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爱在中国行赵亚辉地震教师北川文化 |
七次往返教室,抱出一个个孩子;抢挖出十几个学生,女儿却留在废墟……震灾发生时,这些平凡而可爱的教师们挺身而出——
向地震灾区的教师致敬
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在汶川大地震中,许许多多教师用自己的行动甚至生命诠释了这一名言。
危难时刻,见证了师魂的伟大;生死关头,彰显着人性的力量。老师们挺身而出,舍生忘死,表现出高尚情操和无私境界。他们有的刚走出大学校门,风华正茂;有的教坛耕耘几十年,历尽沧桑。虽然他们普普通通,但他们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这是因为,从他们走上讲坛那一刻起,就担当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不仅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更要教会他们做人,还要以自己的责任甚至性命保障学生的安全。
就是这些看似平凡的教师,身上闪耀着崇高的师德光辉,谱写了感人肺腑的英勇篇章。
学生们永远将他们铭记,历史永远将他们铭记。
在地震灾区这些天,我耳闻目睹,总为这些可爱的老师的壮举而感动。这里记录了两个平凡教师的感人故事。
怀抱两个孩子,挡住垮塌的墙壁
用身躯完成生命的接力
汶川大地震发生时,绵阳江油市武都镇五通村幼儿园里,大班的孩子们正在香甜的午睡中。
房屋突然猛烈摇晃起来,“遭了,地震了!”52岁的女教师王光香意识到了危险,立刻大声叫醒了熟睡的孩子们:“小朋友们!快钻到床下去!”
然而,地动山摇,摇晃越来越剧烈。王光香又意识到,让孩子们躲到床下也不安全,房屋一旦倒塌,后果不堪设想。但是,要把班上30多个个孩子迅速从二楼转移到地面,谈何容易。
抉择就在一瞬间,所有力量在从王光香的身体里爆发出来,她一手抱一个孩子,急速冲下楼。下楼梯时,碎石开始哗哗地落下,四周全是灰尘,当她跑到楼下,三层高的教学楼的三分之一的墙体轰然倒下,浓浓的烟雾中裹挟着一片孩子的哭声。没有多想,王光香又一次冲进了岌岌可危的教学楼,不断往返将孩子们往楼下转移。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六次,当她第七次冲上教室,抱起了两个女孩,准备返身逃离时,“轰——”地一声巨响,墙体顷刻崩塌,砸了下来。在这一刻,王光香第一反应是用自己身体挡住垮塌的墙壁,用生命挽救去抱在怀中的两个孩子。
三层高的楼房瞬间变成一堆废墟,仅仅剩下几根柱子立在那里。地震后40分钟,由驻地警察、村干部、学生家长组成的救援队员,终于在废墟的缝隙中发现了奄奄一息的王光香老师。
“王老师!王老师!……快醒醒啊!”大家用力抬起压在她身上重重的水泥板,发现她扑在地上,卷曲着身体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在她的怀里,还仅仅抱着两个女孩,都安然无恙,呼吸匀称。
但是王老师却永远合上了双眼,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看到这一幕,现场的人们泪如泉涌。“虽然王光香老师离开了我们,但是她永远是这些孩子的母亲。”

感人影像:地震发生,老师护孩子。5月12日14点35分,地震发生几分钟内,
江油市人民街幼儿园老师抢护孩子(感谢绵阳新闻摄影学会伍丕庆摄影提供那一刻的照片)
废墟下的女儿,喊着爸爸的名字
强忍悲痛刨救其他学生
我去年在北川中学采访的时候,就认识了学校团委书记蹇绍琪老师,当时我们一起和学生打篮球,他协助采访一些贫困的羌族学生,后来我还写下了那篇《一封让人流泪的女生来信》。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蹇绍琪老师正带着100多名学生在县里一个报告厅参加活动。
顷刻间,地动山摇,蹇绍琪和县委干部立刻首先疏散了学生。刚带着学生们跑到广场上,身后的报告厅倒塌了,周围的很多建筑都垮塌了,漫天尘土。
