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8,310
  • 关注人气:66,1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之行(十):天国还是净土

(2010-08-13 07:52:23)
标签:

禅院

大佛

净土

图书馆

四川

文化

分类: 僧众弟子

四川之行(十):天国还是净土

 

四川之行(十):天国还是净土

  我几乎是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大佛禅院,并且挂单于此。放下行李,洗漱已毕,长出一口气:又活过来了!

  罗兰·巴特在他的《一个解构主义文本》中曾引述过一个禅宗公案:一个小和尚问老师父,什么是真理呢?师父找来一桶水,将这个小和尚的头用力地按到水里,直到几番挣扎,冒泡渐微时,才将他的头提出来,然后说道:你求真理像空气时,便知什么是真理。

  我虽还未领悟到什么是真理,但也的确是“冒泡渐微”,虽然离开寺院只有四天,但感觉到再不呼吸就要咽气了。

  进入大佛禅院,第一感觉一定是一个“大”字。这里什么都是大两号的,除了人没变。进去之后,一通好走。

  我们被安排在客房,像是宾馆的标准。收拾停当后洗了两件衣服,问服务员哪里能晾,说是在二楼走廊那头。待我上得二楼往走廊那头一看,好,一百多米,又是一通好走。

  接待我们的是佛学院放假后留在客堂帮忙的一个沙弥,名叫镇福。向镇福师问明了这里早晚殿和过堂的时间。隔天就有“组织生活”了。

  第二天上午,随贤才法师去参访了大佛禅院图书馆。

 

四川之行(十):天国还是净土

  图书馆原本在佛学院的二楼,今年做了调整,搬到与峨眉讲堂同一个建筑里,右边一个很大的空间,这里目前的藏书在三万册左右。

 

四川之行(十):天国还是净土

  左边是峨眉讲堂,会举办讲座等文化交流活动。

 

四川之行(十):天国还是净土

 藏书架

 

 

四川之行(十):天国还是净土

阅览区

 

 

四川之行(十):天国还是净土

四库全书

 

 

四川之行(十):天国还是净土

藏文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

 

 

四川之行(十):天国还是净土

  这个图书馆对游客是开放阅读的,每个桌子上都放有因果类的入门读物。在搬家以前,进来翻书的游客还是有一些的,不过搬下来以后因为离开了游览区,所以很少有寺外的人来这里阅读了。据介绍大佛禅院的方丈永寿法师也有计划将来建一个专门的图书馆的。

 

四川之行(十):天国还是净土

  四川的夏天潮热难当,当前这里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付潮湿。馆内到处可见这种通常见于工厂内的大个风扇,没档,打开后就一个风力,很强劲。不光如此,还要给书籍加上防潮剂,并且塑封。但人力毕竟有限,上面照片中的四库全书的书脊上已经隐约可见一些霉斑。

 

 

四川之行(十):天国还是净土

晒“经”

 

 

四川之行(十):天国还是净土

从这些卷曲的封面,可感受当地的潮湿

 

 

四川之行(十):天国还是净土

报纸阅览架

 

 

四川之行(十):天国还是净土

这套桌椅像古董

 

  大佛禅院目前没有义工,里面的工作人员都是招聘而来。虽然酬劳不高但也说得过去,吃住都在寺里。关键是面对三宝这样的具力业门,这种护持工作是殊胜难得的,在这里恭敬承事,一定会为自己培集到厚厚的福报。

  陪同我们参观的工作人员叫王亭亭,她是湖南长沙人,大学在北京读书时就经常到寺院走动,后来到英国攻读“人类音乐学”硕士学位。今年她给自己放了一年的长假,希望能够回到国内在寺院里过一过清净的生活,以后再回去继续学业。正好在网上看到了大佛禅院的招聘,就过来了,通过这个渠道来到这里的也不止她一个人。

  图书馆的工作是很多爱读书的人所神往的。阿根廷文豪博尔赫斯曾经说:如果真有天堂,我想那里应当是图书馆的模样。如果世间的图书馆都像天堂的话,那么三宝净地的图书馆可以说是极乐世界了吧。这里不仅可以阅读到人类文化的精华,还可以造作许多恭敬承事三宝的纯净善业,福慧双修的所在。

  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像王亭亭这样豁达地放下身边的一切,跳出小圈子,超越生存的境界,来到这一片广阔的天地。但我知道,这也非是少善根福德因缘而能够成办的。

  今天,龙泉寺开放了很多部门接纳义工的参与:文化部、基金会、法会系统、工程部、艺术组乃至程序开发小组,师父的理念是“以事业凝聚共业,以共业推动事业”,我们为有善心,有发心的人提供了最好的发展平台,我也亲眼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在这个平台上慢慢超越自我,活得越来越精彩。

  今天,大佛禅院也正准备启动义工的招募计划,图书馆的几位工作人员受命于永寿大和尚,正在起草策划案。到那时,又将有许多有缘之人能够踏入这片不可思议的土地,迎接自己命运的转变。

  你知道一万年前,荒野中的一条小溪,兀自向东流去,在它与大海相接的瞬间,记起了生命。
 

 

 

相关链接:

四川之行 (一) :下山与上车

四川之行(二):列车上的自修室

四川之行(三):素菜的味道

四川之行(四):Web2.0、SNS与博客书

四川之行(五):自目可剜,佛财难得

四川之行(六):一支插曲

四川之行 (七) :仁者乐山

四川之行 (八) :特殊年代的记忆 

四川之行 (九) :索道峨眉

四川之行(十):天国还是净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