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湾散文诗的开山祖——商禽及其散文诗/安琪(《海峡瞭望》2016年12月号)

(2017-01-28 22:56:37)
标签:

安琪

海峡瞭望

商禽

胡亮

鲁亢

分类: 安琪文论

台湾散文诗的开山祖

——商禽及其散文诗

安琪

 

20161016与川籍青年学者胡亮在京的重逢决定了本年度《海峡瞭望》最后一篇被撰者将是诗人商禽。其时我正带着胡亮逛游至鼓楼,一个晚上的话题均在诗与人上打转,临近鼓楼庞大的暗红建筑前,我们恰好说到了台湾前行代诗人,他们高寿、健康,声名卓著,新世纪以来成为大陆各种诗歌活动的明星,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国宝级尊崇不读台湾前行代诗人诗作,不知大陆文革对现代诗歌史上同期诗人的灭绝性打击——大陆的许多诗人说起来还是台湾前行代诗人的老师(痖弦早年就视何其芳为诗神,诗风也深受何其芳影响)。近几年因为写《海峡瞭望》台湾诗人专栏缘故,一个个阅读台湾前行代诗人,一次次为他们精湛的诗艺和沉郁的家国情怀所打动,涌出更多的反而是对大陆老一辈诗人几乎全军覆没的哀叹——大陆的各种诗歌活动,基本见不到60岁以上的大陆诗人,更遑论7080乃至90岁了。呜呼。

就像今天,为了撰写商禽,我搬出了家中与台湾诗歌有关的几个选本:《中国新诗百年大典》(第9卷)、《台湾现代诗选》以及《台湾文学史》,逐一细读与商禽有关的部分,我同时想起鼓楼之夜胡亮转述了台湾诗人张默此言:商禽是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台湾诗人,当年曾进入前四。胡亮并且应我之约发来他即将出版的《琉璃脆》一书中与商禽有关的条目,请允许我约略勾勒该条目提供的如下信息:1,商禽之笔名来自于他的本名罗燕,据流沙河考证,“燕”就是“玄鸟”。《诗》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2,商禽的作品中多有与鸟、与动物有关。3,商禽已然具有大诗人气象——虽说他仿写鲁迅,多年出不来。4,鲁迅伟大的《野草》执教了两个诗人,在台湾,是商禽,在大陆,是昌耀。

千字短文,胡亮提供了如此多的考证结果,实为内行,我便也偷个懒,直接把胡亮观点搬到本文——在作者自己无法有更精辟的见解呈现世人之时,老老实实引述其他方家之言不失为一种办法,也是对读者阅读最好的报答。经由胡亮此千字短文的方向性引导,我确实从商禽的散文诗中读到了他和昌耀共有的鲁迅之气息,那种语感,在文白之间时时处处闪现出的古奥和冷凝,沉沉地把你的心往地底一下一下击打着。百度商禽,发现他被誉为台湾散文诗的开山祖。散文诗在大陆一直处于幽暗不明状态源自于这种文体的轻和浅,风花雪月、浅唱低吟、心灵鸡汤,构成了这种文体的主调。也就是,在大陆诗人心中,散文诗是极其缺乏现代性的,它确乎还停留在19世纪抒情诗时代。在大陆,只有诗人昌耀的散文诗为世所公认,他独自在思想的幽谷里前行的姿态令人难忘。但因为昌耀的现代诗也非常出色以至于他的散文诗人身份并不凸显。2008年,大陆诗人周庆荣和灵焚执意于散文诗创作,并举旗“我们”,在吸引了大量诗人投身散文诗创作后,当会对大陆散文诗的格局和走向有一个质的突破。这是我们期许的。

说起来大陆诗人对台湾散文诗状况了解也是不多,前一阵在首都师范大学听闻孙晓娅教授盛赞苏绍连的散文诗,此番又听到胡亮言及商禽在散文诗上的成就大于新诗,脑海中总算留下两个台湾散文诗人名字。其余便一片茫然。商禽收入《中国新诗百年大典》(第九卷,唐捐选编)计有诗作39首,其中散文诗26首,确实更优于新诗。刘登翰先生注意到商禽在散文诗中“吸收最多的是小说的手段、人称、叙述方式、视角以及事件、情节、细节等,而且都浓缩化、诗化和象征化”(刘登翰这段话也是可以用来评价鲁迅《野草》一书的),我在读商禽《籍贯》一诗时就有同感。

《籍贯》叙述的是“我”和“一个声音”的对话,那声音询问“我”的籍贯,“我”由小到大从“四川”答到“中国”再答到“地球”直至答到“太阳系”,对方才有点勉强明白,等“我”反问对方的籍贯,得到回答,“宇——宙。”

这首散文诗首先在立意上高人一筹,假借“我”与“宇宙”的对话,为的还是突出“我”所属的籍贯,无论四川,无论中国,“我”都尽量自豪地做了阐述,四川是天府之国,中国面积一千一百余万平方公里,人口四万万五千万,有五千年历史文化,是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一……是的,诗人本意就是在此——向全宇宙告知自己是中国四川人!