蹇绍琪的家就在附近几百米的地方,他的父亲下肢瘫痪行动不便,母亲年龄也大了,要不要回家看看?看着面前的100多个学生,蹇绍琪放弃了这个念头,因为山谷中的县城里,随时都有危险,很多房屋还在垮塌,山体滑坡很严重,县城的道路已经被毁,这些孩子在这里很不安全,必须尽快把他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蹇绍琪立刻打定主意,给在现场的一个朋友交待,请他帮忙去自己家里看看父母的情况,自己则留下来转移学生。他和几个干部在废墟中探路,往地势比较高的北川中学的方向进发,1个多小时后,终于把学生们带回到相对安全的北川中学的操场上。
面前的北川中学教学楼损失惨重,让蹇绍琪心如刀绞。整体垮塌的废墟下面压埋着近千名学生,现场十分混乱,他不知道自己的女儿,正在读高一的蹇韵是否安全。就在这时,朋友又来报信,家里的楼垮塌了,父亲被救出来了,母亲被埋在了废墟里。
“我觉得自己那时没有选择,所有幸存的老师和学生都在自救,在废墟中抢救其他学生。”蹇绍琪说,那时,他几乎没有时间去考虑,立刻和其他老师学生一起用手刨,在废墟中抢救学生。
就在蹇绍琪奋力抢挖的过程中,听到废墟下面女儿的声音,在喊爸爸的名字。“我女儿特别懂事,1米71的个子,大眼睛,钢琴、唱歌、跳舞,样样都行,她钟爱羌族皮鼓舞,希望有一天考取艺术学院。”回忆起女儿,蹇绍琪眼含热泪。
女儿被压埋的比较深,3个小时之后,蹇绍琪在救出来十几个孩子之后,终于把女儿挖了出来。“那是晚上7点半了,她出来的时候,已经停止了呼吸,脸上还挂着微笑……”
面对女儿的离去,蹇绍琪心如刀绞。
就在几天前,记者遇到了蹇韵的一位幸存同学。她告诉我:“那天蹇老师看到我,就抱着我大哭,说‘蹇韵没有了,蹇韵没有了’。我也哭了。蹇老师哭了一会,又平静一下,继续去照顾其他的同学。”
“如此大的灾难,这么多受难的学生,我和其他很多老师一样,没有选择。”蹇绍琪说自己只能面对,因为还有这么多幸存和受伤的学生,等着老师们带领到安全的地方,等着老师们带领去继续生活。
“我只能去扛,只能选择去照顾好活着的学生,我想这是对女儿最好的纪念。”
赵亚辉:地震时老师怀抱学生背挡垮塌墙壁(图)
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
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
最近抗灾图文:
特别纪念:地震前的北川专辑、羌族专辑:
图文:探访西游记里妖怪出没的洞穴(神奇的“地下黄龙”西羌猿王洞)
图文:给你戴孝一万年(探秘中国最原始壮观的山寨(我所了解的羌族之五:脊梁之黑虎羌寨
图文:今天的羌族为何不在甘肃而在四川?(羌区印象——“尔玛”的变迁)
图文:美丽的代价:回首叠溪大地震(中国“最美的地震遗迹”)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在汶川大地震中,许许多多教师用自己的行动甚至生命诠释了这一名言。
危难时刻,见证了师魂的伟大;生死关头,彰显着人性的力量。老师们挺身而出,舍生忘死,表现出高尚情操和无私境界。他们有的刚走出大学校门,风华正茂;有的教坛耕耘几十年,历尽沧桑。虽然他们普普通通,但他们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这是因为,从他们走上讲坛那一刻起,就担当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不仅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更要教会他们做人,还要以自己的责任甚至性命保障学生的安全。
就是这些看似平凡的教师,身上闪耀着崇高的师德光辉,谱写了感人肺腑的英勇篇章。
学生们永远将他们铭记,历史永远将他们铭记。
在地震灾区这些天,我耳闻目睹,总为这些可爱的老师的壮举而感动。这里记录了两个平凡教师的感人故事。
怀抱两个孩子,挡住垮塌的墙壁
用身躯完成生命的接力
汶川大地震发生时,绵阳江油市武都镇五通村幼儿园里,大班的孩子们正在香甜的午睡中。
房屋突然猛烈摇晃起来,“遭了,地震了!”52岁的女教师王光香意识到了危险,立刻大声叫醒了熟睡的孩子们:“小朋友们!快钻到床下去!”
