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行志愿录取乐坏了清华北大

(2008-03-10 13:54:17)
标签:

教育

高考

高招

平行志愿

清华北大

纪宝成

江苏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平行志愿录取乐坏了清华北大

 

晨雾 / 转贴

 

    大河网讯  教育部提出今年高考将推行"平行志愿"录取方式,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明确表示,平行志愿强化了分数,是一分一分地在竞争,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同时,该项改革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完全流于形式。(新京报3月6日)


  也许许多人对平行志愿不太了解,它是指考生在高考成绩出来后,采用平行志愿院校录取时,考生所选A、B、C、D等志愿,他们之间是平行关系,即一改以往的"志愿优先"为现在的"分数优先"。将达到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由计算机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依次检索录取的一种方法。

 

  笔者是江苏一所重点高中的常年高三班主任,亲身经历这几年江苏高考平行院校志愿学生填报的指导工作,在实践中,这种录取方式表面上看是一种公平的竞争,但体现着一个极不公平的事实:这一招生制度将会使原本考生和高校之间"两情相依"的"美满婚姻",却被僵化地拧成"一厢情愿"的"捆绑夫妻"。这一政策可能使各省高考的前50名全被清华、北大瓜分,也对上海、北京、南京等区位优势明显的高校有利,但是对其他一些名牌学校却有明显的不公平,会加剧高校生源"贫富"的差距进一步扩大,无形中挫伤了许多高校的办学积极性,会形成新一轮的不公平竞争。

 

  当然"分数优先"并不是坏事,最好的学生上清华北大也无可厚非,但高校招生的恶性竞争,优质生源的不合理配置,会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在高考平行志愿录取的制度下,可以武断的讲,人大、中国科大等名校很难抢到"高考状元"式的高分学生,首先,高端考分的学生上清华北大才算成功,这是社会的习惯性思维,几乎所有的高端考分都会把清华、北大放在第一志愿冲击。其次,考生所在高中为了其社会的轰动效应,无论考生喜欢不喜欢这个专业,有的硬是逼着其特高分学生报清华、北大,在这个时候中学有时表现出特有的自私,事实上清华、北大不是所有的专业都是全国第一,所有的高分考生进同一所高校也不见得就是好事。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考生在报考学校时根本没有自主权,这种平行志愿录取办法正好迎合了少数一些高校的需要。

 

  纪宝成校长炮轰高考平行志愿录取的办法,我相信是代表了许多高校领导的心声。市场竞争讲究自愿、平等、公平,资源配置需要优化,所有高校的发展都需要优质生源,我们不能在招生制度上使一些高校搞生源垄断,应该探索一种更合理的招生方式,使生源得到科学合理的配置,促进高等教育的平等竞争和谐发展。(作者:杨亚军)

 

信息来源:2008-03-06 大河网>新闻中心>天下声音
http://www.dahe.cn/xwzx/txsy/wyfy/t20080306_1266233.htm

 

另一篇:

人大代表抨击“平行志愿”的观点不能令人信服


    《新京报》3月6日报道,教育部提出今年高考将推行“平行志愿”录取方式,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明确表示,平行志愿强化了分数,是一分一分地在竞争,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同时,该项改革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完全流于形式。

 

    招生自主权与录取公平权,是高考中多年存在的一对矛盾。体现在高校一方的录取权,主要体现在志愿优先,忠诚价值大于分数价值;划宽调档线,淘汰上线生;考分不论多“毛”,录取水涨船高……总之,风险全是考生的,学校泰然自若。教育部推行“平行志愿”的举措,很大程度上是从“考生为本”的角度,减轻了报考风险,降低了高校的录取权重。此涨彼消,高校校长们因此心里不太愉快,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从报道中我们看到,虽然纪宝成也承认保护高分考生的利益很重要,也承认高校招录中存在“唯志愿”现象,但是在其言谈话语中,我们还是能够读出他不太尊重事实、对高校责任避重就轻的倾向。请看:纪宝成说,高分落榜学生所占人数较少,完全可以采取其他方式解决。我觉得这不符合事实。因为这既要看报考后实际“踏空”的人有多少,也要看因为政策过于刚性、没有回旋余地、害怕“踏空”而该报不敢报的人,如果把这一部分也算上,就绝不是少数人了;至于“其它方式解决”,无非是把第二、第三志愿歧视性地扣分录取。任何方式,只要建立在强化学校的选择权之上,放到社会意义上看就可能毫无价值甚至是负面价值。纪宝成还说,推行平行志愿,至少应该先在部分高校试点后再全面实施。可是众所周知,这个政策早已在全国多个省份进行过至少一年的试点,难道这还算“不够慎重”吗?

不错,平行志愿确实强化了分数,确实是一分一分地在竞争。是否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从纯粹教育理论上说也许是这样,但是教育决不仅是一门科学,同样也是一项与每个人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权利,背负着很强的公平诉求。因此,高考招生就不能完全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考虑,更要看到其中透视出的社会意义应该如何兼顾。更何况,我们的素质教育,谁又能保证其中没有因为利益冲击而引发的主观成分呢?

 

    素质教育很虚,录取公平很实。如果把更多的招考决定权放在高校,“公共资源集体化甚至个人化”的倾向将无法避免。所以确保“机会公平”,仍然应该作为当前高考中的主要矛盾来解决。因为考生们学的已经够累了,不应该再为他们人为制造过多的“选择之累”。
作者:电光老鼠

 

信息来源:2008-03-06 搜狐社区首页 -> 新闻 -> 人文观察 -> 民间纪事
http://club.news.sohu.com/r-minjian-1651707-0-2-0.html
  

平行志愿相关文章:

上海将全面推行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改革试点

教育部2008年高考将推广平行志愿
填报平行志愿并非“零风险”
北京晚报倡议高考平行填志愿

北京08高考报志愿方式有变

北京高考为何不实行平行志愿制

改革视点:2008年高考志愿该如何填报

北京市高考拟推平行志愿

北京高考志愿投档方式将有微调

加分效应将因平行志愿有变化

京沪两地高考平行志愿讲座

平行志愿-我们该如何准备

海淀理科排名680可报什么学校?

上海平行志愿投档比例确定

上海考试院就平行志愿填报及投档答记者问

高招投档程序的几个基本概念

平行志愿也须冷静对待

“平行志愿”录取还面临哪些难题

平行志愿与没有志愿仅一步之遥

平行志愿的好处如何兑现

人民日报聚焦平行志愿

高招录取的基本流程

对北京今年实行平行志愿方式的猜测
推进“平行志愿”需关注四大问题

北京高考拟推部分平行志愿

北京高招空中直播首日媒体报道

孙东东教授的两个概念错误

“不完全平行”呼声最高

平行志愿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高考“平行志愿”对学生利大还是弊大

“平行志愿”有利考生

“平行志愿”是把双刃剑?

孙东东为什么没有解读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录取乐坏了清华北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