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酵种核桃面包——有一种坚果叫作巴达木

标签:
烘焙面包天然酵种巴达木核桃面包美食 |
分类: 烘焙 |
大多情况下自己做面包都严格按照现成的配方来,这种照本宣科虽然保守,但也保险,省事不说,成功的机率也会大一些。当然也有遇到原配方中的材料自己没有的情况,或者自己特别想使用某一种食材的时候。比如这一次的面包用了德州MM天然酵种核桃面包的方子,其中除了核桃又加入了另外一种坚果。
这种坚果仁是远在新疆的大哥送的,大哥从新疆带到北京,我们从北京带回山西。其实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那种美国大杏仁,可是当着大哥的面千万别说它是杏仁,大哥会认为你不识货。它的名字叫“巴达木”,是维吾尔语直译过来的。
去北京是因为侄儿结婚。这个侄子是大哥的老生子,大哥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其中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能写一本书,在这里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清楚。这个小侄儿聪明过人,是大哥大嫂的骄傲,学路坦途,本科和读研都在名校,毕业后进入著名的大公司,人长得也帅。找了读研时的学妹,一个冰雪聪明的北京女孩,北京对他们来讲是个易居的城市。
大哥多年不见了。记得上次见他是好多年前,他来山西看望DT的妈妈也就是我的婆婆。当时刚刚嫁了DT,没想DT也是第一次见这位大哥的面。前面讲了,个中原因说来话长,要写一本书才讲得清楚。我只是问DT你第一次见你的大哥一定会情不能自已。他说我没和他生活在一起过,不会太动感情吧。见了面才知,到底是亲兄弟,相见时第一眼便从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接下来只剩相拥而泣。
后来DT借着去新疆出差的机会顺便又去看了大哥一家,有人缘的DT深得大嫂信任,侄儿也比较服这个小叔叔。所以再后来的日子,逢年过节通个电话互致问候,也会聊些家常琐事,侄子的点滴进步都在大嫂的言辞之中,若举优秀青年的例子,DT也常常会亮出侄儿这张牌。
这闲话扯得远了,回到正题。一直以为这个是杏仁,要说特别也就是一种大个儿的杏仁。所以当大哥拿出它时,我很惊喜地说:呵大杏仁!大哥马上纠正我:这可不是杏仁,是巴达木。他们别人以为是杏仁的我都不送他们的。
看着大哥很认真的样子,我忙不迭地点头道:知道了知道了!
维吾尔语称巴达木,是从古波斯语直译过来。所以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有“巴旦杏,出回回旧地”的记载。不过这个虽然长得很像杏仁,但它确实不是,因为按照植物分类学,它是桃属植物,在电视里的农业节目中也见过,植株比较瘦小,果实也不大,果肉很薄但核大,据说果肉的味道干涩不能食用,长到时候果实会裂开,露出里边的大果核。不过我也见过带壳的巴达木,那层硬壳确实更像桃核,硬壳上布满小坑坑的麻点,而不像杏核那样比较光滑。
这个面包烤了几次,还算顺利。用了烤熟的核桃磨的粉来做核桃酱,这次用了芝麻和大哥给的巴达木。
全麦的天然酵种用了100克,其他的材料用了一半的份量,油用了植物油。因为感觉我用的面粉比较吃水,按照网上的份量,面团总是偏干,所以把黄油换作植物油,水也略微多加了一点点。高粉和全麦粉各半。
烘烤的过程中,坚果的香味绵绵不绝。
划了井字,没有像德州MM划了紧密的小格子,开裂还算均匀。
原来的方子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