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
(2010-10-07 08:08:42)
标签:
电影杂谈 |
分类: 成长故事 |
文:韦志中
中秋节回老家看娘,21号晚上才到家,23号早上就离开家出发了。虽然只有一天时间在家里,但回家的感觉现在还甜在心里。
我们村子离镇上有1公里,在靠近镇子的路边有我们家的土地,这块地和镇子隔一条河,在这块地前面有一条路,一座红星桥就把路和镇子连接起来了。娘没有住在村子里,我十八岁的那年,娘在那块地上建了几间房子,后来就一直住在那里了。原来只有娘住在那里,自从我们的镇中学搬迁过来之后,这里就热闹起来了。陆陆续续地村子里有经济头脑的人,都开始打起了算盘,有土地在那里的人开始建房子,然后出租给别人做生意,或者自己做点小买卖。有开饭店的,有开商店的,有修理家用电器的,有开洗澡堂子的,有mai家具的,这里已经成为了我们村最繁华的地方。
娘平时也不常在家住,哥哥的两个孩子都在县城读书,她和哥哥的岳母轮流值班照顾孩子。我虽然有几亩耕地,但自从结婚后分家到现在也没有自己去耕种过,哥哥也是常年奔波在发家致富的路上,十来亩地都是娘在耕种。就这样,娘成了在乡村和城市之间行走的人。以前我们还劝一劝她不要种地了,每次都是失败结束的,后来我们就不再劝了。这次回家我告诉娘,国家开始转型了,我们的农业太落后,以后要把土地集中起来做农场化经营,土地都要被承包了。我一边说一边看娘的眼睛,分明是看到了一丝失落。
火车晚点,晚上7点多才到家。娘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正好你回来了,我前一段时间许了一场电影,我已经给大个说好了,明天不下雨就来放。一边接娘的腔,一边暗自觉得惊奇,因为最近一段时间我开始喜欢到电影院看电影,前几天还到天河城飞扬影院办了一张会员卡。大个我很有印象,小时候农村娱乐内容少,乡村电影就成了我们这些70后的农村娃的娱乐节目。附近有几家电影机子,但都没有大个的影响大,他的经济条件好一些,设备的先进程度总是在别人的前面,还有一个因素,他总是可以弄到最新的电影片子,据说他在县城电影院有亲戚。当时农村还没有电,放电影要靠发电机,和大个一样的电影工作者,都是拉住驾车子行走在乡村之间。
要看电影,就必须有放电影的信息,获得信息的方式无非有几种,一种是在学校靠同学传播。一般哪个村子要放电影,本村的人一般都知道了,我们的同学就分布在各个村子,所以,这是最好的信息来源。还有一种比较原始但很有效果的方式,就是晚上的时候等炮仗的声音,谁家要放电影,一般都是有个什么事情,比如结婚、生子、求学、为家人许愿等。在放电影之前都会先放一挂鞭炮,当时农村没有声音污染,只要仔细听,3公里之内的炮仗声音听的清清楚楚,如果要是正好遇到刮风顺风,十里路之外的电影都可以知道。先是锁定方向,然后估计远近,最后再判断是哪个村子,一旦确定目标就开始出发了。
然而,要想很轻松快乐地去看电影,还需要过一道心理关。一般人在少年时代都有怕鬼的心理经历,我也不例外。我那段时间一直有个愿望如何让自己胆大一些。后来听人说喝老公鸡的血可以壮胆,我就和娘商量杀我们家的一只老公鸡来治疗我的恐惧症,娘同意了。我亲自动手把鸡抓住,用我们家的很不锋利的菜刀像拉锯一样的割开了鸡的脖子,把血流在一个碗里,然后趁鸡血还在很热的时候喝下去。这次经历对我的心理层面意义非凡,从此我不再害怕走黑路了。俗话说家远怕匪,家近怕鬼,从那以后我可以一个人在晚上走我们村子附近的任何一条路了。
