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庸
九月末,不禁想起二十二年前的国庆假期。
那是我第一次,踏上永新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说熟悉,是打小就知道与它的关系,而陌生,是从未与其亲近。而后,我写下《永新往事》。
开篇道:“永新,是我的祖籍,是我的祖父母所生长的地方,它位于巍巍井岗脚下的悠悠禾水河畔。它保留着历史留下的那份斑驳和岁月冲刷留下的那片凄凉。”
由于工作关系,过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其实到过很多次永新,也曾路过老家龙田乡,甚至湖田村口,但没有专门进村看看,见一见世代留在那的堂伯堂叔们。
八月下旬,突发奇想、心血来潮、临时起意,回到故乡去瞧一瞧。找了个周末,坐高铁到吉安,乘车返永新,随着路程离龙田、离湖田越来越近。
心中不经意涌动,一些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当年初次归来,还是十四五岁的少年,如今已到年近四十的中年。与记忆中相比,眼前景象变化巨大。
想当初坑洼不平的土路在村庄间蜿蜒,逢雨天便泥泞不堪,低矮的青砖房错落散布、墙壁斑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沧桑,袅袅炊烟升起,也好像带着几分生活艰辛。
看现在宽敞平坦的马路宛若银丝带,纵横贯穿整个村庄,道两旁绿树成荫,一幢幢崭新楼房整齐排列,合金门窗折射着耀眼光芒,彻底模糊了我脑中的图画。
我清楚地知道,乡村的变化应该令人欣喜,意味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却又不由地心生感慨。
特别是祖宅的老屋早已拆去,取而代之的是堂叔建起的五层高楼,连影子都不见。曾经笔下的祠堂也推倒重建,传承下来的古建风貌,完全被现代气息所掩覆。
自己忽然有些恍惚,这究竟还是不是,祖父在世时心心念念的故乡?他曾给我讲起的永新往事,他那烙印心底的浓郁乡情,他曾驻足守望的禾水河畔……
此刻,似乎都不复存在。我知道他年事已高时,也多次想过要回来,可经不起路途奔波。直到最终在异乡离世,也没能再踏上这片,令他魂牵梦萦的土地。
对故土的所有牵挂,都随着他的离去,成为了永远的遗憾。但我固执地认为,现今的故乡,或许也不是他最想见到的样子,有时候心留遗憾,反而更美。
不管怎么说,这片土地永远承载着祖辈们的记忆。就像见到父亲的堂兄弟们,倍感亲切。他们指给我看,池塘边当年住过的房子,依稀还散发自己的味道。
我常标榜自己始终流淌着,永新人的血液。后来,给女儿们上户口,也毅然把祖籍填上永新,就如同一个永恒的标记,提醒着她们不要忘记自己的根。
时光流转,故乡在变,不变的是祖辈对她深切的眷恋,不变的是晚辈把她传承的希望。正如我前两天写的,“这是我,回得来的湖田;这是他回不去的故乡”。
无论走多远,但千万不能忘了根、忘了祖。即使人生已没有了归途,也要牢记自己的来处。
写于2024年9月30日午间休息
记录|回乡记
枚庸
九月末,不禁想起二十二年前的国庆假期。
那是我第一次,踏上永新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说熟悉,是打小就知道与它的关系,而陌生,是从未与其亲近。而后,我写下《永新往事》。
开篇道:“永新,是我的祖籍,是我的祖父母所生长的地方,它位于巍巍井岗脚下的悠悠禾水河畔。它保留着历史留下的那份斑驳和岁月冲刷留下的那片凄凉。”
由于工作关系,过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其实到过很多次永新,也曾路过老家龙田乡,甚至湖田村口,但没有专门进村看看,见一见世代留在那的堂伯堂叔们。
八月下旬,突发奇想、心血来潮、临时起意,回到故乡去瞧一瞧。找了个周末,坐高铁到吉安,乘车返永新,随着路程离龙田、离湖田越来越近。
心中不经意涌动,一些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当年初次归来,还是十四五岁的少年,如今已到年近四十的中年。与记忆中相比,眼前景象变化巨大。
想当初坑洼不平的土路在村庄间蜿蜒,逢雨天便泥泞不堪,低矮的青砖房错落散布、墙壁斑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沧桑,袅袅炊烟升起,也好像带着几分生活艰辛。
看现在宽敞平坦的马路宛若银丝带,纵横贯穿整个村庄,道两旁绿树成荫,一幢幢崭新楼房整齐排列,合金门窗折射着耀眼光芒,彻底模糊了我脑中的图画。
我清楚地知道,乡村的变化应该令人欣喜,意味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却又不由地心生感慨。
特别是祖宅的老屋早已拆去,取而代之的是堂叔建起的五层高楼,连影子都不见。曾经笔下的祠堂也推倒重建,传承下来的古建风貌,完全被现代气息所掩覆。
自己忽然有些恍惚,这究竟还是不是,祖父在世时心心念念的故乡?他曾给我讲起的永新往事,他那烙印心底的浓郁乡情,他曾驻足守望的禾水河畔……
此刻,似乎都不复存在。我知道他年事已高时,也多次想过要回来,可经不起路途奔波。直到最终在异乡离世,也没能再踏上这片,令他魂牵梦萦的土地。
对故土的所有牵挂,都随着他的离去,成为了永远的遗憾。但我固执地认为,现今的故乡,或许也不是他最想见到的样子,有时候心留遗憾,反而更美。
不管怎么说,这片土地永远承载着祖辈们的记忆。就像见到父亲的堂兄弟们,倍感亲切。他们指给我看,池塘边当年住过的房子,依稀还散发自己的味道。
我常标榜自己始终流淌着,永新人的血液。后来,给女儿们上户口,也毅然把祖籍填上永新,就如同一个永恒的标记,提醒着她们不要忘记自己的根。
时光流转,故乡在变,不变的是祖辈对她深切的眷恋,不变的是晚辈把她传承的希望。正如我前两天写的,“这是我,回得来的湖田;这是他回不去的故乡”。
无论走多远,但千万不能忘了根、忘了祖。即使人生已没有了归途,也要牢记自己的来处。
写于2024年9月30日午间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