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isc.home.news.cn/public/images/original/00/29/38/F5/F5.jpg
黄寨村小学二年级学生杨安妮透过教室门上的破洞向外看(图片均摘自网络、点击可看大图)
感谢博客日报首页[博客报道]栏目头条推荐
“七年之危”为何未纳入科学发展视野
——阅报随话(45)
陕西省蒲城县孙镇黄寨村小学教室,2002年即被评定为B级危房。七年后的今天,70多名小学生仍在墙皮剥落、门窗破损、房梁松动、屋顶漏水的教室中上课。记者25日在这所小学采访时看到,二年级教室后黑板下的墙壁剥落严重,露出里面的土坯。在六年级教室里,房顶的木梁上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64年12月11日午时上梁”字样。一年级教室的房梁用几根铁丝捆着。铁丝如果绷断,房梁就塌了。近年来虽经过一些简单维修,但不仅没有根治还越发破烂。遇到雨天,许多教室都漏水,存在垮塌的危险。因此每遇连阴雨和暴雨天气,学校只得采取放假措施。——(《新华每日电讯》6月27日)
说中国农村小学校舍简陋的新闻并不新鲜,但七年前即被评定为危房的小学至今危破依旧,倒应该算是个新闻。
七年之危,何故?
是村里镇里没有钱吗?非也。
据陕西电视台记者报道,黄寨村村主任说,多年来村两委会都想建新学校,但苦于没有资金。去年一家单位在村上征地,给了100多万,村两委会经过讨论决定拿出部分征地款建学校。但令村主任没有想到的是,新校舍一层主体刚盖起来,原先放到镇财政所的征地款却被冻结了。村主任就问镇上崔书记,崔书记说支部让冻结的,问支部,支部说我没冻结。(博主注:看不懂吧,我也没看懂,党支部怎么可以冻结征地款?)在蒲城县孙镇政府,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黄寨村用征地款建校一事,他们事先知道,但村上并没有上报书面方案。目前村上正在换届选举,一些村民到镇上反映,不同意将征地款用于建学校,镇上就冻结了这笔钱。采访中,孙镇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黄寨小学的师生在危房中上课安全确实得不到保障,他们会积极协调帮助村上建新的学校。
是镇里县里不重视吗?倒也不是。
蒲城县所在的渭南市2003年曾遭遇过特大洪涝灾害,113所学校被洪水围困、淹没,2562所学校有危漏情况,4.9万名学生无法上学。受灾山村寨子小学的很多老教室背墙的根基受损严重,一些教室的房顶已经塌落。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渭南全市有9.4万平方米校舍倒塌,其中华县、华阴有60所学校被洪水彻底毁坏;全市中小学危房增加到90.9万平方米,大量危房的存在,已经严重危及到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影响了正常教育教学活动。在市区县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努力下,渭南已落实中小学灾后重建和危房改造资金5161万元,并要求学校改造和重建项目工程实行“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县、市、区领导小组组长为工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专项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人专账、专款专用”,严格工程程序,成立项目建设督察队,确保工程质量。由此可见,蒲城县农村小学危房现象并非今日才有,也非黄寨村一家,而且各级政府都是为改变这种状况在努力工作的。另据最近报道,蒲城县在今年该县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由县教育局领导带队,抽调8名机关干部深入农村10个村组进行调研,就农村危房校舍改造、农民子女受教育等热点问题与群众进行沟通交流。由此也可以看到,当前县里确实已经把农村危房校舍改造放到了重要的工作项目。
可是,为什么春风不度黄寨村,阳光就照不到黄寨村孩子们呢?其中的原因肯定很多,我们局外人很难知其详尽。但我想,此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县里镇里的领导还没有真正把“三农”问题摆到首位,还没有真正把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放在心上,还在“玩”政绩工程!
登陆蒲城县政府网站,上面说蒲城县每年都要集中为老百姓办这样那样的大事,有的项目甚至动用了数以千万的财力物力。据报道,今年以来,蒲城县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核心,齐心协力,抢先抓早,强力开展招商引资大上项目工作,掀起了项目建设的高潮,取得了骄人成果,截止到3月底,已开工项目49个,开工率为65%,完成投资11.20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26.8%。其中,社会事业类项目总投资1.89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1.40亿元。截止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100%,累计完成投资5615万元,占年度计划的40%。其中桥山中学建设项目的征地、勘测已全部结束,正在砌筑围墙;初中校舍改造项目已有4个学校开工。然而,一个小学校的几间教室,为何却拖延了七年而不问?莫非一所小学那么多孩子的生命安全不在“大事”之列?其中原委,心知肚明:一个山村寨子小学即使改建好了,又有谁看得见呢?!又有谁会给你记功奖赏呢?!
