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起与理念:
2010年,应用心理学家韦志中发起了“心旅伴”2010西藏心灵成长之旅,把心理学和旅游结合起来,旨在推动心理学在社会中的应用。这次尝试取得了成功,作为心理学工作者,他把自己从事的工作作为一门严谨的科学来对待,时刻记住自己是一名科学工作者。作为心理学工作者,他又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只不过在社会中开展心理教育工作而已,
所以,如何把心理学知识运用到社会集体心理教育中来,一直是他和他的团队在思考和行动的。
从05年开始提出“将心理健康进行到底”这样的口号,并且组织相关社会公益行动。到2008年提出“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这样的职业指导思想。用心理学工作者、科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这三个身份来要求自己,努力地寻求机遇,把心理学应用到各个领域和人群,到今天为止,可以说韦志中老师没有走到的领域和人群已经很少了。
然而,他知道这还不够,这还仅仅只是开始,他知道要想实现“让更多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的理想,是需要许多心理学人走进社会开展应用工作的。所以,他把许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建设和社会实践上,在各地开展科学、系统的团体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的督导课程。
2009年在山东济南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他主持了会前工作坊《石头的故事》,这是一个三天的工作坊。为了让参加工作坊的60名成员更好地了解文化心理学与文化心理治疗,他在一个下午,邀请了前去参会的武汉大学心理学系主任钟年教授,在工作坊中和大家分享文化心理学的话题。钟教授的演讲很精彩,让韦志中老师很感动,最让他感激的是,这次之后,让他有了要开一个“国学心理成长团体”的想法。
我们的民族文化可以说是璀璨纷繁,过去的科学体系是不分科的,许多智慧就隐藏在那些看似简单却又深奥无比的句子中。把这一部分知识按照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进行团体技术的制作和转换,让成员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升华和成长。
前几天,韦志中老师到山东邹城市参加邹城市心理学会成立大会,并被聘为学会顾问团成员。他在深感荣幸之余,也感受到了这块土地文化的厚重,孟母三迁的故事仿佛就在眼前晃动。让他再次联想到了,他在这些年职业生涯中的案例,有太多人和自己的父亲和母亲的关系不和谐,而导致的人生旅途的不愉快、不幸福!于是,他就决定在明年的春天,在亚圣·孟子故里的国学堂举行一次,以“改善亲子关系”为主题的“国学心理成长团体”。
每个人都是在关系中成为一个人的,一生之中也在关系中发展自己。原生家庭(原来生长的家庭)中发生的故事会一直影响一个人,只不过是积极的影响还是消极的影响而已。本课程就是旨在消除在成长的过程中,留下来的那些消极的影响。让我们更好地面对今天的亲密关系,使之有一个和谐、幸福的人生旅途。
一个人长大之后就会组建新的家庭,在新家庭中工作和生活,有了孩子就开始转向另一个人生阶段。把孩子教育好就成为了这个阶段主体任务了,孩子是家庭的未来,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然而,在现实中他们“合作”的并不好。许多人都在这个阶段遇到了麻烦,在这个课程中,运用传统文化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原理,在团体心理技术体验中,帮助大家提升这个部分的能力,使之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得心应手”,为孩子在人格发育与成长的的过程保驾护航。
本次团体成员招募对象是想要改善和父母关系的18岁以上的成年人,而不是小孩子,因为,只有我们的关系能力提高了,和“重要他人”的关系才可以和谐。
韦志中老师研究的方向是集体心理学,长期在各个人群开展团体心理咨询工作,是一位游走于心理学社会实践与学术研究之间的一位“心理学怪才”。钟年教授研究的方向是文化心理学、人类学,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34岁就破格升为教授的一位“真材实料”的心理学学者。两位老师强强联手推出本课程,这将是一场心灵成长的盛宴。
目标:
一、提升自我与重要他人的关系和谐
二、修复和父亲、母亲的关系中的创伤
三、提高与孩子的相处的能力,更好地教育子女
成员与时间:
一、人数为30人,额满即止
二、开课时间在2011年春季,具体时间会在春节前后公布。课程时间全程7天。
形式与内容:
一、授课形式分为三种:讲授、体验、分享
二、课程中会安排游圣人故居、登泰山等活动,在旅程中学习(具体线路正在策划中)
三、全部内容都是属于传统国学和心理学结合而设计
四、主题包括:情、礼、爱、尊、大、道、诗、善、乾、坤等
费用与设置:
一、工作坊费用:3800元每个人(包含一些学习用具、道具。不包括吃住行)
二、全程以韦志中和钟年两位老师为主导的专业团队带领
三、对参与成员需要做筛选,以保证学员利益。
四、有意向参加者可以加入专用QQ群,“国学心灵成长团体报名群(122634009)”填写报名表格,经筛选通过后开始缴纳1000元报名金,预定学位。
五、本工作坊不迟到和早退,全程参加者才接受。
六、本工作坊不允许录音、录像。
七、参加需签署对成员保密协议
八、因为这是一个应用心理学的试验,希望让更多地区的人受益。每个城市只有两个名额。
导师团队:韦志中、钟年(更详细了解两位导师,请在百度百科搜索其名字)
助教团队:张再红、朱铭清、肖延德、张学梅
合作联系:020-34076058
wzz1003@126.com
走过心灵的四季
谁在掌控你的人生? 
“心理世界被污染”,治理刻不容缓

西的爱情葬礼 
《爱》谁被谁拨动了心弦
心理教育工作者的“德”“道”“术”
吵架是一种心理需要
心理故事--爱情的四个车道
富士康“12跳”社会心理现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