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里访问边下河南村废墟

标签:
雾霾天路过边下河南村已经成为废墟我与这个村庄的故事杂谈 |
分类: 昌乐村影 |
前天(公历2017·12·29,农历冬月十二)上午,因故与老伴路过不久前拆除了的边下河南村,如今的边下河南村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符号,这里刚刚列入了废墟的行列……
与老家小埠前不到一里路的边下河南村是我益都师范毕业后第一个工作的地方,也是我老伴的娘家。人生里的喜怒哀乐一直弥漫在1968年深冬到1971年初春……
关于边下河南村的图片和文字,我拍的写的不少了,倘若用“百度”、“360”、“搜狗”等引擎一搜“刘福新 边下河南”,准保显示出一大溜网址来……
题目中的“雾霾”,不容置疑,2017年12月29日就是一个典型的雾霾天,12月份在我们山东昌乐基本上是晴朗的,12月29日的天气和空气是个例外……
我与老伴在12月29日外出更是一个例外……
关于“废墟”,我可以复制粘贴几段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废墟》:
“……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归宿;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一位朋友告诉我,一次,他走进一个著名的废墟,才一抬头,已是满目眼泪。这眼泪的成分非常复杂。是憎恨,是失落,又不完全是。废墟表现出固执,活像一个残疾了的悲剧英雄。废墟昭示着沧桑,让人偷窥到民族步履的蹒跚。废墟是垂死老人发出的指令,使你不能不动容。”
“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
“中国历来缺少废墟文化。废墟二字,在中文中让人心惊肉跳。”
“或者是冬烘气十足地怀古,或者是实用主义地趋时。怀古者只想以古代今,趋时者只想以今灭古。结果,两相杀伐,两败俱伤,既斫伤了历史,又砍折了现代。鲜血淋淋,伤痕累累,偌大一个民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一些空隙吧!让古代留几个脚印在现代,让现代心平气和地逼视着古代。废墟不值得羞愧,废墟不必要遮盖,我们太擅长遮盖。”
“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
“废墟不会阻遏街市,妨碍前进。现代人目光深邃,知道自己站在历史的第几级台阶。他不会妄想自己脚下是一个拔地而起的高台。因此,他乐于看看身前身后的所有台阶。”
“我们,挟带着废墟走向现代 。”
至于我对这个“废墟”的看法,还需看一看我的图片注脚——因为——因为——因为我的故事就在图片下边的注脚里……
时间是:2017年12月29日14点05分。
邵家庄与边下河南村是紧邻,属于乔官镇。
这个学校旧址里发生过不少故事,先说五个:
第一,这所破旧的黑暗的房子是一个叫“小由”的房子。小由的父亲太穷,将小由的母亲“典”(卖)给了尧沟一个男人。但小由的母亲经常回到这儿,又给小由生了个妹妹。小由的父亲1958年不幸成为饿殍,小由的妹妹少年夭折,小由精神不好,后来也死去了。这座房子成了空房。
第二,边下河南村没有学校,雇了个老师,就在这里作教室。我来的时候,接替了团埠坡那个雇佣的女教师陈玉华。这位陈大姐很好,刚教学的时候,还帮着我管理学生好几天。
第三,院子不大,屋子很小,但村里开会都在这个地方。开会前,总听到不少“粗话”和“脏话”。一个小农村,要想听到文明的语言是很不切合实际的。这就是我的社会大课堂。
第四,我来这儿教学的第二年,新生入学,这所小屋根本盛不了,支部接受我的建议,学校搬到东边一个大院了,此处成了我的宿舍。但一所房子隔成两半,我住东边,西边成了边下河南村卫生室,赤脚医生是支部书记的三弟刘文书。还有一件,这儿也是边下河南村的团支部会议室,我当时兼任团支部副书记。团支书是刘祥风。另外,我那时不是党员,但每逢学习党中央文件,党支部就让我读文件,这是个很奇怪的事儿(说明农村文化水平不高)。
第五,这个小院与它的原主人一样,我也在里边遭受过多次折磨——谁会想到一个在益都师范上学的年代就任过“专案组长”的人会沦落到如此地步?我之所以拍摄这个地方,是不想将我的故事也成为“废墟”。
倘若看到我博文的政府工作人员,给反映一下。









给即将拆迁的边下河南村留个念想(上集) (2017-09-01 17:00:2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xa58.html
昌乐县南郝镇边下新村 (2015-01-28 19:03:2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vkeh.html
(原创)边下村的“东西街”和“西北崖”在我或浓或淡的记忆里 (2012-05-03 22:35:4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e00d.html
(摄影)庚寅年春节(七)——边下之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h5gq.html
边下街——我有一辈子诉说不尽的故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o2qz.html
(散文)井与乳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o1du.html
昌乐县边下街摄影杂记之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o2xo.html
(散文)再到边下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hawd.html
大年初三,走亲戚(丁酉年春节记事之四)(2017-01-31 00:48:2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x0im.html
下楼村主街和边下村村北的秋景(10月18日) (2015-10-19 09:49:1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w34r.html
(追补图片之十二)去了一趟东刘村(2013年10月5日) (2013-10-19 22:35:5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egzr.html
无意间又到了下楼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ea0j.html
(摄影)昌乐县城南街道边下河南图片拾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o5dp.html
(流年碎影)边下河南村轶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o5a6.html
(村影故事)南寨风云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17a9b.html
(村庄故事)杨徐有两棵镇村之宝——一榆一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17a9x.html
(村庄故事)周家庄子摄影札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17aa2.html
(边走边拍)从南寨到杨徐的路上 (2012-05-07 19:43:2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e03g.html
(摄影故事)南寨与杨徐之间的小丹河河滩见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17a9c.html
清明时节的方山·杨徐村徐锡广的梨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elxf.html
人生尽意山水间,只要走出便是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dz9m.html
昨日同学伴我行,山水村影乐其中 (2011-03-05 13:30:54)
(岳家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17a2h.html
街街堵路路泥——昌乐县城南街道北寨村采访纪实(上)(2013-07-23 07:46:5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eeba.html
(图片)三次迁址的村庄岳家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du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