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东东教授的两个概念错误
晨雾 / 文
2008年“北京高招大型直播咨询”
2月25日晚上正式在北京广播电台新闻频道首播。除了前面几分钟漏听,晨雾几乎仔细完整地听了嘉宾孙东东教授与节目主持人延红直播节目的全部。此前晨雾注意到,2月23日《北京考试报》上刊登的节目预告表中的嘉宾还是“高考志愿研究专家
连线江苏省高校招生负责人”。后来再看到的预告嘉宾就变成了“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顾问团成员、高考志愿研究专家”。说明孙东东教授是临时决定仓促上阵的。但是参与过21年高招工作的孙东东教授经验毕竟十分丰富,我相信他几乎是没有带任何讲稿的,阐述问题清楚流利,回答问题口若悬河、自然从容。但是,平行志愿问题孙东东也应当是从来没有经历过,之前可能研究过一些各省市的材料,但是显然还是没有研究透彻。他在关于平行志愿的宣讲中,发生了两个十分明显的概念性错误。
概念错误之一,孙东东的说法:平行志愿录取与中考录取不同,相同批次同时投档,如果考生填报的几个平行志愿梯度太小(例如,A北大、B清华、C复旦),前面的志愿学校A因为分数不够被退出时,后面的志愿学校B、C已录满,考生就会落榜。
孙东东的概念错误在于像我们许多最初概念不太清晰的08家长一样,把平行志愿的录取与提档混作一谈,同时他嘴上说的是平行志愿,脑子里想的却还停留在志愿优先。提档和录取是高招录取程序中紧密相连的两个不同进程:提档和录取不是同时进行的。提档在先,录取在后;提档人数一般多于录取人数。平行志愿录取与中考录取确实不同。但是平行志愿提档与中考提档却是基本相同的,因为是都是分数优先,这也叫做“分分清”。600分的考生平行志愿A、B、C全部都过完了,再过599分考生的平行志愿A、B、C……。考生填报的几个平行志愿梯度太小(例如,A北大、B清华、C复旦)确实落榜风险很大,但是落榜原因绝对不会是后面的志愿学校B、C已录满,而是他根本就没有达到后面的志愿学校B、C的提档线。
孙东东的这个错误在各媒体的报道中也以不同的语言措词表达出来(虽然媒体记者的语言表述不够严谨,但是孙东东的错误概念还是清晰可见):
京华时报:孙东东表示,……由于可能会按分数段若干所学校同时录取,一旦考生被学校退档,再参与下一所学校录取时就可能会落榜。他建议考生准确对自己进行定位。
北京娱乐信报:孙东东表示,……由于在高考中实行同一档次的高校同时录取的原则,所以如果考生第一志愿填报的学校没有拉开梯度,落档一次被好学校录取的机会就要少一次,因此高分学生也存在落榜的可能。
新京报:北京大学教授孙东东说,尽管平行志愿是强调分数优先,但投档时是同时投档,如果考生报考的后面的志愿学校已录满,而该考生又不幸被第一志愿学校退档,那他后续被录取几率就会降低。面对部分家长提出的在平行志愿中是不是可以“冲一冲”的做法,孙东东表示,这种风险可能很大。即便是那种完全平行志愿,若几个志愿都报考很高,那还是可能掉下来。假设以报考5个平行志愿算,每落选一个志愿就相当于放弃了20%的录取机会。
媒体原文详见《北京高招空中直播首日媒体报道》。
概念错误之二,当有家长手机短信问及退档风险时,孙东东教授不加思索地说,退档风险从前就存在,改为平行志愿之后仍然存在。平行志愿的退档风险与从前没有任何区别。
这位提问的家长显然是最近研究过一些关于平行志愿退档风险的文章,想向权威专家进一步请教一下平行志愿退档风险的特殊之处,与过去有什么不同。
实际上平行志愿的退档风险与志愿优先的退档风险相比,至少有两点不同。一是平行志愿一般提档比例低,例如上海规定105%,所以退档风险从人数上看一般低于志愿优先。二是一旦退档,给考生造成的后果比志愿优先更为严重。为什么,请看下面的分析。请注意,我们这里所说的退档定义十分严格,被某一所学校提档后由于某种原因(分数、专业、身体等等)档案退回高招办叫做退档,而你的分数达不到某校的提档线自动进入下一所高校的提档过程不叫做退档。
在志愿优先的方式下,由于同批次存在多个志愿,当你的档案从第一志愿退出后,只要本批次录取工作尚未结束,高招办就会将你的档案向第二志愿学校试投。例如,07年有一位网名叫天使云儿720的家长,他的儿子是四中的考生,618分由于专业及服从调剂等方面没有报好,从北邮提档后退档(北邮公布的最低录取分611分),最终被第二志愿北工大录取(应当还算幸运,没有落到补录程序)。这个例子在晨雾平台07年7月12日文章《更多高校确定2007提档线(2)》
后面,网友们曾热烈讨论。本文后面的参考链接摘抄了几位网友的评论。
在平行志愿的方式下(指的是完全平行志愿),由于同批次的志愿都是平行志愿(可以理解为都是第一志愿),你的志愿从平行志愿A退出之后,平行志愿B、C等已经完成提档,你在本批次只能落到补录程序。上面说的那位07年618分考生在平行志愿情况下,假如志愿A从北邮退档,就没有希望进入志愿B北工大的提档程序。平行志愿的退档风险在此显得特别突出。
