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学然后知不足

2023-11-20 18:03:08
标签: 枚庸 生活 随感 杂谈 学习

枚庸

很长一段时间,自己都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习惯了往常的经验积累,满足于以前的知识储备。

即使有时候为应付些相对复杂、未曾遇到的任务,也是临时抱佛脚,或现学现卖,或照搬照套。去年初,在看了几个现代化工厂后,有感而发写下《被动努力》。

那时候,已经意识到学无止境,身处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不去打开视野、获取新知,结局终究要被社会所淘汰。可是知易行难,一闪而过的念头,很快又被繁杂的事务所掩盖,回归慵懒的心态,开始得过且过起来。

早在很多年前,我就有过类似的想法,一直考虑提升学历的问题,工作后也报考过两次有关高校的在职研究生,都被自己以考试当天出差、应考准备不足等理由放弃了,其实主要是不愿投入精力、耗费时间去学习。

这回就读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说来也算是机缘巧合。冲着首届应急管理专业报的名,本着既考上就读之的简单想法。但真正上了一学期的课,还是感觉收获挺大。就像我前不久说的,“学的知识,结合实践来看,似乎很多都能用得上,一些困惑的问题忽然有了答案”。

两周前,在永修调研期间,跟黄毅峰教授闲聊,他忽然问到“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的概念。作为应急管理工作者,这是再熟悉不过的词,如何解释却似乎找不到精准的语言表达,停留在小概率、大概率的模糊认识。随之他举了两个例子来阐述,顿时让人豁然开朗。

后面又谈及风险和隐患的区别,实践中我们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亦或者把它们完全割裂开来。经过共同交流,两者的关系变得清晰了起来。所谓风险,即特定环境下发生灾害事故的可能性,往往“看不见”,而隐患是暴露的灾害事故倾向问题,可理解为“看得见”的风险。

平时很多话题,我们都会认为尽在自己掌握之中,一旦进行深入探讨,忽然发现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知半解,甚至有可能完全是错误的理解。

想起巴甫洛夫的话,任何时候也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不管别人怎样器重你,总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没有学识只有放低姿态、俯下身子,才能跳得更高、看得更广,否则必然成为坐井观天的青蛙、狂妄自大的夜郎。

当然有时候,人都会陷入盲目的自信里。昨天开始写省委党校小组调研的报告,之前教授要求四到五千字即可,我毫不在意,自认为再简单不过,有个两三个小时足矣。

没想到动起笔来,根本不在我的掌控之中。虽然对安全生产还比较熟悉,危化领域也能说个一二,但真正站在化工产业角度去总结做法、分析问题、提出对策,远远超出自己固有的认知,结果花了十几个小时才勉强完成。

不少朋友都说,省委党校的在职研究生,不就是混个学历,还有什么用?这个观念不敢苟同,至少它让我从内心深处看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或许就是最大的收获。

正如《礼记》里说的那样,“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写于2023年11月20日傍晚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