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学者韦志中
心理学者韦志中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7,275
  • 关注人气:56,13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棵“山楂树”

(2010-09-16 22:42:12)
标签:

山楂树之恋

娱乐

分类: 新闻点评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棵“山楂树”

文:韦志中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棵“山楂树”

我哭了,因为那个“小孩”

   还不到一年时间,就在张艺谋导演的作品前哭了两场。去年年底到山西太原出差,一个人偷偷去电影院看《三枪拍案惊奇》。大早上的,放映厅从头到尾就我一个人,很自然地选择了坐在第一排正中间的那个位置。

   说来奇怪,一部喜剧片却让我泪流满面。后来我用自己的专业心理分析来分析自己好多次,得出的结论是,这不是一个大人拍的电影,是一个“小破孩”拍的电影,电影的背后是导演内心那个调皮的“小破孩”,还有那个有些嘎坏的“小破孩”。心理学上的原理上解释,每个成年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内在小孩”,他们可能是天真小孩、小嘎孩、小破孩、小烂孩中的一种。

    在这几类内在小孩中,只有一种会被大人随时放出来出现在任何场合,就是“天真小孩”。其他的几种都是有选择的出来。张导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成长”之后,还是把自己的“小破孩”彻底放出来了,表现形式就是让这个“小破孩”主导来拍一部电影,而大人只作为辅助参与者。要知道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许多人一辈子都不能做到这一点,只有在心理上走到某个高度的人才可以做到这样。

   毫无疑问,我内心深处的那个自卑的、敏感的“小破孩”被激发出来了,二分之一的时间我都在哭和笑中度过的。按照当时的分析,可以预测到这个可以淋漓尽致表达自己的“小破孩”的人,一定会在不久有更优秀的作品出来,这就是自我超越了的缘故。果不其然,一向不是很关注娱乐文化的我,听说了《山楂树之恋》这部电影,然后一路追踪,直到今天又一个人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了。只不过这一次和上一次不一样,这次是在广州的电影院,去的目的有寻找自己的内在小孩的目标,更有想要读一下导演在这个阶段“心的成长”的好奇。

   下午4点35分第6排10号,电影进行到20分钟,我就找到了那个小孩。这次不是上次的那个“小破孩”,而是另一个自己,一个久违了的纯真的小孩,我把他叫做“天真小孩”。这么多年了,我和她从纯真的年代一路走过来,奔波的生活和柴米油盐早已把那份纯真淹没了,好像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一样。就在那一刻,埋藏了许多年那曾经美好的感觉,瞬间涌向心口。原来我也曾经年轻过,那份美好的纯真的感觉,一直在心灵深处从未消失,只是我们的心蒙上了灰尘看不见了。

我的山楂树啊。

你一直在那里,从没有离开过。

无论我看与不看,你依旧默默地走过了许多个春夏秋冬。

无论我是否知道爱,爱一直在那里。

无论我在与不在,山楂树一直在那里。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棵山楂树。

 

  果不其然,张导又“成长”了,在经过了《三枪》淋漓尽致的“坏坏的表现”之后,内心原本的纯真的“山楂树”(另一个张艺谋)表现出来了。但这不是他成长的最高度,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作品里,他会往内心更真实的部分走深一些。我期待着,也相信这是一个趋势,因为所有的社会事件都是在社会需要的基础上发生的,艺术作品就是社会事件的一种体现,当社会需要的时候,就会应运而生了,艺术作品的作者要是个人的需要和时代的需要在同步的话,那就像“时间与空间”在某个当下相遇一样,奇迹一定会发生。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棵“山楂树”

   任何一个人在成为今天的自己的路上,都有三条线,一条是生物化的,一条是社会化的,一条是文化的。山楂树是静秋和老三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个事件,这个事件被赋予意义之后,就成为了文化线路上的一个重要符号了。每个人都有一串的“文化心理符号”,对于生命旅程中的符号来说,都可能会被赋予消极或者积极的意义。只不过这次抓住了重点,特殊的时间和特殊的空间相遇之后所发生的,两个很真的人爱情旅程的“心理符号”。

  我的内心也有一棵“山楂树”,你的内心也有一棵“山楂树”,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只是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珍惜,其实,当他在抱怨没有遇到纯真的爱情的时候,爱情已经悄悄地发生了。在这一点上,我要感谢山楂树这部电影,在流泪中不知不觉已经冲洗掉内心的灰尘,看到了自己走过的纯真年代时候的那颗“山楂树”。

朋友,你看见内心深处的那颗“山楂树”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