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考高招教育平行志愿第二志愿王佳琳北京 |
分类: 高考政策与规定 |
晨雾 / 转贴
新京报:
高招部分平行志愿
本科三个录取批次的第二志愿可填三个平行学校
本报讯(记者王佳琳郭少峰)北京今年高考本科批次志愿设计及录取方式进行调整,实行部分平行志愿,对本科一、二、三批的志愿设置由原来的3所学校扩大到4所,具体为:每批次第一志愿为一所学校,第二志愿为三所平行的学校。提前批次、高职(专科)批次和单考单招的志愿设计及录取方式不作调整。
调整方案 第二志愿为三所平行学校
北京市教委昨日宣布高考录取方式的调整方案,在高招本科录取一、二、三批次实行部分平行志愿,即在本科三个批次中的二志愿设三个平行志愿,一志愿保留不变。
具体为第一志愿(1所院校、志愿加分数)。投档比例控制在120%以内。此部分与往年相同。第二志愿(3所院校、分数加志愿)。考生可填报3所志愿院校,3个志愿采取平行的顺序关系,以“按分数优先,从高分到低分,依志愿顺序一次性投档”的方式由招生院校审查录取,投档比例为100%。
调整背景 实现志愿与分数有机结合
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线联平说,对志愿设计和录取方式进行调整的目的主要是:一是探索解决考生志愿和分数关系问题的途径,将“完全按照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的方式,调整为“第一志愿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依次向招生院校提供档案;第二志愿按分数优先,依平行志愿顺序一次性向招生院校提供档案,由招生院校审查录取”的方式。实现了志愿与分数的有机结合。
二是缓解第一志愿高分落选考生填报志愿的心理压力,增加这部分考生的录取机会。
专家说法 “部分平行”保护更多考生
北京大学孙东东教授认为,部分平行志愿政策是综合各方面因素制定的,它能使更多的考生得到保护,而且在操作层面上也更简便。
孙东东也承认,实行部分平行志愿风险没有减少多少。但他认为,如果实行完全平行志愿,处在名校录取线边缘的考生利益会得到保护,“让极少数高分考生可能上北大清华”。但与此同时,由于招生名额相对固定,这样原本要上北大清华的考生就会往下掉。“完全平行可以解决极少数高分考生的利益问题,但一个政策的制定不可能只考虑几个人或个别人的利益,还是要从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
高校平行志愿对招生无影响
■反应
北京实行部分平行志愿填报方式后,是否会对高校招生产生影响?
北大招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因为第一志愿优先之后才是平行志愿,这不会对其校在京录取造成影响。
人民大学招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因为人大往年都是第一志愿录取,“如果填报第二志愿想上人大,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北京目前调整的志愿填报方式不会对人大在京招生有影响。
中央民族大学招办负责人也表示,作为第一批录取的高校,提档比例为100%-120%,增加计划也是用于录取少数民族考生学校。即便预留第二志愿名额,也主要用于录取在京的高分少数民族考生。
本报记者 郭少峰
学生略有失望感觉变化不大
■反应
“该报什么,还报什么吧。”昨日,北京精华学校几位高考高分复读生在听到新出台的“部分平行志愿”方案之后略有失望,一位以高分复读的理科考生说,他一直以为北京会实行完全平行志愿,那样他还准备“冲一冲”,而现在看来,和去年变化并不大,他也就没必要冲了。
在与几位高分复读考生的谈话中,他们都表示了一个共同的观点,要是仅仅为了能考上个大学,他们其实完全没必要复读,因为当年已经有高校录取了他们,只是他们没有去报到。这几位学生说,当年之所以选择高分复读,其实就是希望能考上自己第一志愿的名牌学校。
“实行这个政策之后,名牌学校还是和去年一样,必须报在第一志愿,因为他们录取第二志愿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一个学生这样分析,而对于他们而言,如果在第二志愿中没有一些部属的比北大、清华稍逊色的大学出现,第二志愿对于他们而言就没什么意义。
本报记者 王佳琳
老师去年分数线有参考意义
■反应
精华学校教务主任刘树岩说,从目前看,实行部分平行志愿后,与去年的调整并不是很大。对于大多数考生和家长而言,在接受起来可能也比实行完全平行志愿要容易一些。从另一方面讲,由于调整不大,因此最近几年高校的招生分数线也就依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她说,目前考生最关心的就是哪些学校会真正接受第二志愿的考生,因为这将直接决定考生会把哪些学校报为第二志愿中的几个平行志愿校。
本报记者 王佳琳
名词解释·平行志愿
目前全国推广大体有三种方式:
●一类是以江苏为代表的完全平行志愿,即在一个批次的所有报考志愿学校中全部实行“分数优先,从高分到低分,依志愿顺序一次性投档的方式”。
●一类是以天津为代表的部分平行志愿,即第一志愿保留,“实行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投档”的方式;从第二志愿开始平行,在第二志愿允许学生报考的若干高校里实行“分数优先,从高分到低分,依志愿顺序一次性投档的方式”。北京今年采取类似方式。
●还有一类是以新疆为代表的在第三志愿实行平行志愿,即在第三志愿若干高校中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
北京高考录取方案调整
■调整方案
●第一志愿(1所院校、志愿加分数)。考生可填报1所志愿院校。以“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投档”的方式由招生学校审查录取,投档比例控制在120%以内。此部分与往年相同。
●第二志愿(3所院校、分数加志愿)。考生可填报3所志愿院校,3个志愿采取平行的顺序关系,以“按分数优先,从高分到低分,依志愿顺序一次性投档”的方式由招生院校审查录取,投档比例为100%。
●征集志愿。由于招生学校和专业的不平衡,每批次招生院校在完成第一、第二志愿录取后,仍有一少部分招生学校不能完成计划。为使学校完成招生计划,且为考生提供更多入学机会,将这部分招生计划汇总向社会公布,重新征集考生志愿。
符合该批次录取条件而未被第一、第二志愿录取的考生,可根据有关信息再次填报志愿,将按照“从高分到低分,依志愿顺序,一次性投档”的方式向招生学校提供考生档案,由招生院校审查录取。
平行志愿如何投档?
