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误读当“妙语”
感谢新浪文化博客《深度阅读》对本文的推荐
相声表演艺术大师侯宝林先生曾在1982年率中国曲艺团访问香港,香江很快刮起了一阵“侯旋风”。近年,姜昆先生撰文回忆侯大师时,叙述了大师在香港妙答记者的片断;那时,曾经当过电影演员的里根当上了美国总统。一位“对中国的政治制度持有偏见”的西方记者问侯先生:“大师,里根是个演员,他当了总统,您认为您能有此殊荣吗?”侯先生平静地说:“里根是二流演员,而我是一流的。”言下之意是说,里根不是一流演员,在圈子里混不下去,而一流演员是不屑那样做的。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侯先生这样回答也许是妙语,是智慧的。但,如果我们认真品味一下“妙语”,就会觉得这实在不论是在当时,或是在今天都是对另一种政治文明的误读。
里根能从好莱坞一个“二流演员”(姑且这样定级),登上美国总统的宝座(而且连任两届,至今仍被美国人高度评价)。那不是落后,而是先进;那不是无能,而是卓越。美国的社会制度,或许人们能找出它的一百条毛病;但,在官员的选拔上,是真正值得各国,尤其是现代化刚起步的国家借鉴的。
里根就得益于此。假如他出生在前苏联或别的与前苏联类似的国家,作为演员的里根,即使有优秀的政治家潜质和强烈的从政愿望,但离总统宝座也只能是“刘郎己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唐.李商隐)。因为,任命制政治制度的国家是很难,甚至不可能出现里根的;而在美国,类似的例子则比比皆是:鲍威尔乃一牙买加黑人移民,后来位居美国最高军政要员,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指挥的海湾战争上演了一场高科技条件下,现代化局部战争的经典之作;二战中从捷克逃难到美国的犹太人后裔奥尔布莱特,后位至克林顿总统的国务卿;现今连任两届布什总统的国务卿,就是黑人后裔赖斯;更令人感叹的是影星施瓦辛格,这个曾是中国观众眼中赫赫有名的好莱坞硬汉形象的影星,竟步里根后尘,靠竞选当上了美国加利福尼亚第38任州长;去年,美国的“冰上皇后”,15岁就夺得花样滑冰世界冠军的华裔女孩关颖珊,被赖斯聘任为美国首任外交特使;特别令世人瞩目的是最近美国总统的竞选,奥巴马在民主党内与希拉里的竞争胜出后,将代表民主党与共和党的麦凯恩进行总统竞选,如果民主党获胜,奥巴马将成为美国第一位入主白宫的肯尼亚裔黑人总统(且不论其政治取向),这在任命制政治制度的国家是难以想象的。
诸如此类,不正是诗人龚自珍所呼唤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的最好印证吗?!这样竞选出来的官员,比清一色来自“黄埔”、身边(秘书、司机)、同乡、“圈子”等等,不知要公平、先进多少。
这种误读,窃以为是长期的极左思潮、闭关锁国和对西方文明尤其是政治文明的排斥与不承认的结果(其实,中国在明万历前,官员的选拔制度也是很先进的)。在这一点上,我们是不能苛求一代宗师的,因为当时很多人的认识就是这样。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今天再也不能如此夜郎自大了;理性地审视各国,尤其是先进国家的文明,把人类文明最优秀的成果;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等各方面,拿来为我所用,才是今天我们应该研究和学习的。
(本篇完)
如有兴趣请点开下面文章,其中一定有你喜欢的:
一.城市雕塑与公共信任
(随感杂谈 共二十二篇)
二.家乡寻踪之十[这是一个神秘的地方]
(共十篇)
三.影像深圳(十三):深圳的春节【2008】
(共十三篇)
四.回望那山、那水、那人(之那人)
(共四篇)
五.寻找消失的徽州之十一(灵山开九华幽冥地藏王)(共十一篇)
六.豫、陕、晋、京行之十五(北京一瞥)
(共十五篇)
七.走进西藏之八(一路风光)
(共八篇)
八.滇西旅行散记
(共十三篇)
九.文革二三事
(共十一篇)
十.老婆原是一片天
(家庭亲情 共七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