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他们怎样成为作家?

(2008-12-31 15:11:01)
标签:

幼儿早期教育

望子成龙

培养孩子成才

家庭教育

家长科学育儿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他们怎样成为作家?

 

为探索青少年成才的规律,我经常会思考那些著作等身的人是怎样成为作家的?笼统回答这个问题应很简单:

首先是博览群书,特别是能早识字、早阅读最好。大量读书就能熟悉文学结构及写作技巧,俗话说“读罢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像鲁迅、郭沫若、矛盾、冰心、丁玲……都属于这样的人。

其次是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生活将为他们提供大量、多方面的写作素材。

此外作者还要有很好的思想品德、修养、这决定他作品的品位和深度。

然而这干巴巴三条不能给人以更多启发,而作家每个人的不同生活经历和不同生活方式则能给我们以更多具体而生动的启示。下面,我们来看看三位作家成长的情况:

鲁迅,生在江南文化古城绍兴。祖父是学识深厚的翰林出身,为鲁迅的最初学习提供了很好条件;继祖母很爱鲁迅,给鲁迅讲过不少故事,对培养鲁迅的想象力起了很好的作用;父亲周伯宜也是读书人,但是没中举,一直赋闲在家,经常教育孩子;母亲鲁瑞善良而坚强,通过自学也喜欢看书。

鲁迅的生日与“灶司菩萨”相同,按迷信说法很难养大,所以让他拜长庆寺的阿隆和尚为师出家。阿隆师傅多才多艺,会各种乐器,为人和善,还常常助人为乐,对鲁迅有很好的影响;给少年鲁迅印象很深的人还有媬母常妈和姑母阿康,她们都常给鲁迅讲故事。

鲁迅的父亲十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没上学之前就教他背“鉴略”。七岁时把鲁迅送进私塾,到十二岁又送鲁迅进了“三味书屋”私塾。几年的私塾生活,使鲁迅学了大量古典文献,给鲁迅打下了深厚的古典文学基础。鲁迅识字早,又养成了读书习惯,是个从小就读了很多书的人,鲁迅把自己家里的所有藏书几乎都读遍了。

鲁迅的姥姥住在农村,他经常去姥姥家,他喜欢和农村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这使他对农村生活有了了解。1893年鲁迅祖父因贿考官案被押入杭州大狱达八年之久,这期间家中需要不断花钱打点官府,家道迅速衰落。鲁迅遭到人们白眼,他曾随母亲到姥家避难,在这过程中也他充分体验到人情的冷暖;在农村他还看到很多因贫困而产生的种种不幸事件,他对人间和农村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曾到大舅岳父秦家寄居,自然也受到白眼,但秦家过世的主人曾中过举,家中阁楼上有不少藏书,鲁迅发现后,就常常到那里去读书。

鲁迅父亲害肺病,为了治病,还是孩子的鲁迅就不得不奔走当铺典当、药房买药之间,从而也了解了社会上的各种情况。这些,都为鲁迅后来从事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后来,鲁迅去日本留学也为他日后弃医从文提供了条件,这就是鲁迅成为作家的轮廓。 

高尔基是世界上少数受教育不多(只上过两年学),通过自学而成为文学巨匠的大作家之一,因此他的经历尤其值得我们重视。高尔基于1868年生于俄国中部的一个小镇,父亲是木匠。高尔基3岁时染上了霍乱症,经及时救治,高尔基活过来了父亲却染上霍乱转年死去。为此,母亲不喜欢他。后来高尔基不得不和母亲来到姥姥家寄居。姥爷和两个舅舅都是吝啬、贪婪、粗暴而又无智的小市民,他家经常吵架,大打出手,小高尔基常挨骂、挨打,只有心地十分善良的姥姥爱护他并给他讲了很多民间故事,这使高尔基受到最初最好的启蒙教育;姥姥还常常做助人为乐的好事,这也影响到高尔基优良品质的形成。

高尔基7岁时上小学,因为贫困,读到三年级就不念了。后来母亲因急性肺结核死去,高尔基11岁时就离开姥家自己外出谋生。他在鞋铺和绘图师家从事奴隶般的工作,又到轮船上去当洗碗工。船上厨师斯穆雷有一箱子书,他让高尔基给他读书听,从此高尔基不光从书中吸取了精神营养,而且养成了读书习惯。他为书中的英雄人物感动,他说:“作为一个受尽愚蠢的、辱骂的孩子,我为自己立下了神圣的誓言:长大时要帮助人们、忠实的为人们服务”。高尔基说自己“我在14岁学会了自觉的读书”“书籍使我的智慧和心灵受到鼓舞”“凡是我身上的一切好东西,都要归功于书。”大量读书的结果使高尔基很想上大学,16岁时他抱着这个愿望来到了喀山。但是因为没有钱,他上大学的梦破碎了。为了吃饱肚子,他只好到各处去做苦工。高尔基在流浪中认识了一个开杂货铺的残疾人捷林科夫,这个人思想先进,有一个地下图书室,藏有很多禁书和手抄本……高尔基在他那里看了很多书,包括科学家和马克思的书,他的学识更增加了,思想也更开阔;后来他又结识了民粹派革命者罗马斯,高尔基在那里又读了很多书,他的思想水平再一次得到极大提高。高尔基说:“喀山是我最爱的一所大学”。

1892年,高尔基认识了民主主义者柳日内基,那人很欣赏高尔基的才能,极力劝他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于是高尔基写出了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马尔卡•楚德拉》并在《高加索报》上发表了。从此他走上文学创作道路……

巴尔扎克出生于资产阶级中产家庭,他学校功课不好,却入迷读文艺作品,甚至因而患上神经衰弱症,学校不得不把他送回家。身体转好后,爸爸一心想让他成为一名律师。他只好一边在法律事务所实习,一边在索蓬大学听课,最终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他读书多而广泛,这对他后来的写作起了决定的作用。他在20岁时向父母表示要从事文学,父亲坚决不同意,但巴尔扎克执意坚持。父亲没办法,只好答应给他一年时间去尝试写作,如果成功就从事文学工作,如果不成功就得踏踏实实去学法律。可是文学创作并不容易,结果,在前后七年的时间里,他写了七部长篇小说,都是平庸之作。但是,他并没有灰心,继续坚持写作,直到37岁终于取得成功。

他之所以取得写作的成功,主要源于他的丰富生活。他在法律事务所实习期间,相当深刻的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情况;他先后两次经营出版业务,都失败到破产,清算后还有九万法郎的债务,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不得不拼命写书挣钱还债。这使他再次深刻的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情形,丰富了写作题材,他的成功就在于他大量读书、广泛的生活积累,特别是不断的写作。

巴尔扎克一生写了97部长篇小说,产量实在惊人。如果他不因过累而早亡,他计划将完成137部统名为“人间喜剧”的系列小说。他的计划一定可以完成。

巴尔扎克的小说深刻的反映了法国社会当时各阶层的生活场景,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恩格斯曾称赞巴尔扎克的作品:“他给我们提供了法国社会最佳的现实主义的历史……我在其中学到的东西,比当时所有职业历史家、经济学家、统计学家的著作中所能学到的还要多”。

从以上三位作家的实际情况看,我们已经明白了作家的成长过程,我前面提到的“三个方面”是基本的。

你想成为作家吗?(或者你想成为学者、科学家、艺术家……)你就要从上述三个方面做出最大的努力,“有志者事竟成”请你务必好自为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