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雷明
雷明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052
  • 关注人气:9,2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医生眼里的珠宝首饰

(2008-10-14 13:25:11)
标签:

心理问答

首饰

珠宝

两性

精品购物指南

杂谈

分类: 心理问答

       心理医生眼里的珠宝首饰

 

                                      雷  

 

            心理医生眼里的珠宝首饰

 

【导语】:《精品购物指南》在4月10日推出《缘》珠宝配饰专刊,主要探讨男人、女人和珠宝之间的缘分及爱恋,需要对处于爱恋时期的男女们的心理进行剖析,所以针对珠宝首饰的选择与人的心理或性格之间的关系,采访了小明......

 

通过调查了大量样本以后发现,女生希望收到戒指的比例比其它配饰要多,而男生则以项链为主。女性喜欢的材质多以透明耀眼的钻石水晶为主,而男性则以银饰或白金为主,有些会希望收到材质特别的饰品(例如牛骨或狼牙等)。

 

1. 女性相比其它款式的配饰,更喜欢收到戒指,这表现了其一种怎样的心理?

 

雷明:戒指是一种被无限符号化的首饰,它的心理暗示意义远大于装饰意义。对于女性而言,无论已婚还是未婚,被别人赠与戒指都代表着对方的表白、承诺,暗示着非一般的人际联系。女性对戒指的期待,与其说是想要一款首饰,还不如说是期待自身魅力获得别人认可的移情。

女性偏爱戒指是自然而然的,因为戒指是一种人际象征。当它仅仅被视为一款首饰的时候,反倒不过是戒指的附加作用罢了。

 

2. 戒指材质的选择是否与其对物质的欲望有关系呢,这样的女性期待一种怎样的情感?

 

雷明:当然有一定的联系,没人会傻到买个铝合金的顶针去参加Party的。但只要爱看电影就不难发现,在好莱坞式的浪漫镜头中,一个草环甚至一个螺丝帽都能把女人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泪。普遍些的规律是,当戒指和情感无关时,它的材质、式样和品牌都很重要,因为这时它就是一件首饰,真钻真金的才地道;当戒指和情感相关时,谁送的、怎么送、何时送才最重要。

但不要把这样的规律去绝对化,我就见过一位准新娘,在充分笃定了嫁娶必然性之后突发奇想,一定要一款某时尚大牌的白金钻戒,她的理由也很充分:“一辈子就这一回,现在不难为难为他,过这村就没这店了!”言下之意,难为的就是你,你敢不乐意?读者还别侧目,人家二位的婚房都是女方买的呢!这戒指和物质欲望还搭边儿么?

喜欢撒娇的拿戒指说事儿,喜欢唯美的也拿戒指说事儿。既然感情生活中比戒指更物质的东西多了去了,那么我的结论是,舍得费心跟一个小金属环儿较劲的女人,恰恰都不是物质的女人。

 

3. 对于同样喜欢收到手上配件的人来说,女性与男性比较,女性更偏重外观硬朗的手镯,而男性则喜欢环环相扣的手链,这能说明什么呢?

 

雷明:金属链条结构本不属于首饰,它来自马具、劳动工具和刑具,在远古时期甚至是战斗甲胄的一部分。因此,在男性的潜意识记忆中,金属链条结构的东西本身代表着力量、叛逆和对抗性,强调了男性气概。而在女性的潜意识记忆中,金属链条结构代表着繁重、粗糙和束缚,除非非常精致纤细,否则和女性气质格格不入。所以,女性即使选择链条结构的首饰也大多会偏爱很细的链子,而男性则偏爱粗犷些的。

从实用角度考虑,手镯因为硬朗,所以自然会阻碍手的灵活。所以手镯的最初作用,是权贵强调『我不需要劳动』的道具,之后自然也就成为了记忆中代表『高贵』的符号。

 

4. 喜欢收到造型夸张(例如猛兽、图腾等繁复图案)配饰的女性来说,能揭示她们一种怎样的心理或性格?她们所期待的爱情又是怎么样的呢?

 

雷明:在心理学上,相对稳定的自我意识很少是张扬的,而自我意识不明确的人,往往反而喜欢用各种外在形式来彰显自我。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焦虑,因为自我不明确,所以生怕被忽略和否认,所以才需要反复彰显自我。这种借助外在形式来自我彰显的例子很多,比如年轻人爱刺青、爱穿奇装异服等等。

喜欢造型夸张的配饰的女性,恐怕多少都需要一定的“自我表达”,偏偏有充足的表达动机又缺乏足够清晰的“待表达内容”。

 

以下文字请不要登载!

『她们所期待的爱情又是怎么样的呢?』至于这个问题,我想先问问『她们』的具体数字,因为这个问题恐怕1000人有1000答案,你给我的篇幅不足以回答。统一回答不是不行,她们想要的爱情,因为她们的自我意识尚不清晰,那么对爱情对象的预期更清晰不了,所以都是混乱的。但这个统一回答,即使我知道正确,也没人会承认,而且是由衷的不承认,这涉及到心理学的自知力问题了。

 

5. 喜欢极其纤细、简洁且精致造型配饰的女性具备一种怎样的心理或性格呢?她们所期待的爱情又是怎样的呢?

