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极不光彩的世界第一“十连冠”

(2008-12-22 09:40:15)
标签:

杂谈

随笔

文化

随笔/感悟

文学/原创

情感

分类: 随笔杂谈

 http://misc.home.news.cn/public/images/original/00/1C/9B/9E/9E.jpg

 

感谢弱水在新浪草根名博首页[草根声音]推荐

感谢越楚在新浪文化博客[深度阅读]推荐 

感谢新华网博客首页推荐

 

 

一个极不光彩的世界第一“十连冠”

——阅报随话(23)

 

    据《上海法治报》12月8日报道: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数首次超过5万人至今,中国(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已经连续十余年居世界第一。交通事故已成为“世界第一害”,而中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尽管中国汽车保有量约占世界汽车保有量的3%,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占世界的16%。另据上海交警部门透露,进入10月下旬以来,上海部分地区连续发生多起严重交通事故。

 

    【随话】就在以上报道发表后的第四天,12月12日下午,我的好朋友吴平虎(博客作者昵称虚谷,新浪博客《博客读书会》圈主)从单位外出办事时,在上海大宁绿地附近被一辆土方车撞到并碾压头部而当场死亡。这个不幸的惨剧让家人和亲友包括博友们陷入了极其悲痛之中。我还记得六年前也是12月份的一个下午,上海电台主持人小茗在开车上班的途中,在外环线不幸遭遇一起4车追尾的交通事故,当即身亡。她的奥拓车被挤压在前后追尾的车辆之间,10多吨的大集装箱车压扁了她的小车,场景非常悲惨。而在这起车祸发生前,我曾和几个老劳模一起受邀到电台参与了小茗主持的《走近好人》专栏节目,对热情善良的她颇有好感。得知这一消息,我和广大听众一起深感惋惜。

    车祸猛于虎!交通事故夺走了多少活生生的生命,摧毁了多少幸福美满的家庭!一场场痛心疾首的事故,然后是一次次令人震惊的报道,接下来是一轮轮整治交通事故的“会战”。但是“会战”之后,事故从未停歇,震惊过后是下次更大的震惊。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交通事故逐年上升,屡禁不止?

    据公安交通部门分析,造成交通死亡事故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是车辆超速行驶、未按规定让行和车辆驾驶员酒后驾车肇事所致。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份,全国营运车辆肇事已导致1.9422万人死亡,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总数的40.4%。而其中,营运客车超速行驶肇事最为突出,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数的22.1%。进入10月下旬以来,全国部分省(区)接连发生了群死群伤特大交通事故。41.8%的营运客车事故死亡人数、25.2%的营运货车事故死亡人数均由上述违法行为导致。

    这样看来,导致交通事故的因素中,驾驶员自身的因素是最主要的。例如在已有“严禁酒后驾车”法规的情况下,酒后驾车仍为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罪魁。这是因为驾驶员缺乏尊重他人和自己生命的公民责任意识。尽管每个驾驶员都知道“酒后驾车”的危害,但许多人由于尊重生命意识的淡薄,在侥幸心理的驱动下,以及在中国人劝酒方式的诱惑下,放弃了“开车前不饮酒”的底线。而且长期以来,许许多多司机又开惯了“强盗车”,在马路上横行霸道,俨然成了“杀手”!

    然而,我们仅仅把责任推给驾驶员还是不够的。交通事故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人的问题,有车的问题,也有路的问题。但所有这些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和我们的管理有关的。

    首先,缺乏人本理念和不尽合理的道路设计规划是一个重要原因。很明显的例子是,眼下我们的城市道路虽然越修越宽,但宽阔的往往只是机动车道,而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却是不断变窄甚至彻底消失;交通规划不能贯彻“以人为本”,人车混行便成为不可避免的交通景观。而如此一来,事故发生乃至交通死亡的风险势必陡增。譬如,城市里的红绿灯设置现在实行了电脑自动控制,但设计理念还是首先考虑车辆运行、道路畅通,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宽一点的马路,留给行人的时间极短,老人过路只能走一半。有的交通要道,行人见绿灯过马路,可是汽车也要左行转弯,而汽车又不肯让行人和非机动车先走,使得这些路段险象环生。

