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二志愿成了高招咨询的热点?
北京部分平行志愿方案出台大事记
晨雾 / 文
与往年一样,本市各高校将陆续开始举办校园高招咨询活动。昨天(4月12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举办了今年北京首场高招大型咨询会,有来自北京的33所高校在冒雨摆摊接受家长咨询。据媒体报道,截至12时,人数大约达到了2万人。和往年相同的是,来的大都是家长。与往年不同的是,往年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是根据孩子的实力,了解最适合孩子的第一志愿学校和专业。而今年家长们似乎都想为孩子找所接收第二志愿的学校托底,二志愿问题好像成为咨询会上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
这不对呀!我们的家长们都怎么了?难道我们不明白,无论是过去的完全志愿优先填报方式,还是今年刚开始实行的部分平行志愿(二志愿平行),一志愿毫无疑问都应当是家长们关注的重点:那才是重中之重呀!一志愿的录取率毕竟是在86%以上呀!
家长们为什么会如此过多地关注二志愿呢?我们回顾一下08年北京出台部分平行志愿大事记,看看北京市在无形中在事实上给家长造成的舆论导向,就不难明白这个奇怪现象产生的原因。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任何一个地区自身的信息都不可能摆脱与外界区域信息传播的交互影响。谈及北京市部分平行志愿方案出台的大事记,还得从上海谈起:
★
2007年12月29日上海市教委率先对外公布:2008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方式将推出“平行志愿”改革试点,十分大胆地在三个批次实行平行志愿。一石激起千重浪,上海市的这一举措立即在北京地区的考生和家长中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北京市到1月4日高考报名开始之前,从教委方面没有听到过任何关于“平行志愿”的声音。
★
然而在上海市教委的举措宣布几天之后,教育部在2008年1月2日公布的今年工作要点显示,今年高考将推广和完善平行志愿投档、分段公开征集志愿等录取方式。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平行志愿投档其实是规范高招录取的一种方式,可有效缓解考生尤其是高分考生的压力。教育部人士同时还表示,主张推广平行志愿投档,但各省份由于情况不一样,是否实行仍由各省决定。教育部支持平行志愿的态度应当是比较明确的。
★
有了上海的举措,又有了教育部的表态,北京市明显感到了压力。平行志愿问题一时成了北京家长谈论的热点。
★
在这种形势下,北京晚报在一周之后(1月8日)发文公开倡议北京高考尽早实行平行志愿,并联合搜狐教育频道就平行志愿投档展开调查。两天之后(1月10日)北京晚报公布的调查结果表明,几乎所有反馈信息都赞成北京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网上调查显示,约90%的人赞成高考“平行志愿”。
★
1月11日北京各大媒体报道,市教委主任刘利民日前透露,今年本市高考填报志愿方式将做改革,新方案类似教育部今年推行的平行志愿。高考填报志愿的具体方案最晚将于4月初公布。这是官方对平行志愿的首次表态。
★
1月22日,从市政协会上传来市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透露的消息,“志愿填报方式和投档方式将有微调。”“由于还没有得到市里的最终批准,目前调整的具体内容还无法公开。”“微调,只是微调。”市教育考试院负责人还表示,本市志愿填报方式和录取投档方式的调整,将不会和上海等省份今年施行的平行志愿一样。本市施行平行志愿的说法并不准确。这里明显地看出平行志愿的基调似乎有些变化。
★