 

雷明:追求纤细、简洁和精致造型的配饰,说明其思维足够细腻,否则无法对精细的造型完成审美过程。思维细腻,按说是一种个性的优点,但也要看搭配。如果思维细腻,但行为上不强求完美,能够忍受一定的缺憾和怠慢,那么这是个能食人间烟火的精致灵魂,所谓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如果思维细腻,而行为上也流于唯美,甚至不能容忍细枝末节的粗糙,就成了我们所说的矫情,心理学称为完美主义倾向,属于个性中的大不幸。

前者期待的爱情是在务实基础上力求细节完美的最大化,积极而不失脚踏实地,是健康的爱情观;后者就糟糕,她们追求的爱情恐怕在人间不存在,是一种理想化的偏执信念,如果不在挫折中成长,便迟早在挫折中崩溃。

 

6. 戒指是一种很不好送的配饰(由于大小很不好掌握),但有人还是执意选择戒指作为馈送的礼物,这能表现出送礼者是一种怎样的性格?

 

雷明:如果不是用来求爱的话,那么可以归结为社交行为的仪式化倾向。送礼是一种社交行为,但这种行为分两种,一是实用意义上的送礼,比如雪中送炭;一是仪式化的送礼,也就是一种心意的表达,不管礼物本身有用没用。这两种送礼行为中,后者更多的是一种客气,就好像我们逢年过节给亲戚朋友送些东西,也就是个意思罢了。

明知人家大小不合适还执意送戒指,说明根本没在乎礼物的实用性,只是把送礼这个行为当作一个表示亲近的仪式。

这个答案是我揣测的,一家之言而已。

 

7. 不同颜色的选择(红宝石、绿宝石或紫色宝石等),能揭示出人们怎样的性格与心理?

 

雷明:色彩在配饰上被用来自我表达,人如果想在配饰上镶嵌有色宝石,都喜欢选择与自身气质和内涵相近的有色宝石。

钻石比较极端,因为它无色,只是闪耀而已。凝视钻石的时候,会因为光源的变化而目睹火彩的变化,所以钻石,尤其是有一定体积的钻石最能博取周围人的不自觉关注。偏爱钻石的人,并不在乎配饰对自身内涵的表达,更在乎配饰对别人的吸引功能。没有内涵和性格偏好的表达,仅仅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从这个角度上看,钻石应该是所有宝石中最肤浅的。

红宝石会让佩戴者显得热情洋溢,喜欢红宝石的多是外向活泼的人,而它本身的色彩也容易让别人感受到佩戴者的奔放。这种人大多数对生活充满期待,有点儿喜欢自我表现,不愿意当配角。

蓝宝石不张扬,但深邃柔和,是有一定修养的唯美主义者的首选。偏爱蓝宝石的人个性相对平和,对悦己者亲切而不失稳重,对反感的人则保持礼貌的疏远与忽略,她们大多数是贤妻良母而不是革命先驱。

紫色宝石在视觉上是最性感的,既热烈,又没那么直白。喜欢紫色宝石的女性爱憧憬,感情丰富而内敛,个性中大都具有层次感,你很容易分辨出她是在公事公办还是胡思乱想。男人喜欢紫色宝石的也不少,不过他们喜欢看多于喜欢佩戴。遇到偏爱紫色宝石的男人可谓苦乐参半,你大可以和他调情,谈婚论嫁可要慎重。

 

(已刊登于《精品购物指南》,请不要转载。)

 

【推荐阅读】:

“男人的数量”与“爱情的质量”

“同学聚会”的浮世绘

明星情变,面对危机还是“腕儿”!

吻遍青蛙,就来王子?

男人干家务:琐碎中的大道理

女人埋单的动机分析

金婚,是“耗”出来的!

新娘都有“太太”命吗?

当“完美男人”变成“错误老公”

红楼金钗们的前世今生

『超炫怪癖』之坦白从宽

男人坦白:俺的性压力......

60's、70's、80's,眼中世界各不同!

赞美的含金量

女人40,做尤物的升级版!

夫妻间的“皮革马利翁”效应

你有没有“杀人”的天赋?

详解男人的十种“拒绝”

如何歼灭“失恋燥狂”?

做个幸福的“中产”

都市白领,给爱情嗑药

谁不敢让喧嚣落地?

雷明出书,张越作序

“撒谎”的段位研究

似梦还真的“旅途艳遇”

不做爱情的“冤大头”

三十而“不立”

你是不是“旺夫女”?

夫妻逛街,面条PK巧克力

Party上,男人的那些小伎俩

初次约会,盯紧男人的什么?

那些属于男人的异想世界

别把那么多“男人”放在心里

立场,骨子里的性感

打破幸福“模式化”

性高潮与安全感

看不清自己,看不上男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