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接受不一样

2024-09-10 18:55:38
标签: 枚庸 生活 随感 杂谈 教育

枚庸

 

新学期首次面授,在《领导素养与领导能力》课上。

谈及“尊重意识”时,省委党校黄毅峰教授说,我们必须知道,“人与人是不一样的”。

以他的观点,由于出生背景、成长环境、学业见识、生活阅历等诸多因素,每个人有不同的性格和行为特征。

其间还引用《庄子·秋水》里,惠子和庄子的对话,“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用来告诫,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标准评判别人。

作为领导者或管理者,不要轻易尝试去改变下属,甚至可能根本说服影响不了,反而还会徒增烦恼。该学会接受别人的不一样,做到知人善用、各尽其才。

这里又提到,清代名将杨时斋让“聋子当侍者,哑巴送密信,瘸子守炮台,瞎子伏阵前”的故事,得出要坚持“容人之短、用人之长”的良策和真理。

由此,他还延伸到家庭生活。夫妻之间也一样,应当包容彼此不同的认知,亦或与你不同的行为方式,不必苛求对方去迎合,这样才会更加和谐,少些矛盾和争吵。

 

今天是教师节,忽然想起自己的老师们。

成长道路上,离不开每一位师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懂得包容我的“不完美”。

正如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好的老师是能够让学生扬长避短,发挥和施展出自己的特长,获取和赢得最佳的成长。像《论语》中,就有这般记载。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当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学习不止于书本,不同类型的学生表现也是复杂的。

无法一味用学历和文凭,去衡量学生的能力水平。如同我身边的同学里,有人虽然在校成绩不算太好,走出社会却依然不妨碍他们成为商业精英、技术达人。

 

在这方面,教育与医疗似乎有着异曲同工。

就如《三国志·魏志·华陀传》写道的,“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讲究一个“对症下药”。

同样的病灶,一旦不同人所得,或许要采取不同治疗方法,不能千篇一律,一方治百病。良师也应具备这样的智慧和经验,同个问题出现在不同学生身上,也要找出个性的原因,施以符合其发展规律的引导。

如果没有从小学到大学,老师们对我文学写作的启蒙、学生干部的锻炼,并在繁重学业同时,给予“纵容”、鼓励和支持,也许不会有爱好的坚持和岗位的立足。

自己能有今天的一点点成长,得益于他们接受我的不一样,没有非得把我培养成必须追求更高学历、更优成绩,而可能扼杀在兴趣的边缘、性格的使然。

感谢这一路走来,宽容接受学生的不一样,给我关心、关爱的良师们!

 

写于2024年9月10日傍晚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