2月4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了2008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及投档方式实施方案。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就“平行志愿”如何填报、录取过程会有何变化、招生院校投档比例如何控制等问题答记者问。上海市家长们似乎更幸运一些,他们至少在春节之前就知道该怎样去做准备了。
★
而北京的家长们好像没有那么幸运。除了在刚刚获得北京将实行“类似教育部今年推行的平行志愿”时产生过一点喜悦以外,从春节前到2月底,北京家长始终处于一种期盼和躁动之中。他们一方面不得不被动地接受各大媒体和网络上关于平行志愿的知识,因为他们不敢不学习,他们怕平行志愿的政策下来自己却一无所知而影响孩子志愿填报。谁也不敢拿孩子的前途开玩笑。另一方面他们心里却没有底,因为他们不知道即将出台的是什么样的志愿填报政策。4月初公布对他们来讲似乎需要等待的时间太漫长了。
★
如果因此我们责怪是教育考试院的官员们似乎也有些错怪了他们。这期间北京市志愿填报方式和录取投档方式的调整方案应当是已经成文了,他们没有耽误时间。只是在市里正式批准之前是不允许公布的。让谁去当这个官也是干着急没办法。后面发生的事情说明他们还是从家长的利益出发,以不同方式给过家长们一些暗示。
★
这期间听不到官方的声音,民间却有“今年北京的一批学校也许不实行平行志愿”的传言。2月23日中美计桥(北京)国际教育文化交流中心的赵京教授发出文章《对北京今年实行平行志愿方式的猜测》。赵京教授分析之后认为:今年只是微调,不会像上海市实行完全的平行志愿。具体猜测如下:提前批次不变;在本科一批、二批阶段,第一志愿不变,第二志愿及第三志愿合并成第二志愿,实行A、B、C三个平行志愿;第三批次实行彻底的平行志愿,设A、B、C、D、E、F6个平行志愿。晨雾当时非常认可赵京教授的分析和大胆猜测,及时转贴了赵京教授的这篇文章并作了点评。
★
2月25日晚上北京广播电台首播的2008年“北京高招大型直播咨询”节目格外引人注目。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当天出台嘉宾孙东东教授的身份: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顾问团成员、高考志愿研究专家。还因为当天咨询直播的题目就是“平行志愿”。孙东东教授的这种半官方特殊身份让家长们认定,他应当知道今年北京市志愿填报方式和录取投档方式的调整方案的细节。然而孙东东的讲话听上去让家长们十分失望:家长们想知道的是平行志愿,孙东东要讲的题目也是平行志愿。但是大家听到的却是志愿优先的填报方式,并且错误频出(见:《孙东东教授的两个概念错误》)。现在我们回想起来应当感谢孙东东教授才对。当时主持人延红曾经为孙东东教授“辩解”道:“孙老师又想帮助家长了解平行志愿,又不能明确北京的实施方案特别是实施细则,的确为难。”(详见:《高招直播节目主持人延红给家长的话》)。其实,孙东东教授讲的就是“即将实行的志愿填报方案”,只是不便于明说。
★
2月26日北京教育考试院负责人透过媒体再次表示,本市将不会和上海等省份一样施行完全意义的平行志愿。填报调整幅度不大,预计采取部分平行志愿。北京高考志愿很可能是局部意义的“平行志愿”填报办法,即采取“平行志愿”和现行志愿填报办法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媒体援引孙东东分析说,从实际情况来看,采取部分平行志愿,即保留第一志愿,实行平行志愿的第二志愿可报考3个院校,取消第三志愿,对北京考生志愿填报将更为合理。
★
3月7日媒体报道,从全国两会上传来一些高校校长对平行志愿的不同态度,其中人大校长纪宝成以“平行志愿录取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为由,激烈地反对平行志愿。教育部赵沁平总结说,除了北大清华外,其他一流高校都反对平行志愿录取,但是80%的学生和家长都赞同平行志愿录取。鉴于平行志愿填报方式在部分身为全国人大代表大学校长之间引发争议,“赞成”和“炮轰”态度兼而有之。两会结束后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教育部将认真听取代表意见并对此进一步研究。
★