http://misc.home.news.cn/public/images/original/00/29/38/F4/F4.jpg
http://misc.home.news.cn/public/images/original/00/29/38/F7/F7.jpg
看到一篇有关蒲城县的最新报道《科学发展新风吹——蒲城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纪实》,其文激情洋溢地写到:六月的蒲城,万物争艳,生机盎然,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该县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机关干部作风硬了,工作效率高了,项目建设速度快了,整个蒲城大地吹拂着科学发展的春风、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 报道还说,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该县坚持边学边做,边做边改,着力改善民生。在广泛征集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该县投入1.9亿元资金,在道路、饮水、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加快民生工程建设,为民办好十件实事。
我们毫不怀疑蒲城县委县政府领导通过“学实”活动为民办实事的决心和举措,但也毫不怀疑地认为仅仅靠几个月的教育是不够的。要把握科学发展观,说到底是要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得到实惠。在抓大项目促经济,抓民生大项目见成效的同时,像黄寨村小学危房改造这类“小事”也得抓一抓吧? 听任随时可能垮塌的校舍威胁孩子们的身心,当地相关部门不作为,绝对应感到耻辱,绝对是没有脸面奢谈什么“科学发展新风吹”的!
正如《新华每日电讯》评论所言:七年有多久?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阶段的学制是六年,这意味着,七年间黄寨村不少的孩子就在危房中完成了整个小学教育。从蒙童长到少年,本应“像花儿一样开放”的幸福时光,恐惧惊悚却让琅琅书声失色,大人们情何以堪!胆战心惊中的成长,会不会在心灵中留下阴影?这样的伤害,或恐更深、更持久。4月1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正式启动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央发出了这样的声音:“确保将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相信蒲城县,也相信所有存在校舍安全隐患的地方,都听到了中央的声音,立即采取行动,限时让危房教室“转危为安”。
但愿在听到批评以后,蒲城县镇村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能把黄寨村小学危房改造一事纳入到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去,即知即改,迅速行动,尽快彻底整修黄寨村小学校舍,让“七年”成为一个终点。但愿黄寨村小学伤痕累累的校舍成为过去,照片上孩子们那既恐惧又渴望的眼神不再出现。
2009年度新浪博客、草根名博及新华博客、博客日报、文学博客首页推荐文章
快乐是一种坚持
人肉搜索能否在网民理性自治中自我救赎
老百姓为何喜爱改写流行歌曲
为何说“童年恐慌”现象是全社会的隐忧 古人春节饮酒顺序为何先少后老 “拜年禁语”是国人心理脆弱的表现
元宵节观灯风俗的南北异同趣谈
手写春联在今天难觅踪影的遗憾
绝调情词—宋代春草词闲谈
“煤老板县长助理”闹剧是“新捐官现象”
由董卿口误想起亲历的马季妙语救场往事
有感普京怒斥俄首富
别以危机为借口拿职工权益开刀 惊诧莫言的《三岛由纪夫猜想》 法兰西,请记住你们文化先贤雨果的忠告
西潮中的旧上海和“租界心理”
为啥说离中南海最接近的是网络
重访地震后都江堰的视觉和心灵震撼
“创伪”盛行是掩恶扬善政绩观的必然结果 “捐纳入仕”缘何在晚清泛滥成灾 心祭是琐琐旧事的无穷思念
五部门审蛋:行政监管九龙治水的困境 万人弃考能否唤醒职业教育理性回归
吊屈原赋:汨罗江上永远的凤凰
我与佳人有个约会(诗)——《九歌·湘夫人》今译 摆弄孩子拍假照只会让孩子学会虚伪
惊鸿一瞥三星堆
为何说“跑部钱进”现象是现代版“陋规” 孔子学院:文化渗透还是文化交流 蔡元培怎样摇动了五四摇篮
不只诉说艰苦寂寞!劳动节,看这几双石油工人的手
忽悠人的“官员问责”潜规则 怀念一座未树立的雕像
重过寻常生活,是对灾区百姓最好的抚慰 论文代理:学术造假催生的一个新产业
“未来领袖”大比拼
“半部论语”读书法的积极意义 从上幼儿园也进行面试看择校之痛 为何说不能容忍大学生“零工资就业”
打油诗:狗仔与明星大联欢 “七年之危”为何未纳入科学发展视野
(博客日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