■焦点问题
北京市高招办主任高福勤:部分平行志愿的投档是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来投档,理论上讲,平行志愿没有顺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可能没有顺序。因此在志愿检索时,如果是A、B、C三个志愿,如果在三个志愿都符合的条件下,将优先投A志愿。所以,在填报志愿时,考生要把最理想的志愿学校放在平行志愿的第一填报的学校上。
在填报平行志愿时,考生需注意首先要查看各高等院校的招生章程,看学校章程中是否招收第二志愿的考生;另外,填报时间应参考考试院出版的各高校分数分布手册,参照学校分数分布手册进行志愿填报。
如何避免高分落榜?
■焦点问题
北京市高招办主任高福勤:这次志愿调整,主要是对第一志愿高分落榜考生增加了保护,增加这部分考生的录取机会。
但是对于志愿填报过高的考生,即便是实行平行志愿后,仍可能出现“死档”的情况,也就是高分落榜。另外,考生在专业填报中也要特别慎重,如果自以为分数高,就不切实际填报一些专业,最终被平行志愿的这些学校和专业退档,那么考生将面临更大的志愿落差。
本报记者 王佳琳
信息来源:2008-04-11《新京报》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ws/beijing/2008/04-11/015@074041.htm
本科批次第二志愿可报3所高校
北京高招试行部分平行志愿
与往年本科批次分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的填报方式不同,今年北京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本科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可在本批内各选报4所学校,其中这3个批次的第一志愿填报方式未作调整,考生仍可报1所第一志愿学校。第二志愿试行平行志愿,包含3所学校。其他批次的填报志愿方式与往年相同。每个志愿学校可选报5个专业。在重新征集考生志愿时,也将试行平行志愿,考生可选报3所平行志愿学校,每个志愿学校可选报3个专业。
随着填报志愿方式的调整,今年高考录取时投档原则也作出了相应的改变。考试院高招办对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向学校提供档案,平行志愿投档时各学校的调档比例统一为100。对同一科类批次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分数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进行投档,每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平行志愿从第一所到第三所学校的志愿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学校。相同分数的考生符合同一所学校投档条件时同时投档。各批次的平行志愿实行一轮投档。顺序志愿的投档原则与往年基本相同。
考生要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www.bjeea.cn)填报志愿。填报志愿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填报参加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及艺术类高职录取院校的志愿,网上填报志愿时间为5月12日8时至5月17日24时。第二次填报专科批次录取院校的志愿,网上填报时间为7月28日8时至7月29日24时。高考录取将在奥运会前结束。
http://www.bjkaoshi.com.cn/shouye-detailinfo.aspx?privateid=13980&url=/index.aspx&parentid=
北京高校招生录取实行部分平行志愿
本报北京4月13日电(记者倪光辉)记者从北京市教委获悉:北京今年高考本科批次志愿设计及录取方式有所调整,实行部分平行志愿,对本科一、二、三批的志愿设置由原来的3所学校扩大到4所,即每批次第一志愿为一所学校,第二志愿为三所平行的学校。平行志愿录取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
在本科三个录取批次中,分别设置如下志愿:
第一志愿。考生可填报1所志愿院校。以“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投档”的方式由招生学校审查录取,投档比例控制在120%以内。此部分与往年相同。
第二志愿。考生可填报3所志愿院校,3个志愿为平行的顺序关系,以“按分数优先,从高分到低分,依志愿顺序一次性投档”的方式由招生院校审查录取,投档比例为100%。
征集志愿。每批次招生院校在完成第一、二志愿录取后,仍有一少部分招生学校不能完成计划。为使学校完成招生计划,且为考生提供更多入学机会,将这部分招生计划汇总向社会公布,重新征集考生志愿。
《人民日报》 ( 2008-04-14 第11版 )
信息来源:2008-04-14《人民日报》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08-04/14/content_48350776.htm
平行志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