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最能迷糊人
房价始终是个争议的概念。房价的概念最容易撕裂人们的认识,让大家有不同角度看房价不同的高低涨落。至少指责“高房价”的声音最高,企望最多的是房价不涨或者下跌。很多人认为开发商只要降价,房价就会大跌......其实,这些都是把房价的概念朦胧化的结果。
如果说中国的房价高低,100年也说不清楚.中国的房价太宏观,不像新加坡、香港一个月就说明白。我们的房价有很大的相对性、地域性、针对性。就看你说的是那个地方的房价高,那个地方的房价低了。很多人一说房价就说“平均价”,其实平均价也要地域化,用全国平均房价说事是不科学的方法,犹如说我国的平均温度一样的无聊、无意义。
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我们说房价要注意定语表述,说房价涨跌也要说具体区域,免得概念混乱、思维混乱。
什么房价要下跌,什么地方房价要下跌,是期房比现房低,还是平均价低?不能太笼统!不然就会造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结果。
评价房价有巨大的相对性,把房价固定化,试图抽象或者概括一个所谓“房价”或“平均价”继而判断高低十分幼稚。说房价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对于房价,如果立足一地或站在市场之外,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要认清房价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房价是很难统一计算的。从住房本身特点谈房价有期房价格,新房价格,二手房价格,保障房价格,楼房价格、平房价格;从住房功能侧重点角度谈房价有公寓价格、别墅价格、第二居所价格、旅游景点房价、蜗居房价、普通房价格;从住房地域性谈房价有一二三线城市的不同价格、发达地域房价、欠发达地域房价、大中小城市房价、乡镇房价;.......。
大家都在谈房价。到底是什么房价?什么房价要涨,什么房价合理,什么房价要降?以偏概全说房价的万万不可。一线城市房价上涨?不代表所有城市上涨,也不代表一线城市内的所有房子都是高房价。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房价有社会经济、地域不同的影响,城市内有郊区与城市核心区价格差别,还有期房与现房数量比率、高房价与低房价数量比例等结构性影响因素。
有人预测三年内房价真正跌,也是哗众取宠的命题。这次两会传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如果70%保障性住房上市,那么与30%的高房价比平均价格一定降,可是这有什么意义?能比较吗?东北冬天平均温度零下20°,海南冬天平均温度零上10°,两地的平均温度-5%,这个指标能说明什么呢?除了让人迷糊没有任何意义。平均房价也是如此。
我的博文:
北京房地产价格由全国有钱人决定
大城市“房价与收入比”很正常
房价与收入比的标准不能再用了
供需平衡时房价不再是问题
房子不是赌具
房市不是赌场
买房不是买玩具价格涨跌不能随意
地价房价比难说清高房价的原因
从买房人的角度看楼市的走向
稳定房价适宜大手段
房价高低的根源是资金问题
房地产市场价格走向由供需博弈而定
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房市就不可能地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