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家居 |
分类: 先锋·设计 |
2011年底,博洛尼联合日本市浦设计、日本高龄者财团和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共同引进了日本《老年住宅设计手册》的中文版,希望其中理念能够引发国内设计界的思索,促使适老化设计成为建筑设计中的常规因素,给老年人以及未来将老的每一个人提供理想的归属。2013年初,博洛尼又于设计结缘,我们的精装研究院联合中国建工出版社,引进收纳女王
近藤典子的设计著作中文版——近藤典子助你打造一个井井有条的家。
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视频,都是欧美国家小户型的经典案例。整个房子如变形金刚一般,这里折叠来那里变化去。但据我观察了解,其实欧美人不太缺土地,他们对小户型是有浪漫主义幻想和个人趣味的,基本是高技派、后现代主义的试验田。而实用性与审美性结合相对好的,应该是香港和日本。这两个地方都是寸土寸金,尤其是日本,是真正的小户型王国。东京,世界第二大城市,摩肩接踵率令人咂舌,再加上日本地少人多,物资短缺,国民更对小户型青睐有加,折算成人民币高收入,在那边儿也就住个八九十平的屋子。因此他们对智能收纳的研究极为精深,首先根据屋主特性做细分,男主人什么职业,正装多还是运动装多;女主人什么职业,要备几双高跟鞋靴子和平底鞋的大致比例。
最智能化的欧式小户型,是高科技产物基本和样板间一样,含金量极高,成本和维护费用也特高。而日本、香港,这些设计上的细节经验,非电工、科技等硬部分,是可以很好学习的,也适宜推广。近藤在和大和房屋这些日韩一流企业有众多合作项目,这次的书里,就选取了5套不同的住宅案例。从玄关到起居室衣帽间,再到动线设计等等,是收纳女王这么多年来专业活动的集大成之作。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高效率地生活,如何保证收纳“物尽其用、规模适当”,如何确保顺畅的动线,如何让家里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得轻松愉快,这些问题都可以跟国内从业者和顾客好好讨论。
我们的精装设计院同事和我聊这件事时,列举了四个引进的理由——
1,这是一份日本住宅精细设计的浓缩。通过良好的收纳设计和动线设计,以实现空间最大效能的利用,体味“物尽其用、规模适当”,通过细节上的努力,能很好地理解日本住宅的“小空间大使用”的道理。
2,这是一个对设计的再定义。日本设计之所以能在全球设计中独树一帜并持续发展,核心是为使用者做设计,尊重使用者的感受,在设计过程中对儿童、老年、隐私等的特殊考虑。而这些正是这本书的核心思想。
3,这是一本生活经验的丛书。设计是来自对生活的感悟和积累,尤其需要家庭生活的积累,而这本书正是集合了作者历练20年2000多个装修整理经验的收纳大家的经典之作。
4,这是一套设计的方法论。科学性的分析归纳和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尤其是对专业设计师来说,一个住宅的设计貌似非常简单的小儿科,但我们恰恰忽视了科学性的方法,直接照搬书本的理论或以自己的直观经验来设计,岂不知会直接影响了未来居住者的建筑品质和家庭生活的幸福感。用严谨科学的方法贯穿调研、分析、归纳、取舍、实施、监理、优化的各个阶段,才能做出满意的高品质住宅。
当初引进日本《老年住宅设计手册》时我就说过,博洛尼精装研究院已经有了一项为期3年的战略计划,设立专项研究基金,用于像适老设计这样精细化设计研究。今天和国内读者共享收纳王国,也是这一战略的延续。为何引进这本书可以列出很多理由,从文化到商业,从消费者到设计师。但最关键的,我想还是生活——住宅设计的出发点究竟是什么?我想这是每个设计者与使用者需要考虑的。是表达生活方式的最佳场景,是彰显品位和阶层的高级产品,是三分之一人生所在的物理空间,是有温暖人文关怀的居家生活?答案不同,需求自然不同。
在我而言,我相信设计不光是满足市场需求,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好设计理念的终极诉求,永远在人。
前一篇:被动抄袭与主动复制
后一篇:为转瞬而逝的流行设计