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投资神话种豆得瓜 |
上述“彩神”、“股神”、“楼神”的例子,让普通人津津乐道。这些暴富人群平日大都不名一文,某日突然运转,无意撞了财神,短期内赢的千万金钱,从此衣食无忧,大富大贵。这些人生财富的突飞猛进,让多少人羡慕之极而刻意去模仿,既然他们如此普通都能暴富,我更应该可以。于是就出现昌平一农民耗尽全家钱财买彩票,直至卖掉自家宅院,也没有中到一个500万,最后落到家破人亡的悲惨境地;股市一路飘红,就有无数慕财人抵押掉自己的房子,投身股海,最后落得死无葬身之地;号称黄金楼市上更是如此,某些房地产投资理财产品,打着高超值回报的幌子,令无数家庭“折腰”,“豪赌”过“巨库”、“碧溪家具广场”、“快乐无穷大”这些项目的人,全都落到千金散尽不复还的地步,一分回报也没有。
大家都知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不可动摇。这种遗传规律理解起来就是“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但是遗传规律并不是永远铁定不变的。随着生物科学的发达,人类对生物干预能力越来越强,于是运用多种人工手法来进行变异。比如现在有一种水果叫“苹果梨”,这是通过嫁接的办法将苹果的“脆”和梨的“多汁”结合到一起,强强联合,最终苹果梨在市场上就能卖高价,招徕更多的食客。
生物学的法则经常被运用到人生、社会和经济生活中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经济学领域里被引申出另一番解释,那就是“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套用经济学的法则,就是投资和收益的正相关系,就是“不种不收”、“有种必收”。至于投入后的收获是什么、收获多少完全取决于投资品的质量和市场整体运行环境。有人“种瓜得豆”,有人“种豆得瓜”,我想更多的人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想如果评判上述三种结果:第一类人是投资的失败者,其投资结果完全与预想相反;第二类人是暴利获取者,小投入获非正常高回报;第三类人是正常获利者,投入几分获得几分。
无论在彩票、股市和楼市的投资者,我想大部分的投资者最终属于第三类人,认可投入和收益的平衡。对于种豆得瓜的第二类结果,只能“羡”而不可“学”。任何事物都存在自身的规律,违背规律的超常规的事件少之又少,象湖南那个小伙子股神,世间能有几人有他那样的运气和机遇,一年内挣数千万。可是事实生活中,总有很多人希望通过非常规手段投机取巧,能够一夜暴富。买彩票前先烧香、买楼前先看风水、买股票前先询大师,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我们为什么不想想,最近南京的一个和尚也耐不住寂寞出来炒股,既然和尚能够知晓前世今生,对于掌握股市涨跌应该易如反掌,他怎么不能创造财富神话?
当然在投资市场,投资者也一定要具备“投机取巧”的知识。只不过这种投机取巧是运用个人的商业智慧、精心测算、反复论证,以低成本、低风险的代价来谋取收益的最大化。比如在股票市场,永远都是“低”进“高”出;在楼市上必须择地(商圈)、择邻(良好的人文环境)、择境(自然环境)、择质(房屋质量、品质)。在任何时刻,我们的投资者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常态;“种豆得瓜”与“种瓜得豆”都是特例,可遇不可求。
在经济领域的投资只是人生投资的一部分,同样仕途、求学、爱情同样都是人生的大投入和大收益。有高下之分,有强弱之别,在每一次投资过程中,如何保持冷静、正常的心态非常重要,如果因为一时的浮躁或因为别人的蛊惑而去“豪赌”自己命运和人生,大部分人的结果都将会是“种瓜得豆”。
楼市股市有病,到底谁该吃药?
小产权房热销,稀释北京住宅供给不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