然而,地动山摇,摇晃越来越剧烈。王光香又意识到,让孩子们躲到床下也不安全,房屋一旦倒塌,后果不堪设想。但是,要把班上30多个个孩子迅速从二楼转移到地面,谈何容易。
抉择就在一瞬间,所有力量在从王光香的身体里爆发出来,她一手抱一个孩子,急速冲下楼。下楼梯时,碎石开始哗哗地落下,四周全是灰尘,当她跑到楼下,三层高的教学楼的三分之一的墙体轰然倒下,浓浓的烟雾中裹挟着一片孩子的哭声。没有多想,王光香又一次冲进了岌岌可危的教学楼,不断往返将孩子们往楼下转移。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六次,当她第七次冲上教室,抱起了两个女孩,准备返身逃离时,“轰——”地一声巨响,墙体顷刻崩塌,砸了下来。在这一刻,王光香第一反应是用自己身体挡住垮塌的墙壁,用生命挽救去抱在怀中的两个孩子。
三层高的楼房瞬间变成一堆废墟,仅仅剩下几根柱子立在那里。地震后40分钟,由驻地警察、村干部、学生家长组成的救援队员,终于在废墟的缝隙中发现了奄奄一息的王光香老师。
“王老师!王老师!……快醒醒啊!”大家用力抬起压在她身上重重的水泥板,发现她扑在地上,卷曲着身体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在她的怀里,还仅仅抱着两个女孩,都安然无恙,呼吸匀称。
但是王老师却永远合上了双眼,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看到这一幕,现场的人们泪如泉涌。“虽然王光香老师离开了我们,但是她永远是这些孩子的母亲。”

感人影像:地震发生,老师护孩子。5月12日14点35分,地震发生几分钟内,
江油市人民街幼儿园老师抢护孩子(感谢绵阳新闻摄影学会伍丕庆摄影提供那一刻的照片)
废墟下的女儿,喊着爸爸的名字
强忍悲痛刨救其他学生
我去年在北川中学采访的时候,就认识了学校团委书记蹇绍琪老师,当时我们一起和学生打篮球,他协助采访一些贫困的羌族学生,后来我还写下了那篇《一封让人流泪的女生来信》。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蹇绍琪老师正带着100多名学生在县里一个报告厅参加活动。
顷刻间,地动山摇,蹇绍琪和县委干部立刻首先疏散了学生。刚带着学生们跑到广场上,身后的报告厅倒塌了,周围的很多建筑都垮塌了,漫天尘土。
蹇绍琪的家就在附近几百米的地方,他的父亲下肢瘫痪行动不便,母亲年龄也大了,要不要回家看看?看着面前的100多个学生,蹇绍琪放弃了这个念头,因为山谷中的县城里,随时都有危险,很多房屋还在垮塌,山体滑坡很严重,县城的道路已经被毁,这些孩子在这里很不安全,必须尽快把他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蹇绍琪立刻打定主意,给在现场的一个朋友交待,请他帮忙去自己家里看看父母的情况,自己则留下来转移学生。他和几个干部在废墟中探路,往地势比较高的北川中学的方向进发,1个多小时后,终于把学生们带回到相对安全的北川中学的操场上。
面前的北川中学教学楼损失惨重,让蹇绍琪心如刀绞。整体垮塌的废墟下面压埋着近千名学生,现场十分混乱,他不知道自己的女儿,正在读高一的蹇韵是否安全。就在这时,朋友又来报信,家里的楼垮塌了,父亲被救出来了,母亲被埋在了废墟里。
“我觉得自己那时没有选择,所有幸存的老师和学生都在自救,在废墟中抢救其他学生。”蹇绍琪说,那时,他几乎没有时间去考虑,立刻和其他老师学生一起用手刨,在废墟中抢救学生。
就在蹇绍琪奋力抢挖的过程中,听到废墟下面女儿的声音,在喊爸爸的名字。“我女儿特别懂事,1米71的个子,大眼睛,钢琴、唱歌、跳舞,样样都行,她钟爱羌族皮鼓舞,希望有一天考取艺术学院。”回忆起女儿,蹇绍琪眼含热泪。
女儿被压埋的比较深,3个小时之后,蹇绍琪在救出来十几个孩子之后,终于把女儿挖了出来。“那是晚上7点半了,她出来的时候,已经停止了呼吸,脸上还挂着微笑……”
面对女儿的离去,蹇绍琪心如刀绞。
就在几天前,记者遇到了蹇韵的一位幸存同学。她告诉我:“那天蹇老师看到我,就抱着我大哭,说‘蹇韵没有了,蹇韵没有了’。我也哭了。蹇老师哭了一会,又平静一下,继续去照顾其他的同学。”
“如此大的灾难,这么多受难的学生,我和其他很多老师一样,没有选择。”蹇绍琪说自己只能面对,因为还有这么多幸存和受伤的学生,等着老师们带领到安全的地方,等着老师们带领去继续生活。
“我只能去扛,只能选择去照顾好活着的学生,我想这是对女儿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