能做到的。所以,选学生的例子是非常智慧的选择。

因此,我认为,这其实在引导学生热爱作文,而且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感知生活。作文来源于哪?它实际来源于学生对生活的感知,没有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感知,就不会有作文。我在我我的一本本书中提到这样一个观点:要让学生找到作文的思维起点。作文的思维起点在哪里?有时候可能从阅读中来,但更多的可能从生活得感知中来。当他在生活当中有所触动的时候,再加上老师讲的技巧,这样才会化为一体,才能心有所动,笔有所动,这时候写出的作文才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否则,只是一种技巧,只是一种方法的炫示,让学生去写,这个时候,学生依然会咬着笔杆,难以写出东西来。

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办法办法把这个作文题化为生活的体验。如何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入作文当中,那就要把学生的作文和生活很好的结合到一起。所以,把学生的作文作为讲课的主要内容,这是必要的手段。而柏华老师在这方面我觉得是做得非常好的。还有学生写随笔。(指课件)看这个地方,(柏华补充:天天写的,小微博),写小微博,小微信,其实就是把生活的点滴记下来,又是让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一种必要手段。这样,他每天观察一下,思考一下,老师们,你想一想,这个时候他们积累了生活,体验了生活,然后看到题目的时候,他自然就能够沟通了,因为人脑有自然的天生的进行信息连接的能力,但是,如果他对生活是一种陌生化,他不关心,那就没办法连接。

作文教学评课实录:大道至简,遵道而行——特级教师陈继英评柏华作文课堂教学

我们知道,学生并不缺乏生活,但是,为什么他们写不出文章,不写文章。为了什么?因为他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不够。而用随笔、微信、微博把生活连接起来,这样,就把生活和作文打通了。所以,我以为,作为一个老师,柏华老师是大智慧,也是大手笔。不要感觉这不就是个简单的东西吗?其实,我们中国有个词:叫大道至简。大道就是简化的东西,大道至简呐。如果这个东西很复杂,得啦,这个东西不好操作,操作起来就难了。而大道至简,在简化当中,很好的操作,这就是大智慧。所以,我十分肯定,这种用随笔、微信、微博和生活联系的做法,然后再连接到作文中。这一点是非常好的。

另外,作文教学的主题也是很鲜明的,这个作文教学她是让学生先看了作文立意的正确性,什么是作文立意的正确性。然后说作文的立意如何提升?如何做到鲜明?提升后才能鲜明。接着展示了学生的作品,然后又用大作家的作品来印证作文的主题,如何做到鲜明。这样,既有学生的作品,又有大作家的作品,学生的感触非常深刻。再从课的构思角度来看,它有个起承转合,刚才端木老师也讲到了这个问题。先从什么是主题的正确性,正确了是不是就是好作文?这又是一个问题,接下来,要使主题真正弄得好,还要做到鲜明,就要提升,所以这个逻辑顺序是非常明确的,也是应该这么走的。

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不同,因为语文老师很多课是自我构建的,老师要有个课程意识,而数学老师的题是明显的,逻辑性很强,不要求自己作过多的自我构建。语文老师则不同,必须要有很强的作文构建意识。从柏华老师作文的教学过程来看,她是一个有很强作文构建意识的老师、课程构建意识的老师。所以,我认为在这个方面,她是很成功的。

就这节课,也提点建议:怎么来搞这个作文。我穷其一生对作文的研究也是执着追求。从九零年前后在《语文教学通讯》连载我的作文教程到现在依然在做这个东西,我感觉作文课怎么上得更高效,可能在这方面要好好地考虑一下。整个大的思路没有问题,但是,这节课具体而微,我们应该怎么设计,可能应该再进一步进行完善。我说的完善,展示了这么多的学生作品,是展示三五篇好,还是展示十几段好。这个可能要做一个考虑,我认为三五篇内,每一篇让学生讨论透,让作者说一下,自己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写这么写,写这几句话,他怎么想的,其他学生有什么感想,可能当堂的效果会好一些。这是一个建议。

另一个建议,学生认识到了这样写好啊,是不是就能够在写作时用起来呢?我想,这还有个转化的问题。比如,在座的各位老师,已经认识到了这篇文章好,是不是我们能够写出这样的好文章?可能有些老师是做不到的。为什么呀?因为作文还需要重新进行构思,还有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所以还得要练。我觉得要给学生一些时间练,现场效果好点。如果有时间展示一下现场写出来的,又比他们各自选来的文章效果好。为什么?因为现场写出来的东西,大家都写,他们的感触体验常常带有共同性。

关于建议,我就说两点。

作文教学评课实录:大道至简,遵道而行——特级教师陈继英评柏华作文课堂教学

还有,与谭吉林老师啊,我们原来也是认识的。我们在一起搞过一次活动。我感觉谭老师提出的问题,是关于作文的构思性写作和非构思性写作的问题。性灵作文、性情作文和命题作文、命意作文之间的区别,其实平时学生写放胆作文,等要考试了,这个阶段再训练构思作文,这个之间是不一样的,可以分开来考虑。二者看似不同,实际上也是可以沟通好协调好的。

我就说这些。

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1.《语文教学的战略思维与艺术》目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3751810102v9ft.html

.人生语文:语文教育的大境界

——读陈继英新著《语文教学的战略思维与艺术》

安徽省霍邱县第一中学 赵克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3751810102v9xm.html
3.罗易:人生语文书巨著——读陈继英新著《语文教学的战略思维与艺术》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3751810102vgtf.html

 4.行至“语文”水穷处, 且看“人生”云起时——陈继英先生《语文教学的战略思维与艺术》管窥(安徽 陈永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3751810102vlrb.html

注:本文发表在华南师大《语文月刊》(20156月)头条“语文观察”栏目的“特别关注”。

5.追随名师的脚步,践行人生语文教学理念 卿青芳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3751810102vm07.html

6.马玉娥:人生语文,引领我的教学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