我曾多次在文中说到,台湾前行代诗人因为历史的原因:青年在大陆求学,中年移居台湾,经历过战争,也切肤之痛于两岸隔绝带来的亲人之生死两茫茫,他们的乡愁诗因此便格外动人,几乎每个前行代诗人都有传世之乡愁诗篇,且各有各的写作角度,绝不雷同。商禽的散文诗《籍贯》自也是台湾乡愁诗的名作,它像一幕独角戏,一个人在旷野之中面对一个声音在诉说自己所来何自,其情其景,可悯可叹可哀可赞。

同为四川人的胡亮想必特别理解商禽在遥远的彼岸回望大陆此案的伤怀。

诗人欧阳江河著有一长文《命名的分裂》对商禽散文诗《鸡》进行富于逻辑辩证思维的分析,欧阳江河认为,商禽的散文诗属于读者重读时找不到第一次阅读的痕迹的那种——就像在博尔赫斯的《沙之书》中读者翻不到第一页。巧合的是,欧阳江河亦是川人。

《鸡》依然犹如小说一样从一个情节入手,星期天,我在公园啃食午餐,忽然想起已好几十年没有听到鸡叫,于是试图用那些骨骼拼凑出能够呼唤太阳的禽鸟。终于无效。因为,鸡的工作已经不是呼唤太阳,而是不断进食,成长为人类的食物。

这样的诗让人无语,让人感到身为人类的羞愧,在鸡面前,在自然万物面前,人类的残忍被一个诗人的良心发现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贪婪改变了鸡的本质,鸡丧失了呼唤太阳的喉咙——连日光,人类都可以制造。

商禽的散文诗,才是我们热望中的继承了鲁迅《野草》一脉的散文诗。写完此篇,我萌生的冲动是,重读昌耀——这被鲁迅执教的另一个伟大的散文诗人(胡亮)!

 

                                         2016-11-10,北京,不厌居。

 

 

商禽散文诗三题

 

火鸡

 

一个小孩告诉我:那火鸡要在吃东西时才把鼻子上的肉绶收缩起来;挺挺地,像一个角。

我就想:火鸡也不是喜欢说闲话的家禽;而它所啼出来的仅仅是些抗议,而已。

 

蓬著翅羽的火鸡很像孔雀;(连它的鸣声也像,为此,我曾经伤心过。)但孔雀仍炫耀它的

——由于寂寞;而火鸡则往往是在示威——向著虚无。

 

向虚无示威的火鸡,并不懂形而上学。

喜欢吃富有叶绿素的葱尾。

谈恋爱,而很少同恋人散步。

也思想,常常,但都不是我们所能懂的。

 

 

跃场

 

满铺静谧的山路的转弯处,一辆放空的出租轿车,缓缓地,不自觉地停下来。

那个年轻的司机忽然想起的空旷的一角叫"跃场""是呀,跃场。"于是他

又想及怎么是上和怎么是下的问题——他有点模糊了;以及租赁的问题,

"是否灵魂也可以出租……?"

 

而当他载著乘客复次经过那里时,突然他将车猛地煞停而俯首在方向盘上

哭了;他以为他已经撞毁了刚才停在那里的那辆他现在所驾驶的车,以及

车中的他自己。

 

 

长颈鹿

 

那个年轻的狱卒发觉囚犯们每次体格检查时长的逐月增加都是在脖子之后

他报告典狱长说:“长官,窗子太高了!”

而他得到的回答却是:“不,他们瞻望岁月。”

仁慈的青年狱卒,不识岁月的容颜,不知岁月的籍贯,不明岁月的行踪;

乃夜夜往动物园中,到长颈鹿栏下,去逡巡,去守候。

 

 

 

商禽(19302010)诗人。四川珙县人。本名罗显烆,又名罗燕,罗砚。笔名有罗马、壬癸等。1950年从云南去台湾。翌年在《现代诗》上发表诗作,1956年加盟纪弦组织的现代派阵营。之后加入《创世纪》,成为台湾超现实主义的典型代表。曾任台湾“现代诗奖”评审委员。作品有《梦或者黎明》《用脚思想》《梦或者黎明及其他》《商禽·世纪诗选》等。商禽的诗在大陆、台湾、香港、日、韩、法、英等国家和地区享有盛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峡瞭望》专栏】

2012年第12期:因为太太的缘故——读洛夫诗作《因为风的缘故》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3pa.html

2013年第1期:抓住生活中诗意的瞬间——读紫鹃诗作《动物生活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3y0.html

