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亲子读一本好书培养孩子如何说孩子莫尼卡宝宝教育育儿话题 |
分类: 育儿交流 |
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
父母如何看待孩子,不仅影响到孩子如何看待自已,也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但是,如果一个孩子不管是什么原因已经陷入到了一个角色中,是不是就意味着他一辈子都要饰演这个角色呢?他会被永远禁锢在角色当中吗?还是能从角色中释放出来?
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的六个技巧;
1)寻找机会让孩子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已.
例1:当孩子想摔玩具时,你把孩子曾经玩过的玩具<没有损坏的玩具>拿出来,对孩子说:"你看,这玩具是你之前的玩具,间隔那么常时间了,现在看起来还和新的一样."从中暗示孩子其实他也可以做到爱护玩具的好孩子.
例2:当孩子向你请求,他想吃什么的时候.你不要马上拒绝他的请求.换一种方式去接受孩子的请求:"我很喜欢你的说话方式,说出自已的想法,而且没有责怪别人.我知道你现在肯定很想吃***,其实我也很喜欢吃那个,我真的希望我能为你提供***,但是现在我们家里没有该如何是好呢?<先接受孩子的请求,缓解孩子的情绪>此时孩子会感受到你在接受他的请求,他会回复你:"那我们下次记得买吧!".这个问题如果我们马上拒绝孩子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不可以,家里没这东西".孩子会感到自已的感受被拒绝,想吃的欲望更强了<此时有可能不是完全针对食物而是针对人,越得不到的东西不越想得到,越不让我吃我越想吃>最后的局面可想而知.
例3:多表扬鼓励孩子.一天,我准备出门上班拖鞋忘了换.当我要跨出房门的时候宝宝把我叫住了:"妈妈,你的拖鞋还没有换."<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哦!对哟!谢谢宝贝的提醒,我差点穿着拖鞋去上班了."无形中的鼓励表扬激励孩子以后更加注意观察及发现.反之,孩子发现了问题提醒你,而你却要打击孩子"我知道拖鞋还没换"<分明是自已忘了还要死撑着,无意中还打击孩子>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提醒你.
2)创造机会,让孩子另眼看待自已.
例1:当家里的抽屉把手螺丝松了,你对孩子说:"宝宝你能用锥把抽屉把手弄紧吗?"<这里"锥"起了引导作用.创造机会让孩子亲手将把手弄紧>不断创造机会开发孩子的潜能.
例2:家里来了很多客人,你拿了一盘花生准备招呼客人.此时你把这盘花生递给孩子:"宝宝,你把这些花生分给大家可以吗?"创造机会锻炼孩子的交际能力.
3)让孩子无意中听到你对他们的正面评价.
例1:现在孩子都特别怕打针.哪天你带孩子去打针他竟然没哭.回到家你对家人说:"宝宝今天真的好乖,打针会痛但他一点也没有哭."此次的表扬虽然你不是直接夸孩子勇敢,但孩子却能感受到你在表扬他.
例2:有一天,我喉咙不舒服一直咳嗽.这时宝宝把他自已的的水壶递给我<暗示我,喝点水会好点>我当时特别感动.当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我无意中说出了这件事.其实我这无意中对宝宝的评价也是在鼓励宝宝.
4)以身作则.
例1:小豆豆特别喜欢跟我一起玩飞行棋.其实他还不能完全明白飞行棋的游戏规则.但每次我们都能开心的收场.因为我们双方都要经历输赢.当我赢的时候我会表现出"很开心"也鼓励自已接下来我要继续努力保持纪录.当我输的时候,我会对自已说:嗨,可能是我太粗心了,看来我得好好改善我的作战方式,争取下一盘棋能赢你."无意中我在教孩子学会面对输赢.学会调整自已的心态.输了不要把责任推给他人,而要捡讨自已的不足加以改善.
例2:某天,小豆豆不小心把桌上的一杯黄豆碰翻了.黄豆撒了一地.我赶紧走过去对着小豆豆说:"妈妈知道你不是故意打翻的,现在你可不可以跟妈妈一起把这些黄豆捡起来?"<此时不要急于批评孩子,先处理发生的时候再来慢慢引导孩子接下来该如何预防问题的发生>,让孩子跟你一起来完成捡黄豆的事情,孩子一般会很乐意接受.
5)记住孩子那些特别的时刻.
例1:有一天,我切菜不小心把手给切了,小豆豆拿了一件他的小背心赶紧跑过来要为我包扎伤口.这件事让我特别感动.
例2:有一次,我生病了,蹲在那洗衣服.小豆豆走过来跟我说:"妈妈,你座在那边去<指着沙发>我来帮你洗.小豆豆才二岁不可能帮我洗衣服,但这件事也很让我感动.
孩子成长过程中,感动我的事情还很多~~~~~~
6)当孩子又按照原来的方式行事时,表达你的感觉和期望.
例!:孩子在家玩具都是自已一个人玩的,在学校孩子也想独占玩具.你对孩子说:宝宝,玩具大家一起玩才有乐趣,我希望你可以跟同学们一起来分享"
例2:当孩子乱扔玩具的时候,你对孩子说;宝宝,我不喜欢看到你乱扔玩具的场面,我希望你不玩的时候可以把玩具收在玩具箱里面."<说出了我的感受,还为孩子指明方向>
帮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自已的确不易,这也是身为父母最艰巨任务之一.当孩子一再不改他们恶习时,不仅需要我们克制自已不去强化他们的负面行为,不对他们大喊"你怎么又这样!"而且需要我们花时间制定计划去帮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出来.
相关文章:
后一篇:挑战智力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