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问题应回到“微观”上解决

(2011-03-06 22:52:45)
标签:

教育

分类: 专栏文章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关于教育的话题理所当然是今年两会的热点。

   要是单单列数“问题”,仅仅是媒体披露的代表提案,都会让人眼花缭乱、感慨万千。入园难、小升初、异地高考……哪一件都事关百姓利益,哪一件都是大事和要事,容不得推诿和搪塞。可话说回来,要真立马予以解决,恐怕也很困难,也远非教育部门自身能解决得了的,这里面牵涉着政策和钱,尤其是钱,因而才有媒体这样说,教育的问题最终是个“经济”的问题,毋庸讳言,中国教育一向比较缺钱。

  有钱当然是好事,可有了钱就能解决一切吗?或者我这样表达我的观点,今天的中国教育最缺的到底是什么?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常常得以去各类学校采访。然而遗憾的是,即便是那些生活在大都市里,每天坐进宽敞的教室、享受着现代化教学条件的学生,为何也感受不到教育的快乐?上学在学生们那里,正渐渐异化为一种煎熬和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也越来越蜕变成一种单纯为了分数的训练和灌输。

  当教育变成了雕塑和修理、奴化和打压、批评与指责时,人性和生命的扭曲便凸显了,厌学乃至于厌世,一切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似乎都可以找到根源。扪心自问,我们是在“育人”吗?如果是,有什么样的“率”或者“公式”、“定理”比学生的成长更重要,比生命更有价值?难道教育不是“人学”而是在驯化“动物”?教育必须回到“人”上来,研究和“发现”学生,尊重他们的生理、心理,尊重兴趣和个性,以“学生为主体”,按照“学生的方式”,否则哪里是对学生的尊重,哪里有生命的狂欢,哪里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说到底,教育的问题其实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问题,而这,或许不是民生,却是“国运”——维系和决定着国家的命运!我们不是总说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吗,这话不虚。当教育偏离了本质和规律时,有再多的钱,也只能搭建高楼,却独不能解决育什么人的问题。

  教育说远点是一个民族对未来的信仰,所近点是在培养公民,再近点就是让学生多一点幸福感。一个精神愉悦、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人,他首先是一个内心和谐的、发展的人,先成人,再成才!

  有人或许会说,两会应该研究的是宏观问题,比如均衡发展、教育投入等等,这个观点没错,但任何宏观问题都需要先找到“入口”,也就是回到“微观”上解决,有时候,离开了微观,反而会觉得无从下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