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骑马看教育]不能忽视的“两率”

(2009-07-06 10:17:58)
标签:

教育

分类: 专栏文章

 无休无止,越演越烈的死揪升学率的应试;越来越枯燥的课堂教学导致的厌学和辍学;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生存能力的急剧下降;学生创造能力的泯灭和个性的缺失;教师职业的倦怠甚至职业的沦丧;此起彼伏的校园惨剧……

    问题,问题,全是问题。中国教育再不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仅仅停留在理念的探讨上,显然是缺乏生命力的。因而变革首先需要从课堂实践开始。

    都说课堂是教改的“主阵地”,可为什么面对传统课堂的弊端我们却显得束手无策?各种花样繁多的“新课改培训”,为什么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到底突破口在哪里?

    能不能找准关键揪准“七寸”?课堂“沉疴”不根除,所谓素质教育就只是一句空谈。

兖州一中从2004年开始课改。杜校长说,课改源自我们所做的一项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两率”调查——“课堂精力流失率”和“高效学习率”。

    调查分为针对教师的和针对学生的。对教师的调查涉及教学能力、教学态度和总体评价。对学生的调查包括“该科课上你精力流失?”:A、一、两分钟  B5分钟左右  C10分钟左右  D20分钟左右。“该科课上你高效学习?”:A35分钟以上  B30分钟左右 C20分钟左右  D10分钟左右。

  调查出来的数据触目惊心:课堂精力流失率竟高达38%,而高效学习率不到50%

  回想起那时的课堂,杜校长说:“校园飞来一只鸟,几乎全校学生都能知道。稍有风吹草动,学生的目光唰一下就飘走了,精力流失太高了。”

   他还发现了另一个现象,患了感冒的老师课堂效果是最好的,因为老师嗓子不舒服就会少讲。他在和学生的攀谈中也了解到,很多学生最怕老师遇到高兴事,因为老师情绪高涨时往往嘴巴就刹不住车,讲起来没完没了。教师少讲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这样的事实发人深思。

   “两率”调查同样让教师感到震惊。

   李平老师说,那一刻自己真的感觉成了“悲剧英雄”——嗓子教哑了,身体累垮了,结果却事与愿违。老师们也认识到再这样下去不行了。学校适时提出“严格规范管理+课堂教学改革=谁都能成功”,高效课堂必须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始。

今天的课改迫切需要的就是“从问题入手”,只有直击问题,才能找到“途径和方法”。仅仅有课改的理念,而受困于“方法”,是当今课改遭遇到的最大尴尬。能解决问题的教育才是好教育,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好方法。

    因而,我一直认为一个教育记者,他应该与一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有所不同。他要洞悉和把握教育行业的发展状况,了解一线教育的真正需求,善于以自己深刻独到的见解去伪存真,并且借助发掘到的新“典型”,来影响和带动教育的发展。当然教育记者还应该承担教育的责任,以务实和科学的精神,在研究和学习中形成自己的教育观,有能力为教育“把脉”,执着地引领着一线教育以“行动研究”去解决困扰的实际问题,从而为素质教育和新课改找到“出口”。

三年来,《中国教师报》在山东省推出了三个课改典型,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兖州一中。从而在全国引发了一场关于山东教育的“课改旋风”。尤其是杜郎口中学,至今每天前来参观学习的不下千人,其引发的教学思考将是深远巨大的,必将因为“教学方法”的改变,而推动课堂“教学制度”的变革!

三个典型的共同之处在于:从制约教育尤其是传统课堂教学的诸多“问题课题”出发,揪住问题做“行动研究”,通过反复的实践和反思,寻找出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实现教学相长,让课堂体现出“生命的狂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