3月9日孙东东分别为北京市东城区和西城区的广大家长作了两场题为《08年高考平行志愿权威解读》的讲座。讲座中除了讲与往年的讲座一模一样的志愿填报注意事项,还向家长传递出两个信息:其一是市政府领导请他向广大家长转达:请家长放心,市政府一定会拿出一套最适合北京地区的高考志愿填报办法来。其二是北京比较适合的是小平行(又称部分平行志愿),第一志愿不平行,二志愿平行。晨雾以《孙东东为什么没有解读平行志愿》为题记录并点评了孙东东教授的这次讲座。晨雾点评认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孙东东也是负责任的。因为他在暗示家长们应当按照过去的志愿填报方式进行准备才不会吃亏。明白的家长应当会注意到,如果实行“小平行”,由于第一志愿仍然是志愿优先,家长在搜集数据以及准备志愿填报方面与过去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
应当说北京市教委及考试院的官员对家长们是十分负责任的,他们在北京市志愿填报方式和录取投档方式的调整方案还没有正式批准之前不允许公开的情况下,已经透过新闻媒体告诉我们是“微调”、是“部分平行”,还通过孙东东这种半官方身份告诉我们北京比较适合的是小平行,第一志愿不平行,二志愿平行,向我们广大家长暗示了08年应当基本参照过去的志愿填报方式进行准备。他们只能说到这个份上了。明智的家长应当知道怎样去做了,也没有必要再去焦躁地期盼4月初那正式方案的出台了。然而我们的家长却好像并不领情,等待的时间好焦心。
★
在家长们焦急等待的时候,各个高考辅导机构却看到了“平行志愿”这个新名词的商机。“免费请教育专家、招生负责人,为家长和考生详解今年高考首次推出的‘平行志愿’如何填报……”这是不少辅导机构主打的招生广告,与每年进入高考复习冲刺阶段时,各机构比拼“名师”、“升学率”等不同,今年似乎各个辅导机构,利用家长和考生对于“平行志愿”这个新生事物的陌生,不约而同地主打起贴心的服务牌。一时间免费平行志愿说明会吸引来大批的家长,听完说明会之后,有了这个人数的基数保障,紧接着再做一场招生说明会,效果会非常好。高考辅导机构愿意花钱登这样的广告。
★
在漫长的等待中4月初的第一天4月1日终于来到了。可是又马上迎来了我国第一个清明节小长假。北京市教委终于没有失信,在4月初的最后一天4月10日正式出台了08年高考填报志愿的具体方案。由于上面所述的曲折过程,广大家长对新方案的关注度虽然很高,但是已经没有新鲜感了。大家在这几天接触最多的主题词就是“第二志愿平行”。
由于新方案的主要改变在于第二志愿变为平行志愿,政策宣讲和媒体报道中的大部分篇幅充斥的也几乎都是第二志愿,家长的提问几乎也是集中在第二志愿。因此满脑子第二志愿的家长在参加校园咨询活动的时候,难免见人就问“贵校是否招第二志愿?”。如果不了解今年北京出台部分平行志愿的整个过程,就不会明白,北京的家长怎么会对第二志愿给与如此超乎寻常的关注。连晨雾平台这几天讨论的问题也几乎全是第二志愿。
该告一段落了!该到回归正常的时候了。家长们,第二志愿作为保底的选择不能说不重要。但是我们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第一志愿。不论填报方式怎样改,第一志愿那应当是你结合自己高考实力最想去的学校,它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无论我们是哪一个成绩层次的考生,我们都期盼第一志愿的成功。一志愿的录取率高于86%,我们就最好不要进入那14%。
07家长午后红茶创造了一个新词叫做“三个一”,那就是“一批次、一志愿、一专业”。“三个一”代表着一种成功。高考对每个家庭来说,是考生与家长的协同作战。“三个一”预示着“考生考试成绩的最佳发挥+家长帮助考生填报最佳志愿”组合的成功。
让我们向着“三个一”的方向努力。
平行志愿相关文章:
平行志愿:北大清华赞同,其他高校反对
招生战线的一位普通教师的话
教育部将研究高考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将为考生带来四大变化
2008高考志愿填报机会与风险并存
2008高考志愿填报在平稳中调整
平行志愿成高考辅导机构新旗弓
解读08年北京高招政策
北京高招平行志愿方案出台(1)
北京高招平行志愿方案出台(2)
北京高招平行志愿方案出台(3)
北京部分平行志愿方案出台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