如果是“部分平行志愿”方式,情况就不同了。孙东东教授也许是将完全平行志愿与部分平行志愿搞混了,或者是他嘴上说的是平行志愿,脑子里想的却是“部分平行志愿”。因为他当天确实也讲过“部分平行志愿”的概念。
孙东东关于退档风险的这个错误概念在《京华时报》的报道中也明显表现出来:孙东东表示,尽管大多数观点认为,实行平行志愿后对高分考生更有利,但从目前部分省市实施的情况来看,高分考生也存在落榜风险。由于可能会按分数段若干所学校同时录取,一旦考生被学校退档,再参与下一所学校录取时就可能会落榜。他建议考生准确对自己进行定位。
孙东东教授是十分著名的高考问题专家,也是晨雾最尊重的高考问题专家之一。晨雾07年的高考知识扫盲就是从学习孙东东教授著名的高考的四步法则开始的。即,第一步“基础入门”,第二步就是“政策解读”,第三步就是“考生定位”,也叫“知己知彼”,第四步叫“准确填报”。晨雾认为孙东东教授的四部法则至今仍然对高考考生和家长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2007年1月6日晨雾在北京大学听了孙东东教授的高考讲座后受益匪浅,曾经根据记录整理出一篇十分有参考价值的博文《孙东东:怎样填报07高考志愿》。因此可以说孙东东教授是千万高考学生和家长的良师益友。
但是孙东东教授毕竟不是神。平行志愿问题对他也是新的东西,本次宣讲可能确实匆忙一些,所以出现错误也是十分正常。这两个概念错误对本来就十分迷茫的家长肯定有误导作用。现在从《北京晨报》的报道看,北京实行的将是“部分平行志愿”,这样的话,这两个概念错误对家长的误导影响还小一些;假如北京实行像上海那样的完全平行志愿,那么对家长的误导影响将会很大。例如,完全平行志愿方式下,填报志愿A是可以适当往上“冲一冲”的,风险并不太大。而受孙东东教授误导,就不敢往上“冲一冲”了,完全有可能因此葬送了某些有潜在能力的考生冲击清华北大的梦想。
这个事情也告诉我们家长,必须有自己的分析头脑。任何专家都难免出错误,如果我们自己概念清楚,在参考专家意见的时候就可以只吸取其正确的方面,比如说,孙东东教授的整个讲话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十分正确的。当然,这个要求对普通家长有点高了,能达到这个要求的家长,自己也快成专家了。
参考链接:
2007-07-12 晨雾转贴文章《更多高校确定2007提档线(2)》
后面的网友关于天使云儿720儿子录取情况的评论摘抄
天使云儿720 2007-07-12
12:14:23
北邮本校的录取线是611分,国际学院是604分。我的孩子因为没报国际,小儿618分。所以落榜了(晨雾注:后来公布的北邮录取线本部611,国院591)
[匿名] 新浪网友2007-07-12
12:34:56
618分为什么会落榜,不是录取分数线是611分吗
[匿名] 新浪网友2007-07-12
12:39:13
关于云儿之子过录取线落榜的分析:
(1)5个专业志愿之间分差不够大,第一专业没录上后减3分还没够上第二专业,再减1分还没够上第三专业,再减1分还没够上第四专业,再减1分还没够上第五专业;
(2)接下来就要看能否调剂专业了:调剂专业必须等所有有志愿的考生全部录完后,再看哪个专业没录完;然后从等待调剂的考生中由高分到低分排;
(3)云儿之子减去7分后只有611分,而北邮可调剂专业人数每年估计不会超过5人.
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填报志愿时需要分析各种情况,不是分数够就行,除非你的分很高.
去年有位607分落榜的,情况以些相似.
[匿名] guwen 2007-07-12
13:32:36
TO天使云儿720
难道您儿子报得专业都是最热门的吗?通信.信息.计算机等,没有按10至20分拉开一定档次?再说,还没有最后的定论呢,何来如此悲观之言?
我刚在上面与大家同喜和感谢晨雾老师,几秒之间就有如此消息,不太可能吧?
天使云儿720 2007-07-12
13:52:06
guwen:你好。儿子报得专业都是最热门专业,没有拉开太大档次,而且没有托底国际。很是悲哀
天使云儿720 2007-07-12
19:26:58
北邮已经录完,我儿子的档案已到北工大并被录取,土木工程系。真悲哀。本来二本是南邮的通信工程也实现不了了
[匿名] 新浪网友 2007-07-12
21:54:05
to云儿:你儿子情况与我家情况完全一样。去年高考607分,北邮,没报国际学院,最后被北工大录取。当时真是欲哭无泪。北邮的物理系去年录取分是590多,但是,我们没有报。从哪个角度说,没考上北邮都让人心堵。如今一年过去,我们感觉好多了。孩子在北工大学习生活得非常愉快。只要孩子想学,这所学校还是有机会的。下一个目标是出国读研,本科院校的竞争对于我们已经是过去时了。所以,还是鼓励孩子好好学吧!只要肯学,到哪里都可以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