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律己难为,何以渡人

2024-07-22 13:27:21
标签: 枚庸 生活 随感 友情 杂谈

枚庸

管好自己,莫渡他人。

昨天突然看到这样一句话,感觉正是说给我听的。恰巧近几日在思考,如何能做到“看破不说破”。

都说人生如戏,现实世界纷繁复杂,我们必须在看破与说破之间作出最佳的选择,才不至于陷入两难境地。

我是个喜欢表达,却注定不善于表达的人。从某种程度来看,无论遇到什么人、什么事,总喜欢插几句嘴,甚至有点多管闲事、爱乱说话,结果时常惹来一身麻烦。

特别是遇到所谓的兄弟和朋友,对某些看不惯的通常直言不讳,谈论起自以为熟悉或了解的情况,更加口无遮拦、知无不言,有时还以指点、教导的姿态。

此刻,全然没有本该有的谦虚和低调,也不管别人愿不愿意听、能不能接受。关键是你所表达的对象,未必是愿意听你的话、接受你的观点,因此得罪不少人。

听别人说,白马寺有副对联,“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只渡有缘之人”。讲的似乎也是这个道理,对牛弹琴、鸡同鸭讲的故事,自古并不在少数。

最近为何会考虑,“看破不说破”这个话题,原因很简单,就是在又一回“教育”别人的过程中,得到满脸抵触、反感的回应,不得不让我再次自省。

曹雪芹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看破世事无常、人心善恶,不被浮华和虚荣迷惑,也许是种智慧,反映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敏锐洞察力。

但是洞察人情,看破他人的缺点或错误而选择不说破,更是一种处世的大智慧。大家都有自己的尊严和面子,再好的关系,过于直接点破,难免伤及感情、产生裂缝。

说破,或许能嘴上带来的一时痛快,却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和误解,某些时候,给别人留余地,也是给自己留后路。像这样的亏,其实我早就吃过了。

前两年我专门写了篇《作恶多年》,就是自己的反思:“以自己当下的学识、资历、层次,仍属弱小,并无贤德,别说当佛,或许连做‘罗汉’都不够格。”

从目前的状态,依旧未改“好为人师”的毛病。自律尚不能做到,何以指点别人,恰如《论语》里“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我还看到一句流传挺广的话,“能说服一个人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南墙;能点醒一个人的从来不是说教,而是经历。”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修行。

鲁迅先生也说过,“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不是我们表达多,就证明你学识高,反而说得越多,越体现着自己的无知。

那就学会在自我修行中,练就看破的慧眼;在与人相处中,力戒说破的陋习。先当律己,再谈渡人。

写于2024年7月22日午间休息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