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念起不随

2023-09-25 17:26:21
标签: 枚庸 生活 随笔 杂谈 欲念

枚庸

有人说,一个人的失败,常常毁于欲望。

如佛家所说的,“贪嗔痴”之念。有时心中对功名、利禄、女色的过于追求,必然会不择手段、不分是非,导致人生陷入虚妄、走入歧途、步入困境。

但《增广贤文·格言联璧》也说,“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徇欲之谓狂。”而现世中的绝大多数都非圣贤,我在《说欲望》里也提过,“我们是凡夫俗子,人活着,怎么可能丢了欲望?”

我始终觉得,从某种意义上看,有时候滋生的欲望,或许也能看作是人前进的动力。就像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曾说过的,“生活中有两个悲剧:一个是你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另一个则是你的欲望得到了满足。”

以自己肤浅的理解,这里所提到的“欲望”,可以是对未来的期许、对前景的怀想。之所以让生活变成悲剧,无非是苦苦追逐的梦想,不能实现而郁郁不得志,要么是心中憧憬的理想,过早就已实现而失去了斗志。

这种上进的“欲望”,其实并不可怕。而前面古人提到的“欲望”,我想更多指的是妄念、邪念、执念。正是这些才会让人迷失方向、丢掉坚守、摒弃原则。

行走在车流不息的城市,委身于灯红酒绿的世俗,谁都很难保证自己,不会出现一些虚妄轻浮的念头。恰似阳明先生说的,“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走向一旦偏离,摧毁便是固有的规律。很多时候我们能自知,却未必能自制。此时我想起,别人常引用《金刚经》里的一句批注:“念起即觉,觉而不随。”

所谓“三思而后行”,不论是什么念头,只要在心中生起,都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和觉醒。这事情该不该干、可不可行,如果想明白了,或许就没那么随心所欲了。

于是下一句更重要,“不惧念起,只怕觉迟”。人生并没有“后悔药”,总是事前冲动,往往事后才知道后悔,只能于事无补。其实在这方面,我也常常后知后觉。

很多年前,我跟学弟学妹们讲过一段话,“这个时代的价值取舍,也许并不是你所想,但没有办法改变。如果不懂得学会适应和顺从,必定会被淘汰。不过千万要记住,要有内心的坚守,随波逐流,却不同流合污。”

后来读到芥川龙之介时,发现他在《罗生门》里,也有类似意思的表达,“最明智的生活方式,是既蔑视一个时代的风尚,在生活中又丝毫不违背它”。

妄念,实际上并无绝对的标准。我们常说,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适应时代大势的,未必就是完全正确的,关键取决于内心追随的,究竟是什么?

同样是《增广贤文·格言联璧》的话,“寡欲故静,有主则虚”。也许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的确很难少了欲念,但可以做到心中自有主见。

纵是欲念起,但能知不随。是为愿,也以为戒。

写于2023年9月25日午间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