    其次,水平能力和机制滞后的道路交通管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道路交通的顺畅有序不仅要靠车、人、路,更要靠协调、服务这三者关系的管理者。据悉,在今年奥运期间,我国交通安全形势有明显好转——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达二成八。这表明,只要管理部门真正上心用心,交通事故是可以降下来的。但遗憾的是,这并非我们的管理常态。而更常见的是,像违法罚款这类交管手段,常常没有成为规范交通的方式,而不同程度异化成管理的目的。另一方面,从驾驶员培训考核的源头看,由于当前驾驶员的考核培训均与不菲的行政收费直接挂钩,有意无意中也催生了交通管理者追求“执法经济”的冲动。如前些年,在吉林市便发生过这样的案子——交警支队长等人合伙发放了两万多个未经考试的驾驶证,敛财数百万。最终,这些马路杀手仅在当地就造成交通事故124起,死亡11人,重伤11人。

    同时,我国的交通执法不够严厉又是一个重要原因。在英国,初犯吊销驾照1年,重犯者吊销驾照3年,外加1000英镑罚款。如果在10年内共有3次被判酒后驾车,那么就要终身吊销驾驶执照。在美国,醉酒驾驶而导致的交通事故人身伤害是要被纳入刑事犯罪的范围,即便是没有发生人身伤害交通事故,一旦被警察查出驾驶人酒精含量高于法律标准,也会被拘留关押起来,然后由刑事法官宣判,最低的可判1周监禁,重的可以判1年监禁。我们呢?很多时候,对违章违规的驾驶员大都是一罚了之。而且处罚又可以通过“关系”减轻或免除。交通执法不够严厉,处罚力度太轻,让驾驶员感到交通违法与刑事违法不一样而有恃无恐。而且,我们现在的交通事故问责制度执行又是很不够严厉的。发生交通事故,除了司机、乘客和行人倒霉外,好像很少有相关责任单位负责人(包括肇事车辆单位、道路管理部门等)对此负责。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有必要建立交通事故责任问责机制。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相应环节的人员就必须对此负责。

    交通事故的发生让我们痛心不已,而我们每天又在为自己和家人、亲友的交通安全提心吊胆,这种社会状况和心理如何谈得上让社会和谐呢?!希望全社会高度重视并采取严厉措施,尽快改变目前这种严重状况,尽早甩掉咱们中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世界第一十连冠”的帽子!

 

 

2008年度新浪文化博客、草根名博及新华网博客、文学博客首页推荐文章

 当四大名著穿行过岁月  改编四大名著需怀敬畏之心   “考碗族”之幸与不幸 

 传统戏曲中元宵灯节的风俗残照 咬文嚼字》挑错是种关心 大难临头时的婚姻抉择 

 别把校园当作筐  什么都往里面装     走近你还未去过的文化圣地

 爱因斯坦如何应对“粉丝”狂热崇拜 学术归宿”论折射国人对国宝回归的复杂心态 

 贾植芳先生的学术贡献和人格榜样  民生顺口溜的问政意义

 灾难中,我们感受奥运的力量  公开灾情真相为何能更加凝聚民心   

 古今荒政十二策的巧合与必然   宽容,是要有底线的 

 八十年代初这些“小事”惊动了朝野   这套书改变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 

 山鬼也温柔(诗)——屈原《九歌·山鬼》今译 中国报刊史上前所未有的光荣开端 

 朦胧诗曾引燃了中国诗坛“大爆炸”  《伤痕》一代文学的呐喊至今余音不绝  

 奥运会起源于古希腊神话的传说寻踪    欢乐盛会里的战争阴影和伤痛 

 “史上最倒霉的贪官”为何不值得同情    为什么城市的窗口不再望见明月 

 一首被忽略了数百年的中秋词佳作   “出离愤怒”是比腐败更可怕的事情 

 一词之差丢官风波折射官场行政惰性   一篇最富人情味的赏菊文章

 从“美洲狮”到“五月~十二月”的诗意变迁  寓言式的书业没落还在继续

 怪不得于丹   情系南京路三十年  “嗅觉”相亲的有趣无趣

 “超女”式“海选”干部会不会成为一场选秀闹剧 

 我将思念寄江水(诗)——《九歌·湘君》今译 

 为何说“官职冗滥”是困扰中国社会之痛   并非凄婉美丽的“梅孟之恋” 

 从清朝“粥厂”利弊谈温州施粥摊的出路  一个极不光彩的世界第一“十连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