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但愿冬不寒

2023-11-13 18:48:33
标签: 枚庸 随感 杂谈 生活 冬季

枚庸

 

立冬那天,我说“冬天已来,心存温暖”。

自进入深秋之后,江西天气以持续高温为主,很多人都预想,接下来将会是个暖冬。

毕竟时至冬季,寒潮过程终究还是来了。霎时间冷暖气流交汇,凉风乍起、雨水叠加,且温度降幅不小。不少人变得脆弱,高烧、流涕、咳嗽等症状相继显现。

比如我的大女儿呵呵,从上上周末开始,本在楼下玩耍得挺好,突然发热,虽然仅维持一天不到就退了,但后面仍咳嗽不断,尤其是夜里更加严重。

担心西药对孩子的身体损伤较大,先后煎了六副中药,症状才勉强有所减轻。期间,不敢让她去学校,怕影响传染别的同学,只好一周在家休息,今天才上课。

其实自己也没能幸免,同时有鼻塞、咳嗽等感冒类似症状,偶尔还伴随脑发胀、头阵痛。因此,进入十一月的这段时间,一直状态不佳,恍恍惚惚提不起精神。

且临近年关,各种综合性材料任务纷至沓来,繁杂琐碎工作也丝毫没有减少,手头还压着某项重要的文件要牵头起草,深感压力山大、日渐难以应付。

在如此的情境下,身心甚觉疲惫,再遇上一场冷空气,比往常更感到寒冷。哪怕裹起厚重的冬衣,有时也无法抵御冰凉,偶然会有种冷飕飕的错觉。

所幸近几日的生活还算轻松而充实,上周有了趟短途的出差,参加了月度的党校研究生学习,在当前入冬和忙碌的时节里,也可看作是极为温暖的事情。

难得有机会去了德兴,到应急管理部门以来,还是第一次到非煤矿山企业调研,关键是,与多年不见的大学校友叶青、诗人张村见了个面。不论是增长的见识,还是老友的相会,都是应该值得纪念和感到幸福的。

继续以学生身份回归课堂,听了《西方经济思想与中国经济学发展》《协同与跨组织协同的开展》《提高领导干部执行力研究》《公共管理的历史演进与范式变迁》几堂课。其间,小组人员还前往永修调研化工产业情况。

有人都说党校研究生就是走个形式,但我却发现,学的知识,结合实践来看,似乎很多都能用得上,一些困惑的问题忽然有了答案。前不久跟同学阙国权聊起这个话题,都表示深有同感。学无止境,学习也是有乐趣的。

尤其是抛开应急管理工作者的身份,以第三方的视角去深入了解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经验做法、存在困难和意见建议,好像更能贴近实际、看到实情、听到实话,对自己做好下一步的工作也是有很大的帮助。

此刻,凉意依然,秋衣秋裤都已添起。不知道后面的日子,是会变得更加寒冷,还是有所缓和?忽然想起宋代高僧释普济在《偈颂六十五首》里说,“冬不寒,腊后看”。

任何事物都是一样的道理,身处其中,谁能看清其间真意,一旦过去,所有疑团都会豁然开朗。当然,心中总是难免存有那个期许,但愿,冬不寒。

即便如此,还是那句老话,没有哪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哪个春天不会来临。

 

写于2023年11月13日傍晚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