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人春节饮酒顺序为何先少后老

(2009-01-23 09:14:58)
标签:

杂谈

随笔

春节

随笔/感悟

文化

知识/探索

读书

人文/历史

艺术赏析

分类: 读书杂谭

http://misc.home.news.cn/public/images/original/00/1E/CD/69/69.jpg

 

谢谢冰点莲子在新浪草根名博[衣食住行]推荐

谢谢新浪草根名博[草根大讲坛]推荐

谢谢越楚在新浪文化博客[深度阅读]推荐

   

古人春节饮酒顺序为何先少后老

——春节饮酒风俗趣谈

 

   知道古时的人有正月初一饮屠苏酒的风俗,但饮酒的次序与传统敬老次序相反,而是先少后老,对此风俗倒也感到有些奇怪。经宋人洪迈引经据典,倒是有些来源。

    东汉时,李膺、杜密因党锢事起入狱。时逢正月初一在狱中饮酒,大家约定:“今天是正月初一,饮酒从年龄小的人开始。”

    为什么呢?

    晋朝时,董勋曾解释这个风俗的原因:“习惯上认为年龄小的人长了一岁,所以让他先饮作为祝贺;年龄老的人过一年少一年,所以饮酒在后。”(“俗以小者得岁,故先酒贺之;老者失时,故后饮酒。”)这是因为年少者得岁,年老者失岁,含重视子孙后代之意。
    唐朝徐坚等撰《初学记》记载:“正旦进酒次第当从小起,以年小者起先。”
    唐朝的刘禹锡、白居易正月初一在一起饮酒,正巧两人同年出生,于是推让之际,引出一段诗坛佳话。 
    刘云
    与君同甲子,
    寿酒让先杯
   我和您同年出生,
      寿酒先让您一杯。)
    白云
    与君同甲子,
    岁酒合谁先?
    我和您同年出生,
      贺岁酒该谁先喝?)
    以后,白居易写过一首诗追忆此事:
    岁酒先拈辞不得,
   被君摧作少年人。
   贺岁酒推辞不得只得先饮,
     我被您“摧残”为年龄小的人。)
    这么看来,当初还是白居易先喝的酒喽。有趣的是此处竟用一个“摧”字,白居易笑谑自己被刘禹锡“摧残”成少年人了。诗人之间的友情和才华由此可见。
 
 
     唐朝的不少诗人的作品中有过这个风俗的记载。如顾况写过一首诗记载了这个风俗:
     不觉老将春共至,
     更悲携手几人全。
     还丹寂寞羞明镜,
     手把屠苏让少年。
    (不知不觉间老年与春天一起降临,
      可悲啊携手同行的友人所剩无几。
      我没有丹术驻颜术羞于对镜自照,
      甘愿手举那屠苏酒让年轻人先饮。)
    裴夷直写道:
     自知年少偏应少,
     先把屠苏不让春。
     倘更数年逢此日,
     还应惆怅羡他人。      
     (我知道自己年龄应是最小的,
      当然要当仁不让先饮屠苏酒。
      可叹如果再过数年后的今天,
      恐怕满怀惆怅看他人先饮了。)
    成文幹也写过类似的诗:
       戴星先捧祝尧觞,
     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
     屠苏应不得先尝。   
      (一大早就起来举杯祝颂太平盛世,
       看镜子里我两鬓苍苍真吃惊不小。
       藏在那灯光里心里不免偷偷一笑,
       这回初一屠苏酒该不会让我先饮。)
    方千的诗中也有句云:
      才酌屠苏定年齿,
      坐中尽笑鬓毛斑。
    (饮屠苏酒时刚刚分过年龄大小,
      座中人无不在笑自己鬓发斑白。)
    后来明朝的韩弈在《新岁述怀》中也写道:
      白首坐中堂。
      屠苏最后尝。
    (头发白白的坐在中间,
      喝屠苏酒倒是在最后。)
    诗人们透过古时的风俗,讲述着自己的心情故事。一年年春节来去,他们感叹着岁月流逝,年纪不饶人的人生悲情。
    最后,还是洪迈乐观洒脱,他请出了苏东坡来作结语:
      但把穷愁博长健,
      不辞最后饮屠酥。
     (只要用穷愁换来健康长寿,
      就是后饮屠酥酒也不推辞。)
    是啊,只要心态乐观,身体健康,年岁大了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2009年度新浪文化博客、草根名博及新华网博客、文学博客首页推荐文章

快乐是一种坚持  人肉搜索能否在网民理性自治中自我救赎  老百姓为何喜爱改写流行歌曲 

为何说“童年恐慌”现象是全社会的隐忧 古人春节饮酒顺序为何先少后老  (新浪草根名博)(新浪文化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