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馍馍一词,让我这个从小没有摸过面团的南方人倍感陌生,此时只有无数的画面在脑海中闪过,是大西北高原上刮过的刺喇喇的风;是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纯朴农民;又或许是那首耳熟能详的粗旷民歌:“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日头从坡上走过,照着我的窑洞,晒着我的胳膊,还有我的牛跟着我。。。”从未想到有一天,歌词里描写的画面随着一部火遍中国的美食记录大片《舌尖》再次呈现在我的眼前,而里面出现的主人公黄老汉立刻成为了焦点。
纪录片中,黄老汉拉着心爱的小毛驴用石磨碾着自己种的糜子,从炒制,发酵,揉面,到最后制成黄馍馍都带着陕北人特有的古朴和粗旷。这道家家户户都非常热爱的陕北面食之一,到了黄老汉和老伴手中就变得无比的神秘和诱人。石碾子磨粉,大缸揉面,盖着棉被发酵,去核的枣泥红豆馅,这些看似简单的过程都融和了黄老汉多年的经验和智慧结晶,因此这些纯天然手工制作的馍馍格外香甜可口,为质朴的黄老汉赢得了最好的口碑。
如今的黄老汉比别人更多了份幸运,借由这部《舌尖》不仅让自己走出了窑洞,走出了大陕北,更让他的绝活黄馍馍声名远扬。因为那些温暖的画面和黄老汉亮堂的馍馍叫卖声,让更多匆忙中生活的人们缅怀和挂念起家乡的传统美食,黄老汉也是带着要将馍馍做到绥德第一,更要做中国第一这样纯粹而简单的心愿,来到了西贝,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手把手的教学揉面发面做馍馍,一步步揭开这道传统小吃神秘的面纱。
而我十分的有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名学员,在第一时间发回在现场跟黄老汉学做黄馍馍的报道。
【图为老师身份的黄老汉在跟大家讲解陕北的黄馍馍特点,旁边分别是他老伴和儿子】
平时在家里都是用着石磨碾糜子,手工揉面,来到大城市黄老汉好一会儿才适应这些“武器”们。
黄馍馍要好吃,除了原料好以外,把面和得软硬适中、口味微甜也是黄老汉引以为傲的秘方,其中的关键就是原料配比。黄馍馍的主料是软硬黄米,当地又称为糜子、黍,和其他人家用机器磨粉不同,黄老汉至今坚持用石磨,说这样才能不损伤米香味儿。糜子和黍子按比例混在一起,然后用凉水浸泡一晚上,再洗两次把壳去干净,就能上石磨磨成粉了。小毛驴拉着石磨,100斤糜子要磨上两三个小时,软硬糜子的配比也是黄老汉家祖辈传下来的秘方。
磨好了糜子,就要兑上温水和面,再把面团捂上被子、放上炕发酵四五个小时,趁着这个时候正好做黄馍馍里面的馅儿。大枣和红豆一块儿煮熟,然后用勺子捣碎做成酸酸甜甜的馍馍馅儿。包好馍馍蒸20多分钟后,一个个宛如笑开了花的黄馍馍就熟了。
黄老汉和老伴同大家亲自演示黄馍馍的每一道工序。
老伴在旁边徐徐加入温水,黄老汉揉面,好恩爱啊
我们在下面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每人都有一份黄馍馍的原材料可以练习,主料是:糜子面500克,黍子面100克,(糜子:黍子=10:2)
馍馍的辅料:红枣和红豆馅。
看大家都非常认真和卖力吧,总结下来糜子和黍子面跟我们平时玩的面团不太一样,本身比较松散的结构新手会比较难将面团揉合到一块,如果在家里初学黄馍馍可以试着加些面粉,这样成功率就高很多了。
一。和面和发酵:将糜子面和黍子面混合均匀后,加入适量的温水和面,(如果有老酵头可以放入一小块)
然后将面团揉到不软不硬,放置室温25度以上发酵6小时,再揉匀。
下图最右边那个就是偶的面团了,还不是很完美,老师说面团还能再湿一点,发酵后更好。
二:手拍(上图):发酵揉好的面再揉成一长条面团,按
60g一个的剂子等量分好,再双手交替拍成面胚。
心得:这个步骤没有玩过面团的童鞋们真是很难拿捏,现场没有秤,只能凭感觉楸成一个个剂子,完全不像黄老汉那般娴熟用手一揪一捏,一个黄馍馍的面胚就好了。再看看我的,一个个大小不一,严重影响形象。所以回到家还是要按方子老老实实操作一遍了。
看上面两幅图觉得特别温馨,像不像黄老汉和老伴正拿着小面团在跟大家打着拍子大合唱呢?
其实这是在教大家一个很重要的动作,面团揪成剂子后,用手按扁,接着将面胚放入掌心,双手交替来回拍几遍,我觉得这也是黄老汉的一个秘笈吧,借由手的温度让面胚更柔软,这样蒸出来的馍馍才会更香哦。
看下图我们第一排的童鞋们学习得多认真啊
我继续抓拍了几张黄老汉将剂子放入手中来回轻拍的过程,大家仔细看哦:)
分解动作,其实整个过程从一个剂子到拍扁不过半分钟左右~
三揉圆:剂子做好后,就可以将40克的馅料包入其中,然后收口放在馍馍底部,接着将面团用手揉圆,最好
将馍馍做成上边略尖,下面大一些的直立形状。
下图黄老汉的儿子做了一个手势,翻译爸爸说的话,大意就如我上面所说。
黄老汉亲手包的黄馍馍成型了,一个个憨态可掬的模样,只要上蒸锅20分钟即熟。

我的黄馍馍最终还是丑媳妇要见公婆啦,不知道上笼蒸后会不会裂开口子呢,很是期待,这也是决定馍馍成功与否的关键了。
第一次尝试做馍馍,就像是用儿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在玩味一道可以吃的“橡皮泥”,正是这样的方式,能让大众接受,也将源远流长的馍馍艺术从此植根于民间,入住在所有的普通百姓家中,在人们品味到传统手艺的同时更能感受到这份与众不同的醇香甘甜。而你,准备将这份甘甜揽入怀中了吗?
=========================
手工自制的各种健康小吃美食
=====================
=================生活中的我,美容养生资讯尽在微薄 ===================
好友已经加满,喜欢茜子博客的朋友请加关注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