记得有一次,吃过晚饭站在我们家的院子门口,静静地等待。一会过来几个同村的小伙伴,他们已经知道是田庄放电影了,我就和他们一起去了。离得老远就已经看见电影放映现场了,我们一边看一边走,却忘记了我们已经没有沿住路走,而是走到了一片麦子地里。这时候后面有人用手电筒照我们,并且发出警告要我们不要踩麦子,我们几个就慌乱地一边回头一边向前飞奔,突然听到一声惨叫:啊~~啊。透过月亮光一看,我们村子的金周趴在一座坟上了,大家所有人的心都害怕了,就连我喝过老公鸡血的人当时都害怕了,可想而知他们内心有多恐惧了,更加奋力朝着电影的方向飞奔而去。
还有一次因为判断错误而受益的经历,那天晚上我听到炮仗的声音是在西北的方向,我就往那个方向走,路上遇到了老明,因为那天有风,我们两个人一起顺着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电影声音的方向走去,穿过几个村子之后终于到达目的地,但眼前横住一条河。原来我们早该过桥到对岸的,没有办法只有在河这边欣赏了。过了一会电影场开始乱了起来,有人打架了,看电影的人哭声叫声一片,还有人放了枪。我们这时候开始幸运自己没有在对岸了,就在这时候就听见有人游水的声音,原来是有的人被打的受不了开始水遁了。电影场最后就只剩下放电影的了,我们也觉得是非之地不可久留就草草收场回家了。第二天到学校上学,看到好几个同学的头和手臂用纱布包裹着,我问他们是不是昨天看电影被打的,他们才告诉我是两帮混混在电影场遇见了。乡村混混都有枪,现在明白当时国家为什么要把严打作为头条工作任务了。
太阳还没有落山的时候,大个就来了。我们交流了一会之后,他开始选放映地点,娘的房子旁边有一块空地,大个正准备把电影布子栓在那里,娘说:还是拴在我门口,是我许愿放的电影。我听到娘说这话内心就笑了,这次电影在她内心是有特别意义的,一定要按照她内心的方向进行设置,这样她的内心的愿望就能达成,就会快乐有力量。于是,大个就在娘的门口的两棵杨树上拴上了电影布子。
虽然还是要电影布子,但大个的装备还是最先进的。他这次是骑一个机动三轮来的,已经不用胶片的机器了,而是一台先进的德国产的投影设备。看着大个就像回到了我的少年时代,娘的这次不经意的安排,就是让我内心去体会我无忧无虑快乐自由的少年时光,仿佛告诫我人生旅程不要太匆忙,要记得看电影。
电影开始放了,晚饭也开始了。晚饭准备是在旁边的邻居三嫂子家吃,三嫂子是开饭店的,听说我回去了,说要请我吃顿饭。对门的邻居韦磊和我是同年人,他一直在家乡没有出去打工,自己开了一个家具厂,他的产品主要销售给方圆左右的年轻人结婚用的。这不大家都想要在一起吃一顿饭,正好大个也在,就这样晚饭就又开始了。娘又打电话叫来了我的堂弟,这就又来了几个90后。
电影放的是戏曲片,喇叭的声音还像小时候我看电影时候那么大。只是看电影的人没有那时候多了,一群喜欢听戏的老年人每人一个小板凳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
饭桌上有人喝啤酒,有人喝白酒。一边吃饭,一边喝酒,一边交流,不知不觉间饭桌就分成了两个小圈子,一个是我和大个还有三哥的60和70后,一个圈子是我的堂弟和他的几个小兄弟的80和90后。我们感慨时光飞速,他们在说快快发展。
电影已经结束了,我们的饭桌还没有结束,对面的韦厂长已经喝醉了,我也喝的头晕了。稀里糊涂送走了大个就睡了,第二天吃过早饭,和娘再见就又踏上了去都市的列车了。
博主的更多精彩文章:
在中日甲午战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第一个国学心理成长团体启动
南风窗特别策划采访韦志中:谁偷走…
石头的故事(襄樊)心理成长工作坊…
美国新闻周刊采访韦志中:让心理更…
官方网站:www.wzz.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