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四大名著需怀敬畏之心
——阅报随话(6)
在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第十三届文化讲坛上,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大学教授马瑞芳;著名水浒研究专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周思源;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常务副会长、四川大学教授沈伯俊;著名玄奘西游研究专家、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和听众作了精彩的对话。其中谈到了最近炒得沸沸扬扬的四大名著将重拍的新闻。对此,四位教授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对四大名著改编要怀有敬畏之心
周思源教授:第一,重拍是很正常的,并且是一件好事。世界各国许多名著都曾经被多次重拍,比如说《哈姆雷特》、《悲惨世界》、《安娜·卡列尼娜》等等,有的被重拍过10余次。而我们系统完整地以影视形式来表现四大名著,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因此这种重拍是完全有必要的。尤其是最近一二十年来,对四大名著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各方面的技术条件也更好了。
第二,重拍的投资方、制作方一定要对四大名著怀有敬畏之心。因为四大名著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小说方面的最高成就,它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如果有了这样一种对伟大艺术作品、对我们民族文化结晶的敬畏之情,就奠定了重拍成功最重要的精神基础。如果没有这一点,它就会沦为一种商业炒作,去追求利润,它的庸俗化、低俗化就将不可避免。
第三,四大名著的重拍最重要的不是选演员,也不是选导演,而是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本子。我被邀请参加了审阅重拍的电视剧《红楼梦》初稿的工作,我非常惊讶地发现,改编者居然不知道宝钗和宝玉究竟谁年龄大,宝钗叫宝玉“宝哥哥”,宝玉叫宝钗“宝妹妹”。因为这位编剧从他年轻时候一直到现在好几十岁了,总共只读过两遍《红楼梦》。 四大名著的改编,研究古代小说的专家们是不是满意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数以亿计的广大观众满意。而四大名著正是人民群众最熟悉、最了解、最喜欢具有最高期待值的艺术巨著。剧本是一剧之本,所以我希望投资方、制作方千万不要急于投拍,要先把剧本搞好。
改编名著要吃透精神把握内涵
沈伯俊教授:要端正一下重拍的目的。你究竟是怀着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给广大观众奉献一顿精神佳肴这个目的呢,还是仅仅想多赚点银子,意在炒作?如果真的是本着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么一个目的,你可以争取比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完成的那几部改编作品拍得更好,但是还不一定能超越它们。因此,改编名著一定要吃透名著的精神,把握名著的主要内涵,否则的话即使找人写剧本,写得很认真,也基本上可以肯定会是个废品。
看过两遍《红楼梦》就敢改编,你好大的胆子
马瑞芳教授:刚才周老师讲的《红楼梦》的编剧,我曾当面问过他,你《红楼梦》看过几遍,他说看过两遍。我说你好大的胆子,你看过两遍《红楼梦》就敢去动手改编。我觉得不仅改编要看透名著,就是选演员,也得像王扶林导演当年那样,要好好地培训一下。搞“红楼梦选秀”,我是山东赛区的总顾问,我们那里倒没出很大的洋相。我那天到北京,见到蔡义江先生,他是中国红楼梦学会的副会长,他刚刚参加完“红楼梦选秀”。他讲,我告诉你们一个好玩的事情,今天来了一个长得很好的男孩参演宝玉。我就提了一个问题,你演贾宝玉,你得谈谈你对黛玉有什么看法。这个男孩刚刚大学毕业正在求职,听了这个问题后他竟然理解成“对待遇有什么看法”,回答说,哦,年薪有四五万就可以了。这样的人怎么能演贾宝玉?所以我看演员得好好地培训。
千万别给唐僧找个妖精女朋友就成了
钱文忠教授:三位老师刚才讲的对名著重拍的意见,我都不敢苟同。为什么不敢苟同呢?我想这个只能是咱们所坚持的立场,但是恐怕我们的意见改变不了什么。我想现在还有看原著看了两遍再写剧本的,那就很好了,再过两年,就是看了动画片以后就写剧本了。也有记者问过我重拍《西游记》怎么样,我说只有一条底线,不管你怎么折腾,反正妖魔鬼怪你造几个新的也成,就是千万别给唐僧找个妖精女朋友就成了。
【随话】近几年,经典作品改编渐成风潮,对中国传统小说的四大名著影视剧重拍也已列入制作计划,并通过“选秀”等娱乐类节目大造声势。对此。我在欣喜盼望之际又是深怀忧虑的。我想,广大深爱中国传统经典的读者观众也有同感吧。
经典的改编,是创造新时代民族文化繁荣的一个重要渠道和方式。经典作品的改编,是对经典历史生命力的一种确认和延伸,改编经典可以从而普及经典,传承文化,弥合历史的距离感。比如希腊神话和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等的名著都被数次改编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据说也至少有九种电影改编版本。不少改编作品从不同侧重点重述作品精神,从而本身也成为了经典佳作。就“四大名著”来说,中国大陆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期间拍摄的四部电视剧应该说是获得基本成功的。当然,从今天对它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新时代审美观、摄制技术来看,对它们重拍未尝不可。
然而,对当下文化市场改编经典的现状来看,人们的忧虑不是没有道理的。就四大名著而言,在图书市场上,受所谓的“哈日”、“哈韩”等“时尚路线”影响,漫画版《红楼梦》里,林妹妹染了一头紫发,惜春留着时髦的“碎发”,秦可卿袒胸露背。漫画版《水浒传》中,阎婆惜竟然穿上了超短露背真空装来招待及时雨宋江,孙二娘竟然喜欢上了武松。另据六小龄童反映,河北有个作者写孙悟空竟和观音菩萨的养女生了个小孩,还是一对龙凤胎。在影视市场,周星驰版《大话西游》等恶搞名著的影视剧举不胜举,据说美国版《西游记》里,唐僧竟然和观音谈起了恋爱,还有他们深情接吻的镜头。顺便说一句,真是我佛慈悲!现在世界上有些人就是敢对佛教亵渎不尊,以这种态度让他们对其他宗教试试看?!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颠覆中心和主流、解构人文的深度,放纵感官享乐是近年来经典改编的误区。某些经典的改编作品已经发生了严重的价值倾斜,乃至于不同程度的崩坏。
我完全赞成四位教授对四大名著影视剧重拍的意见,改编者对四大名著首先必须树立敬畏经典、珍惜经典的心态。前些年,我记得中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准曾说过电视剧改编红色经典必须把握的三个原则:一是要认可原著的价值导向和精神风貌;二是要认可原著的人物形象与命运;三是要认可原著基本的故事框架。“否则就不是改编而是颠覆”。我认为,这三个原则同样适用于改编四大名著。四大名著影视剧的重拍当然不是照搬照抄,可以充分运用一些时尚的理念和手法,但关键是要把握经典的“内核”,忠于原著的基本主题、价值取向,忠于原著基本的情节,忠于原著对重要人物的人格定位、主要性格特征的把握,忠于原著的文化底色、时代、民族、地域文化的内涵。
我们殷切期望四大名著这些中华传统经典在当今的辉煌再现,但愿不要让广大读者和观众太多失望。拜托各位影视界大师了!
|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