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小人物大世界
2023-09-18 13:14:10
标签: 枚庸 生活 随笔 杂谈 书评
枚庸
每一个人,也许生命里都有着独有的精彩。
放眼整个世界,我们又会深切感到,自己是如此卑微。苏轼有词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世界里总有那么几个名字,会响彻大地、引领时代、流芳百世,或曾创立过足以改变后人的思想,或已创造了完全超越他人的业绩。
我们中的很多人,即使可能有过人生所谓的“高光”时刻,走到最后也只能默默做一个无名之辈。就像四年前,我在《这个世界,谁不是无名之辈》里说过的话。
“大浪淘沙,我想起很多人,前一刻光芒四射,后一刻便落魄难堪,我们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时光长河中,终归是那个无名之辈!”
相较于那些“高大上”的人物传记、经历传奇、宏伟故事,小人物更接近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也正是一个个的无名之辈,才构成了所处的大千世界。
从文学的作用来说,我觉得这些小人物,更需要有人来记录,更能够体现一个时代的印记。而伟明兄的《谁是吴小丁》,就是这样一本刻画小人物众生相的书。
此前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里,陆续读过不少“吴小丁”的故事,总觉得不太“解渴”,后来有机会与他会了个面,有幸得到这本书,更是很快读完全本。
正如伟明兄在自序《为什么是吴小丁》中写道的,“‘吴小丁’说白了就是个符号。他是生活中的你我他。文学就是用来反映生活的,既包括上流人物的非凡人生,也包括我辈基层草根的寻常日子……”
不难看出,书中一个个“吴小丁”的故事,都来自生活、显得真实,某个场景、某些细节、某种嘴脸、某类话语,似乎就发生在我身边,甚至如自己身上一般。
站在读者的角度,不得不佩服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力。也许很多人司空见惯的事情,就这样被艺术化后呈现,有了其另一种生命力,而存在和延续了下来。
更重要的是,作为长期工作在纪检监察一线的干部,他笔下的“吴小丁”们,还像是一面生活的镜子,可以用于我们自我观照、自我反思、自我洗礼。
这世界如此之大,一定有很多的“吴小丁”,或者每个人都是,至少都可能成为“吴小丁”。究竟是其中哪一个?取决于我们自己的人生选择和前进方向。
大世界是小人物组成的,小人物也能自己的大世界。不禁想起法国作家托马斯·布朗的话,“你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
愿每一个小人物,都能朝着小目标和微梦想,走出不一样的精彩人生,开辟自己的大世界!
写于2023年9月18日午间
随感|小人物大世界
枚庸
每一个人,也许生命里都有着独有的精彩。
放眼整个世界,我们又会深切感到,自己是如此卑微。苏轼有词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世界里总有那么几个名字,会响彻大地、引领时代、流芳百世,或曾创立过足以改变后人的思想,或已创造了完全超越他人的业绩。
我们中的很多人,即使可能有过人生所谓的“高光”时刻,走到最后也只能默默做一个无名之辈。就像四年前,我在《这个世界,谁不是无名之辈》里说过的话。
“大浪淘沙,我想起很多人,前一刻光芒四射,后一刻便落魄难堪,我们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时光长河中,终归是那个无名之辈!”
相较于那些“高大上”的人物传记、经历传奇、宏伟故事,小人物更接近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也正是一个个的无名之辈,才构成了所处的大千世界。
从文学的作用来说,我觉得这些小人物,更需要有人来记录,更能够体现一个时代的印记。而伟明兄的《谁是吴小丁》,就是这样一本刻画小人物众生相的书。
此前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里,陆续读过不少“吴小丁”的故事,总觉得不太“解渴”,后来有机会与他会了个面,有幸得到这本书,更是很快读完全本。
正如伟明兄在自序《为什么是吴小丁》中写道的,“‘吴小丁’说白了就是个符号。他是生活中的你我他。文学就是用来反映生活的,既包括上流人物的非凡人生,也包括我辈基层草根的寻常日子……”
不难看出,书中一个个“吴小丁”的故事,都来自生活、显得真实,某个场景、某些细节、某种嘴脸、某类话语,似乎就发生在我身边,甚至如自己身上一般。
站在读者的角度,不得不佩服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力。也许很多人司空见惯的事情,就这样被艺术化后呈现,有了其另一种生命力,而存在和延续了下来。
更重要的是,作为长期工作在纪检监察一线的干部,他笔下的“吴小丁”们,还像是一面生活的镜子,可以用于我们自我观照、自我反思、自我洗礼。
这世界如此之大,一定有很多的“吴小丁”,或者每个人都是,至少都可能成为“吴小丁”。究竟是其中哪一个?取决于我们自己的人生选择和前进方向。
大世界是小人物组成的,小人物也能自己的大世界。不禁想起法国作家托马斯·布朗的话,“你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
愿每一个小人物,都能朝着小目标和微梦想,走出不一样的精彩人生,开辟自己的大世界!
写于2023年9月18日午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