2013年第2期:她诗中极具先锋意识的书写风格——读颜艾琳诗作《听海子的妈妈朗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46l.html

2013年第3期:每个诗人一生中都要给春天写一首诗——读管管诗作《春天的鼻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4vu.html

2013年第4期:他的想像力总是跑在阅读者和常规思维前面——读白灵诗作《目睭金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5fw.html

2013年第5期:中正诗风的写作——读林焕彰诗作《中国,中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60x.html

2013年第6期:在自己智慧能够指挥到的地方行驶——简读方群诗作《过儋州东坡书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6fo.html

2013年第7期:诗的张默和人的张默——读张默诗作《无调之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6ry.html

2013年第8期:“一整座海洋的静寂”——读罗任玲《风之片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77p.html

2013年第9期:夏天就这样被公报私仇处决了——读杨小滨诗作《四季歌·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7mg.html

2013年第10期:为了心仪的梦想——读孟樊诗作《九寨归来不看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89j.html

2013年第11期:诗人可以为历史作证 ——读鸿鸿诗作《闻以军退出加萨走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8q5.html

2013年第12期:变造古典,添入现代意识 ——兼读唐捐诗作《细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8q8.html

2014年第1——2合刊:女性命运悲剧的一面——读洪淑苓诗作《女声尖叫》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9o0.html

2014年第3期:一首动人的乡愁诗——读痖弦诗作《红玉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a8m.html

2014年第5期:新风格实验的女诗人——读阿芒诗作《打打打打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azm.html

2014年第5期:他不会顺着常人的思路去构思写作 ——兼读陈克华诗作《车站留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azn.html

2014年第6期:有着浓郁古典中国味的现代——读方明诗作《黄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uxqz.html

2014年第7期:他是我们时代的文化勋章 ——兼读周梦蝶诗作《孤独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uzv9.html

2014年第8期:“他们在那里而我不在”——读叶觅觅诗作《他度日她的如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2k2.html

2014年第9期: 青春的席慕蓉,乡愁的席慕蓉 ——兼推介席慕蓉歌词《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3y5.html

2014年第10期:并非只写乡愁诗——推荐余光中诗作《鹤嘴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5t0.html

2014年第11期: 罗门和他的战争诗——读罗门诗作《麦坚利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8u2.html

2014年第12期:三毛:东方邪典——兼推荐三毛诗作《七点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anj.html

2015年第1期: 诗的无所顾忌诗的无所不能——兼读鲸向海诗作《征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bv3.html

2015,2-3合刊:诗是普世的人世的感动——兼读郑愁予诗作《错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gvy.html

早逝的天才有着何其旺盛的创造力——兼推荐林燿德诗作《终端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gvz.html

 2015年第4期:传统中国文人的风范——兼读萧萧诗作《不让康乃馨消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jlr.html

2015年第5期:歌的孤寂可以经由演唱宣泄出去——齐秦的诗齐秦的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gs4.html

2015年第6期:能艳能豪,能诗能书——陈维德旧体诗一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if4.html

2015年第7期:她诗中的决绝特质——龙青《正在醒来的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lvo.html

2015年第8期:隐匿之于我,还是一个谜——隐匿诗10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oda.html

2015年第9期:诗之于一个女性的静静的光芒——罗思容《揽花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r9m.html

2015年第10期:人以什么成为诗人——向明诗作《尽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seg.html

2015年第11期:诗本身就是抽象画——陈育虹诗作《让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unn.html

2015年第12期:再度引发辛波斯卡热潮的陈黎和他的诗——陈黎《战争交响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xvw.html

2016年第1-2合刊:他异端的思维,造就了他异端的写作——推荐许赫短诗一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w0dp.html

2016年第3期:涵纳万物于诗中的能力——推荐黑侠诗作《水手之歌——致海上的女妖们》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zpp.html

2016年第3期:创造语言新世界的快感——推荐李进文诗作《油菜花写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wgbx.html

2016年第4期:诗是一种意象思维——简政珍的诗与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w9ib.html

2016年第5期:关于苏家立其人其诗的猜想——推荐叙述型诡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wc50.html

2016年第6期:“一个天才中之天才”——纪弦其人其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wdbu.html

2016年第7期:万物安睡若死,世间独我一人——秀实和他的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wgbw.html

2016年第8期: 一个能把眼睛往下看的写者——推荐叶莎及其诗作《乞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wn4y.html

2016年第9期:她不惮于在诗歌中燃烧自己——冯瑀珊及其诗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wr8y.html

2016年第10期:从唐诗中走出的女教授——诗人林淑贞及其诗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wvvf.html

2016年第11期:他正朝着自己期待的写作方向走——灵歌及其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wxpv.html

2016年第12期:台湾散文诗的开山祖——商禽及其散文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wzr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