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标签:
卡耐基自私自尊自恋自重自大沟通交际文化 |
分类: 管理 |
我在《使你成为到处受欢迎的人》这篇文章讲到:“关注他人的感受;对他人微笑;记住对方的名字。”这是有关人的自私、自尊、自恋的对策,还有自重、自大两个人性的弱点,比较难以述说,就以卡耐基的两个小故事来说明吧。
在美国有一对夫妻,生了三个孩子,老公上班,老婆在家抚养孩子,照料家务。有一天,老公回到家中,老婆就跟在后面絮絮叨叨的说:“老公,今天学校的老师到家里来了,说是老三的学习成绩下降,要我们对孩子多关注。”“我们的下水管道堵住了,我请维修工人来修理,修了几个小时还是不太通畅。”……
先前,老公还耐心的听一听,很快就不耐烦起来:“你还有完没完呀?!我衣服还没有脱下来,你就这么多话!”其实,他今天本来是很高兴的,因为这位企业的COO,在董事局的会议上,明确了他今后的晋升方向,董事局对他前一段时间的工作绩效非常的肯定,他觉得应该好好庆贺一下。
原来是他的老婆搞错了时间位置,这种以自我为重心的谈话方式,惹恼了她的老公。假如她的话是这样开头:“老公,看样子你很高兴,今天一定是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吧?”让他的老公把自己的高兴事说出来与家人共享,然后,再絮叨上述的问题,她的老公就一定会非常乐意地与她共同面对了。这就是面对人的自重情结的对策。
另外一个故事。
有一个服装厂的销售员M,经常到服装公司去推销业务。他的一个大客户,一家大服装公司的经理,原来是搞服装设计出身的,现在负责服装的采购。M在这家公司屡屡碰壁,每次他拿着一卷厂里的服装设计图纸,把他们的最新款式告知对方,希望能够被对方采纳,成为他的订单客户,但都是图纸留下,没有了下文。
M思前想后,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如果是自己公司的服装设计款式不好,为什么他会留下图纸呢?如果是款式很合对方的意,为什么老是没有订单下来呢?最后,他决定用一用外面学回来的销售技巧试试。
这一次,他拿的服装设计图纸,都是有缺欠的,在最重要的地方留下一笔。然后,他拿着这样的图纸,去请教这位经理:“XX经理,您好!非常不好意思,这次要打扰您一点时间,是这样的:我们公司的设计人员设计的款式遇到了麻烦,在一些关键的地方,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才好,因为知道您原来是非常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就委托我来向您请教。”说着,就打开了图纸给这位经理看。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位经理看过了图纸之后,照例把图纸留了下来,不过多了一句话:“你下个星期过来一趟。”M在下个星期准时的拿到了订单,他高兴极了!
M无非是给这位经理搭建了一个表现自己的平台,让他的自大情结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得到了发挥,满足了他的成就需求,从而与M建立了友情,及至把订单给了这个孜孜以求的小伙子。
关心他人的心情;给他人搭建成就平台,是最好的沟通交际之道,说说容易做做难,这句话是一位企业里的老总送给我的,关键还是肯于实践,不断巩固才会形成习惯呀。
以下是《中国的企业到底怎么了?》的部分精彩评论
峰峰之巅:中国的企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等于慢性自杀
静水明月:只感觉中国的企业很乏很累,总感觉被牵着走的。
————两种做企业的方法:先苦后甜;先甜后苦;很多企业选择了后者
谁主沉浮:中国的企业家有很多是抓住了某个机会起的家.在短期机会面前反应比西方企业要快.致命缺陷在于缺乏长期规划和战略目标.这与普遍家底儿比较薄有直接关系.当市场竞争发展到价格款式不起主要作用的阶段,中国企业的弱点就完全暴露在竞争对手面前.不惧风险的企业需要专注而不是无所不能.
————经典!核心竞争力就在于专注!不断地积累,一定会比他人做的更好
琦琦: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件环环相扣的事情,不是偶然。看看成功的企业家有什么特质?再看看临时抱佛脚的企业家有什么不足?欲速则不达的古话,谁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可是,轮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就糊涂了。快速,在很多时候,成为了唯一的衡量标准,其中包括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科研。
————急功近利的后果。关键还是要有耐心,持续发展就是比谁的耐心更多
宇帆:意识到更多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以后,或许会改变企业家们的一些做法。
————这还是后话,连自己的不知道该怎么长久的生存,谈何社会责任!也许你的意思是,,有责任的企业家更容易获得社会资源
眉儿:这次金融危机来临很好的考验了中国企业根基是否牢靠最好的试金石。虽然有所失,但所得的却是无形的。让我们很好的郑重的重新审视与理顺我们中国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式与发展方向该是怎样的格局与态势。在这次金融危机下的胜利企业与倒闭的企业中让人们清晰的看到步步为营与大胆冒进间的利弊结局。
————是啊,看到我们咨询的企业,没有一点寒意,就证明了寒冬中,还是有人如生活在春天
tracy:“我们把做得好的企业翻出来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样的企业不忙着花钱,而是把赚来的钱反投回企业自身:研发投入;管理投入;人才投入等等。而倒闭的企业把赚来的钱都投到自己的腰包和投机上面去了!”我不太赞同这个观点,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回报,老板和员工都富裕了,才有能力回馈社会。对资金的管理,股票也好,其他类型的金融产品也好,也都是一种投资,不是投机。其实很多企业也有一种情况就是不懂得盘活自己的闲余资金,导致自己的资金链跟不上。
一个理智有远见的企业家,也不会把所有挣回来的钱投
————不是盲目的支出,但一定是有规划的支出,这就是集中资源投入,获得核心竞争力
无忧无虑:做强的公司一定能做大,做大的公司不定能做强,这样的例子在中国不胜枚举。短视的行为相信就是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但这个原因的背后还有更根本的原因,那就是企业与老板的定位不能统一。企业为发展,老板为赚钱!表面上方向一致,实质上谬之千里。
————企业为发展,老板为赚钱!经典极了!为赚钱的老板,最好经商,做企业不合适,呵呵
小刀少说:中国人擅长技巧,自我标榜,方方面面得过且过,创办企业就知道可以多赚钱,别的都放一边去了,企业在企业家那里只是个钱袋子而已,只是自己兴旺霸道的场所而已,和西方的企业家比,差距不在时间上.
————这就是李嘉诚所说的种桔还是卖桔。企业家是种桔,商人是卖桔呀。
推荐阅读我的其他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