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冬日碎语
2023-12-02 18:35:49
标签: 枚庸 生活 随感 杂谈 冬日
枚庸
正处在一种恍惚的状态。
从十一月开始,感觉自己深陷某种病症,头昏脑胀、咳嗽流涕、困倦乏力,类似感冒,延续至今。
白天干活提不起精神,晚上又难以入眠,即使睡着也时常多梦,甚至半夜惊醒。当然不单单是我,家人们的身体状况都不是最佳,呵呵还因此请了一周的假。
在这般状态中,一个月眨眼过去,不觉时针已走进十二月,迎来今年最后的月份。犹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们刚刚结束“疫情时代”,在冬天看到春来的希望。
可是我依稀记得,那时候的身体状态,好像并不比现在好,虽然没有“阳”过,但是也介于似阳非阳之间。粗浅的印象里,冬天总是让人沉沦,如落叶般凋敝。
其实,今年冬天来得不那么明显。
当还未立冬,我们就基本笃定,这会是个暖冬。上月前半段,偶尔户外漫步,仍旧是一片深秋景象,还完全没有冬日里的味道,连银杏叶都只是绿中泛着黄。
不过在后半段,冷空气几次南下,终有北风扫落叶,不禁激起几分寒意。霎时间换上冬天的风景,就如前几天我的感慨,“又到银杏翻黄时,忽觉跨月又一年”。
这几天,正经历新一轮的寒潮天气过程,我不得不添加衣裤,披上呢子外套。即便如此,南昌气温还维持在十摄氏度以上,本是深冬时节,却不像临近年关。
岁末年初,总会变得异常忙碌起来。
很多专项工作、重点任务都需要全面总结,同时要提前谋划,考虑下一年度的目标要求、实施路径、具体举措。长期从事综合文稿岗位,这已成习以为常的惯例。
但是生活总有新变化,比如目前接到个棘手任务,参与制定一份五年行动计划,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深感“本领恐慌”,琢磨了许久,也不知如何下手。
本想着利用周末加班完成,却一觉睡到快十一点。睁开眼时,窗帘紧闭,根本没意识到已日头高挂。中午在家吃过饭,下午才来到办公室,也迟迟进不了工作状态。
刚刚顺手改完个临时性材料,而原本计划的任务,还只是断断续续憋出千把字。夜幕早已降临,干脆停下来写点自己慵懒的文字,当作是最后一月的开门随笔。
时候不早了,活儿是干不完的。
不如回去陪家人吃个晚饭吧,也许早点睡个好觉,明天会热情更满、精神更足,全身心投入工作状态。
冬日里来自家庭的温暖,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力量。
写于2023年12月2日傍晚
记录|冬日碎语
枚庸
正处在一种恍惚的状态。
从十一月开始,感觉自己深陷某种病症,头昏脑胀、咳嗽流涕、困倦乏力,类似感冒,延续至今。
白天干活提不起精神,晚上又难以入眠,即使睡着也时常多梦,甚至半夜惊醒。当然不单单是我,家人们的身体状况都不是最佳,呵呵还因此请了一周的假。
在这般状态中,一个月眨眼过去,不觉时针已走进十二月,迎来今年最后的月份。犹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们刚刚结束“疫情时代”,在冬天看到春来的希望。
可是我依稀记得,那时候的身体状态,好像并不比现在好,虽然没有“阳”过,但是也介于似阳非阳之间。粗浅的印象里,冬天总是让人沉沦,如落叶般凋敝。
其实,今年冬天来得不那么明显。
当还未立冬,我们就基本笃定,这会是个暖冬。上月前半段,偶尔户外漫步,仍旧是一片深秋景象,还完全没有冬日里的味道,连银杏叶都只是绿中泛着黄。
不过在后半段,冷空气几次南下,终有北风扫落叶,不禁激起几分寒意。霎时间换上冬天的风景,就如前几天我的感慨,“又到银杏翻黄时,忽觉跨月又一年”。
这几天,正经历新一轮的寒潮天气过程,我不得不添加衣裤,披上呢子外套。即便如此,南昌气温还维持在十摄氏度以上,本是深冬时节,却不像临近年关。
岁末年初,总会变得异常忙碌起来。
很多专项工作、重点任务都需要全面总结,同时要提前谋划,考虑下一年度的目标要求、实施路径、具体举措。长期从事综合文稿岗位,这已成习以为常的惯例。
但是生活总有新变化,比如目前接到个棘手任务,参与制定一份五年行动计划,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深感“本领恐慌”,琢磨了许久,也不知如何下手。
本想着利用周末加班完成,却一觉睡到快十一点。睁开眼时,窗帘紧闭,根本没意识到已日头高挂。中午在家吃过饭,下午才来到办公室,也迟迟进不了工作状态。
刚刚顺手改完个临时性材料,而原本计划的任务,还只是断断续续憋出千把字。夜幕早已降临,干脆停下来写点自己慵懒的文字,当作是最后一月的开门随笔。
时候不早了,活儿是干不完的。
不如回去陪家人吃个晚饭吧,也许早点睡个好觉,明天会热情更满、精神更足,全身心投入工作状态。
冬日里来自家庭的温暖,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力量。
写于2023年12月2日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