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与雄才大略
感谢新浪锐博客首页《文学.连载》、新浪文化博客首页《读书随笔》对本文的推荐
本文己被新浪《博论坛.文化漫谈》推荐置顶
一读书随感四则
一.
成吉思汗与雄才大略
常常看到有人在文章中称赞成吉思汗的“雄才大略”。
什么是雄才大略?单是会打仗,会杀人放火是不能称之为雄才大略的。我读过西夏的历史,知道党项族被灭绝的惨况;以民族征服和灭绝为目的的铁蹄下的一统帝国一哪怕是横跨欧亚大陆的超级帝国,有什么可赞誉的。凶残野蛮的征服者,决不是解放者,不配“雄才大略”的桂冠。
然而,历来歌颂征服者的言词和典籍可谓多矣。因为,征服就是胜利。而据说“历史是从来不会惩罚胜利者的”;所以,征服者的历史总是光芒万丈。这也是我国自古以来的“胜者王侯败者寇”的历史观。
二.牧场和牲畜
有一则细小的回忆录叫人刻骨铭心。
说的抗日战争时期,南京中央大学内迁;因缺乏交通运输工具,农学院牧场的大批进口良种牲畜不便转移,校长罗家伦特意给牧场员工发放了安置费,并告诉他们,如果日军逼近南京,有些良种牲畜能迁则迁,迁不出就算了,学校不会责怪大家。
但是,牧场员工在技师王酋亭的精心组织下,克服重重困难,经历千辛万苦,跨越苏皖豫鄂四省,用了整整一年时间,终于在1938年11月,将这些从欧美引进的良种牲畜和一些实验用的小动物带到重庆。
一路上他们将鸡、鸭、兔等小动物装进笼子,驮在荷兰牛、澳洲羊、美国猪的身上,大动物驮小动物,艰难地跋山涉水,餐风饮露,默默地行进在荒山野岭之中……;这一幕想像而又真实的情景永远镌刻在我心中。
三.关于乳名
人的乳名通常起得很俗,如阿狗阿猫一类,大人物小时候也一样,这是符合古训的。
譬如秦汉时起乳名就是越俗越好;曹操的乳名叫阿瞒,刘禅的乳名叫阿斗,全是中原一带的取名习俗。
可是,他们一但成了大人物,乳名就成了禁忌;颇像“文革”中所谓“防扩散材料”,任何人不能私下传说。否则试试看,谁敢在曹操面前叫一声“曹阿瞒”,不让你脑袋立时三刻搬家,算你天大的运气。
然而,大人物一旦归了天,再鄙俗的乳名也任由百姓叫唤了。如今“刘阿斗”、“曹阿瞒”的称呼己经极之普遍。
四.巴金的讲话
1962年5月,巴金先生在上海第二次文代会上做了《作家的勇气和责任心》的讲话:“我觉得作为作家,我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我一直把时间花在各种各样的事情上面,我仍然讲得多,写得少,而且写得很差……我常常责备自己缺乏勇气,责任心不强,但有时我又会替自己辩解,因为像我这样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人并不太少……”“我害怕‘言多必失’招来麻烦,自己的白头发越来越多,记忆力也逐渐衰退,我不能不着急。我想好好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多写作品。我有点害怕那些一手拿框框,一手捏棍子到处找毛病的人……他们今天说这篇文章歪曲了某一种人的形象,明天又说那一位作家诬蔑了我们新社会的生活……他们有一个时期非常轻视文学作品的作用,公开说‘托尔斯泰没有用’,另一个时期又把文学作品抬得很高,要作家对读者们的一切行为负责,好像一本小说会使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彻底改变,这是不公平的。”
想想当时对思想和政治的严密控制,想想当时遍布文坛的罗网和陷阱,巴金先生直言不讳的发言需要多么巨大的勇气;就算今天读起来,依然让人惊诧和感动。巴金先生晚年在《随想录》中显示的勇气与在上海第二次文代会上的发言之勇气是一脉相承的。那些说巴金老人缺乏勇气,只讲了些普通的大实话的人,实在不了解巴金所处的时代。
(本篇完)
如有兴趣请点开下面文章,其中一定有你喜欢的:
一.莫把误读当“妙语”
(随感杂谈 共二十三篇)
二.家乡寻踪之十[这是一个神秘的地方]
(共十篇)
三.影像深圳(十三):深圳的春节【2008】
(共十三篇)
四.回望那山、那水、那人
(共四篇)
五.寻找消失的徽州之十一(灵山开九华幽冥地藏王)(共十一篇)
六.豫、陕、晋、京行之十五(北京一瞥)
(共十五篇)
七.走进西藏之八(一路风光)
(共八篇)
八.滇西旅行散记
(共十三篇)
九.文革二三事
(共十一篇)
十.老婆原是一片天 (家庭亲情
共七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