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魅力女市长”怎敌“普京宝贝”?

(2008-05-09 00:20:03)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系列

(博首热点栏推荐文章)

 

“中国女市长魅力榜”本来是一个市场开拓品牌广告活动,没想到众多媒体一个劲按官员政治建设的要求热评如潮。不论褒贬,你观点越锐文采越酷,人们对这个并不知名的姿格网印象越深,商家广告效果就越好。就这项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而言,对中国政坛培育女性精英只是过眼烟云不会起多大作用。如果真想有所建树,不妨对比上个月俄罗斯因“普京离婚风波”而披露的“普京宝贝”,也许对中国打造“政坛美女精英”会有所启示:

 

主体不一样。俄罗斯政坛打“美女牌”是总统出面,公开提出选美要求,普京“引美”后又特别关照得成正果。我们可以理解中国官方还没有开放到这个程度,至少是做了未必明说。这个风头只好让号称传播美育知识实为名牌服饰厂商提供网络零售平台的民间网站所抢,但人家是在官场搭台唱商业大戏,醉翁之意并不在酒,而我们还在说这究竟是茅台还是五粮液?

 

符号不一样。普京要的就是蜚声体坛艺坛的“美色”,他在杜马选举前抱怨说,党内漂亮迷人的女代表太少了,远远达不到吸引投票者的程度。在中国,不仅政坛没有公开打美女招牌,而且这个姿格网为了与社会表面价值趋向保持一致,也只说衣着打扮,偏重于服装款式,而且年轻女市长在评选和决定中并不占什么优势,让人觉得是在有意避讳敏感符号,没有想到商业网站或参选网民在“美色”面前也这般衿持。

 

客体不一样。人家普京要选美女不是暗示或搞弦外之音,而是直接钦点体坛艺坛的霍尔金娜、卡巴耶娃和查卡诺娃等全国知晓度极高的5名艳光四射的美女。中国这家网站仅从各地政府网站上提供了并不完全资料作为网民“政治意淫”的对象,即使是所谓的前十名,对全国网民而言,也是一个虚拟的抽象对象。在我国,真正符合网络直选的,96名女市长远远比不上姚明或者张子怡。

 

目的不一样。普京公开使用“美人计”,冒着被人闲话损害英名的风险,使统一俄罗斯党的议会选举票源滚滚,保证了该党议会选举的多数席位。而中国政坛也不乏使用美女,因没有政党竞争这个“永恒动力”,使用的目的谁也不敢说有普京这样坦然公开。即使是姿格网站关于“女市长们的形象总体偏于朴素”的结论,很难说不是在引导消费,真实的用心只不过是拿女市长作道具开拓自己在全国的市场而已。

 

选民不一样。“普京宝贝”首先是体坛艺坛有质感的“花瓶”,她们在政坛横空出世后,并不是被人宠着哄着,而是代表政党到各选区接受选民的检验,事实验证普京眼光不凡,5朵金花均以高票当选进入杜马。而中国所谓魅力女市长,照说也应该有一定政坛质感,不按民主政治模式而是按商业模式“营销”,接受的是水分极大极不理性的网络选举,这正是媒体不屑于“魅力”呼吁民选的重要原因。

 

断言姿格网暂时不会有什么大的政治抱负,其商业目的如何我们拭目以待。但这一举措对于我国政治建设特别是女性精英培育并不是一无是处,它让我们在“普京宝贝”面前反思:应该像普京那样坦坦荡荡爱美女;开发美女资源可以拿到桌面上来研究;美女不仅“养眼”而且“养政”;我们不仅可以搞“美女经济”,我们也可以搞“美女政治”,就看你是什么目的和理念;中国美女应该像俄罗斯美女那样敢于绽放自己的美丽。

 

普京让五朵金花在议会选举中大放异彩这只是铺垫,让自己指定的接班人梅德韦杰顺利登基,才是他总统任期届满后的最重要夙愿,这曲“美人计”出乎意料合乎大道可算当今政坛一绝,“普京宝贝”实际上成为了“俄罗斯宝贝”。

 

 

随记:女性政治精英成为社会与媒体关注的宠儿,有利于妇女问题的解决,但在当前以男人眼光为主流标准的世界里,女性政治精英似乎难以摆脱"女性特质"问题.这方面,韩国机构招聘女性时,由法律规定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女性考官,以矫正男性眼光的偏颇,防止过分关注女性政治精英"身体美学意向".中国政坛刚刚归隐的吴仪留给我们的记忆还没有淡去,她也是少数,在政治场域就是一丛绿叶里的一朵红花,但她绝不仅仅是美丽的风景,她的远见卓识和强势问政,不仅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更警示我们,仅关注女性精英的身体和形象是何等地庸俗和无聊.是男性主导社会的落伍.

 

文化时评文章奉献: 

 

史上最牛美女房地产广告(图)          北大校友为何不“仰望天空”?

           

《汉宫秋月》背后的掌故              警惕社会对年轻人的5种变相歧视

中国用人成败拿制度说事还不够格     匡正官员行为要激发其道德自觉性

 

富豪校园征婚女大学生如何接招?     宋徽宗字画拍卖再破天价是喜是羞?

普京,拒做女人“生活资料”的男人?  背诗应景是对“东坡精神”的反讽

 

长江采访顾拜旦关于"巴黎乱象"        28岁厅官怎样过青年节才是新闻?      

能否以游戏心态面对奥运圣火传递?    京山新政与仇和新政都是“触电新政”

 

竟有专家要东航再次“返航”           能让你流泪的“心灵鸡汤” 

清明节我祭奠的是“死”去的文化       中国商人与拉登有交易可谈吗?        

    

14岁如花生命在春天戛然而止           留学生回国内如何干傻事? 

现代岳阳人为啥都找“范仲淹”?       警惕北京奥运会前的政治勒索  

 

留学生“三声呐喊”是举轻若重吗?     应聘者应当规避的“隐性规则”

皇帝淫母缘于儿时的“恋母情结”       金牌大户为何不敢称体育强国?  

 

 

“青歌赛”随笔集锦:

 

为何鄙视本山的俗又妒嫉秋雨的雅?  “土苗组合”何以感动“短信中国”?

 

对“原生态”既不要媚评也不要娱评    余秋雨点评歌手不可太多“无聊”

是谁在跳着“芭蕾舞”给歌手打分?    莫把余秋雨逼成了青歌赛中的赵本山 

 

"余秋雨版块"溃败预示流行歌不行?     公务员面试PK青歌赛的12个败笔 

请保留青歌赛中的另一种“原生态”?  风光李谷一为"最低分"而痛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