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种豆得瓜”的投机神话

(2007-06-04 07:37:04)
标签:

投资

神话

种豆得瓜

  俗话说的好:“人无横财不发、马无夜草不肥”,国人是越来越深信这个道理。这不,各行各业的财务神话让你浮躁,让你感觉一夜暴富就在你身边。彩票今天北京中一个500万,明天上海就出2个500万;在股市,最近诞生了一位伟大的“股神”,一位湖南小伙子一年时间把7万炒成了2500万;楼市上这样的神话更多,一个农民工进城三年买100套房,狂赚数千万、女白领3年买6套房,身价800万等等。

 

  上述“彩神”、“股神”、“楼神”的例子,让普通人津津乐道。这些暴富人群平日大都不名一文,某日突然运转,无意撞了财神,短期内赢的千万金钱,从此衣食无忧,大富大贵。这些人生财富的突飞猛进,让多少人羡慕之极而刻意去模仿,既然他们如此普通都能暴富,我更应该可以。于是就出现昌平一农民耗尽全家钱财买彩票,直至卖掉自家宅院,也没有中到一个500万,最后落到家破人亡的悲惨境地;股市一路飘红,就有无数慕财人抵押掉自己的房子,投身股海,最后落得死无葬身之地;号称黄金楼市上更是如此,某些房地产投资理财产品,打着高超值回报的幌子,令无数家庭“折腰”,“豪赌”过“巨库”、“碧溪家具广场”、“快乐无穷大”这些项目的人,全都落到千金散尽不复还的地步,一分回报也没有。

 

  大家都知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不可动摇。这种遗传规律理解起来就是“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但是遗传规律并不是永远铁定不变的。随着生物科学的发达,人类对生物干预能力越来越强,于是运用多种人工手法来进行变异。比如现在有一种水果叫“苹果梨”,这是通过嫁接的办法将苹果的“脆”和梨的“多汁”结合到一起,强强联合,最终苹果梨在市场上就能卖高价,招徕更多的食客。

 

  生物学的法则经常被运用到人生、社会和经济生活中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经济学领域里被引申出另一番解释,那就是“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套用经济学的法则,就是投资和收益的正相关系,就是“不种不收”、“有种必收”。至于投入后的收获是什么、收获多少完全取决于投资品的质量和市场整体运行环境。有人“种瓜得豆”,有人“种豆得瓜”,我想更多的人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想如果评判上述三种结果:第一类人是投资的失败者,其投资结果完全与预想相反;第二类人是暴利获取者,小投入获非正常高回报;第三类人是正常获利者,投入几分获得几分。

 

  无论在彩票、股市和楼市的投资者,我想大部分的投资者最终属于第三类人,认可投入和收益的平衡。对于种豆得瓜的第二类结果,只能“羡”而不可“学”。任何事物都存在自身的规律,违背规律的超常规的事件少之又少,象湖南那个小伙子股神,世间能有几人有他那样的运气和机遇,一年内挣数千万。可是事实生活中,总有很多人希望通过非常规手段投机取巧,能够一夜暴富。买彩票前先烧香、买楼前先看风水、买股票前先询大师,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我们为什么不想想,最近南京的一个和尚也耐不住寂寞出来炒股,既然和尚能够知晓前世今生,对于掌握股市涨跌应该易如反掌,他怎么不能创造财富神话?

 

  当然在投资市场,投资者也一定要具备“投机取巧”的知识。只不过这种投机取巧是运用个人的商业智慧、精心测算、反复论证,以低成本、低风险的代价来谋取收益的最大化。比如在股票市场,永远都是“低”进“高”出;在楼市上必须择地(商圈)、择邻(良好的人文环境)、择境(自然环境)、择质(房屋质量、品质)。在任何时刻,我们的投资者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常态;“种豆得瓜”与“种瓜得豆”都是特例,可遇不可求。

 

  在经济领域的投资只是人生投资的一部分,同样仕途、求学、爱情同样都是人生的大投入和大收益。有高下之分,有强弱之别,在每一次投资过程中,如何保持冷静、正常的心态非常重要,如果因为一时的浮躁或因为别人的蛊惑而去“豪赌”自己命运和人生,大部分人的结果都将会是“种瓜得豆”。

 

更多精彩博文,请进徽湖博客

股市牛气冲天将促房价继续上涨

楼市供需:冰火两重天

恶花不结善果,北京房价涨慢了

中国房地产杜绝“复辟”

房地产支柱产业论该寿终正寝

中国房地产进入严打时代

中国房地产的得与失

世界各国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谁才是房产市场的真正操控者?

住500平米房,开韩国车的澳洲穷人生活

高房价下,年轻人买房是否合适?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房产广告

房产调控,中央与地方何时能高度一致

除了炒股和炒楼,大众还能做什么 

央行组合调控将助长房价上升

北京离宜居城市还有多远?

“人人享有适当住房”,他国是如何做到的  

楼市股市有病,到底谁该吃药?
小产权房热销,稀释北京住宅供给不足?

房价朝九晚五,北京楼市进入下行线  

“好大喜功”的城市规划

缓解供不应求应以二手房为突破口

揭开房产暴利“营销”的画皮

房价会因奥运结束而下降?

“种豆得瓜”的投机神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